姜珣文武雙全。脾是文人脾,溫和斂,舉止則是武人式的利落。
阿姒見過禮,仰面欣然看著姜珣,臉上綻出笑:“我從前和表兄定然很要好,見到表兄的第一眼便覺親切!”
姜珣比阿姒高出大半個頭,他很地就著阿姒的量微微低下:“從前你我是兄妹,亦是知己。”
聽他如此說,阿姒便像從前那樣,高興地牽了牽表兄的袖擺:“那真是好!往后我和表兄還做知己!”
“榮幸之至。”姜珣朝笑笑。
表兄妹二人并肩而立,一個仰著面熱似火,一個微低下頭有加,親昵得好似一對青梅竹馬的人。
前方桃枝后靜立著的白青年著這一對璧人,幽然輕嘆。
他神如常,朝那一雙人款款走去,行止間風流蘊藉,比浮云還澹泊。
姜珣見他過來,溫和見禮:“經年未見,長公子風華更甚。”
晏書珩手中拈著那枝沾桃花,從容回禮:“五郎亦然,越發英姿超群,此番回到建康,不知會惹多郎青眼。”
他說罷越過姜珣,溫和有禮又不至太過唐突地將桃花輕輕別上阿姒發間,眉間指尖皆無限:“上巳佳節,故友回京,佳人再來,真乃雙喜臨門也。兩年前未能送出的桃花,便在今日補上吧,阿姒莫怪我來遲。”
這話得,又很難不人多想。
一枝桃花便將他們綁在一塊。
可手不打笑臉人,他畢竟是晏氏長公子,代表著晏氏一族的臉面,又是朝廷重臣,大庭廣眾之下阿姒不會駁他面,便客氣道謝:“阿姒代我和表兄,謝中書大人記掛。”
晏書珩平靜地凝著發間花枝。
“分之事罷了。”
姜珣目在晏書珩溫的眉眼和阿姒通紅的耳垂間徘徊須臾。
他頓了下,俄爾道謝:“見云蒙晏中書看重,得中書省,往后若有不足之,勞大人多加指點。”
阿姒眼底泛上真心實意的激:“原是中書大人將表兄調回京?”
可這覺是因姜珣而生,便帶了刺,晏書珩無奈:“我只長五郎一歲,長阿姒五歲,實擔不起一聲‘大人’,平白添了輩分,二位不若喚我表字。”
他輕屈著長指,凝視著阿姒——的目簡直要粘在姜珣上。
晏書珩笑了,是氣笑的。
他險忘了,在南時便日粘著姜珣。彼時他以為二人是兄妹,不覺有異,可若是表兄妹,這親便過了。
如今看來,沅不足為懼,真正和阿姒親近、得信任的人,是姜珣。
“阿姒妹妹與五郎兄妹意篤深,真在下艷羨。”晏書珩角勾起淺淺一彎,這聲兄妹也格外意味深長。
姜珣很敏銳地領悟了他的話外之意,溫言解釋:“當初阿姒前去南時,因怕生索自稱姜氏,好圖個清靜。本無意欺瞞月臣。如今表妹又失憶了,如有冒犯,我代向長公子賠罪。”
這表兄妹二人真是要好。
晏書珩心口更為阻滯。
可奈何阿姒“失憶”了,若計較反有失風度。且當初是他本著提拔小舅子的心思,將姜珣調回京中。
思及此,晏書珩無奈至極。
他一貫謹慎,此番總算會到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
他看著阿姒,一派縱溺:“阿姒年紀尚小,我理應多擔待著些。”
因著自己仍在“失憶”,阿姒即便想拉著表兄敘舊,也得再忍忍。客套地再次牽了牽姜珣的袖擺:“表兄,你能給我說說,從前我們都是如何相?我在外祖家,可還與誰走得近?”
