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外室進府?重生三媒六聘改嫁首輔 第178章 事在人為

《外室進府?重生三媒六聘改嫁首輔》 第178章 事在人為

賢妃修長的手指輕扣了下盆底,漾起一層水波。

“就算是九分假,一分真,本宮也得籌劃著。”

“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若隻是想進宮伺候太子,弄了這一出戲,本宮也。”

太子離皇位隻有一步之遙,越是這樣,賢妃越是謹慎。每走一步,都要斟酌再三。

錦繡看了眼邊上的刻,拿起棉巾輕輕給賢妃幹了手。

又輕聲問道:“娘娘是想讓蘇二小姐主東宮?奴婢怎麽想,都覺得份低微了些,怕是配不上太子殿下。”

賢妃為了太子的婚事如何殫竭慮,錦繡是最清楚的。像蘇家二小姐這種家世,本不會在娘娘的考慮範圍之

主東宮?不過就是太子多個侍妾罷了。管這卦辭是真是假,隻要讓跟在太子邊就行了。”

“太子妃的人選,本宮倒是有些中意宋家那丫頭。”賢妃說到這角散開,忽然笑了起來。

錦繡有些吃驚,“宋家小姐對娘娘那個態度,娘娘不罰已經算是仁慈了,還要抬舉麽?”

賢妃此時已經站起,手裏拿著一小碗穀子,逗弄起了梁下掛著的鸚鵡。

“你知道什麽,皇上這幾年對先皇後越來越愧疚,對宋家也就越來越容忍。”

“宋昝掌管著五城兵馬司,拉攏住宋家,就等於拉攏住皇上和武將那邊的勢力。”

“我知道宋家人都覺得是我害了先皇後,但是也不妨礙宋婉婉嫁進東宮,事在人為。”

最後四個字,賢妃加重了語氣,眸有些幽深。

-----------------------