姜珣深深看了一眼。
他眼底漫上痛意,目略黯:“阿姒從前與四娘走得近,當初你們亦是一道墜崖。可惜四娘傷重不治。”
不愿面對喪妹之痛和妹妹遇害背后的事,姜珣提過短短一句后,借關心轉移話題:“阿姒為何失憶?期間流落到何,又是如何回到陳家。”
阿姒只說:“我記不大清了,只記得數月前被賊人擄走,阿姐的人正好查到我蹤跡,這才得以團圓。”
阿姒和陳妃互換份的事,姜珣自然清楚,他點點頭:“能回來便好。”
聊著聊著走到桃林外,姜珣遇到故友,二人就此暫別。分開時,姜珣又道:“我初回京,不日會在新居宴請故友,屆時表妹可一定要來。”
阿姒眼角彎彎:“我會的。”
轉往回走,想到晏書珩還在那里,索一狠心,朝反方向走去。
晏寧看著刻意回避長兄的阿姒,心里不是滋味,好容易“沅哥哥”另有佳人,以為長兄總算有機會。
不料又冒出個“表兄”。
長兄這路啊,當真是坎坷。
小心看了晏書珩一眼。
青年深深看著阿姒背影,眼中流閃爍:“或許,記得啊。”
未待十娘讀懂這句話,他取出隨攜帶的步搖,手指輕:“十娘,這次長兄恐怕又要借你之名行事了。”
十娘不解:“長兄要作甚?”
晏書珩只笑不答。
.
這次上巳節,阿姒還算盡興。
從前的不喜與人往來,自打失憶后經歷了一段眼盲而孤獨的日子,便格外向往熱鬧。
想在建康立足,便不能僅靠著陳氏郎和貴妃之妹的份,阿姐在宮中已是如履薄冰,和權貴子弟打好道,日后說不準能幫到阿姐。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她生來命賤,覺得能成為駙馬爺的小妾,衣食無憂,還有人伺候,已經是她命最好的時候,哪知道那個不茍言笑的主母說她偷了人,叫人把她活活打死了。 死了的芝芝當了三年阿飄,整天飄來飄去,無所事事,所以發現她那位美貌的主母一個大秘密。 原來她的主母是個男人,后面還當了皇帝! 芝芝:??? 然后她重生了,重生回她十五歲,還沒有被一抬軟轎從側門抬進公主府的時候。 又軟又慫的女主角,大開殺戒的畫面是沒有的,但又軟又慫人生也是可能逆襲的。
朔康五年,齊皇室式微,諸侯四起。 爲籠絡權傾朝野的大司空藺稷,天子接回遠在封地的胞姐隋棠長公主,賜婚下降。 大婚當日,隋棠獨守空房。 直到七日後,月上中天時分才迎來新郎。卻被他一把捏起下顎,將藏於牙中的毒藥摳了出來。 彼時隋棠因在婚儀路上被撞,雙目暫且失明,正惶惶不安時,昏暗中卻聞男人道,“今日天色已晚,先歇下吧。” 這夜隋棠做了個夢。 夢中她看見自己,難產誕下一子,後不到兩炷香的時辰,便毒發身死。 死前一刻,她抓着藺稷的手,平靜道,“不必喚醫官,不必累旁人,無人害孤。是皇弟,曾讓太醫令鑿空了孤半顆牙齒,在你我二人大婚之日將一枚毒藥埋入其間,用來毒死你。” “非孤仁心下不了手,實乃天要留你。送親儀仗在銅駝大街爲賊人驚馬,孤被撞於轎輦瘀血堵腦,致雙目失明,至今難尋機會。所以,司空府數年,原都無人害孤,是孤自備之毒,漸入五臟。” “大齊氣數盡,孤認輸,君自取之。” 她緩了緩,似還有話要說,譬如她幫扶的皇弟,她家搖搖欲墜的江山,她才生下的孩子……然到底再未吐出一個字。 所有念想化作一聲嘆息,來生不要再見了。 隋棠在大汗淋漓中醒來,捂着餘痛未止的牙口,百感交集。不知該爲毒藥被除去而慶幸,還是該爲毒藥被發現而害怕…… 卻覺身後一隻寬厚手掌撫上自己背脊。 男人嗓音暗啞,“別怕,臣明日便傳醫官來府中,給殿下治眼睛!” * 藺稷攏緊榻上人,他記得前世。 前世,隋棠死後,他收拾她遺物。 被常年監控的長公主寢屋中,幾乎沒有完全屬於她自己的東西。他整理了很久,纔在一方妝奩最底處,尋到一份她的手書。 久病的盲眼婦人,筆跡歪扭凌亂。 此生三恨: 一恨生如浮萍,半世飄零久; 二恨手足聚首,卻做了他手中棋; 三恨雙目失明,從未見過我郎君。 世人道,藺氏三郎,霸道專權,欺主竊國。 但他是第一個待我好的人,我想看一看他。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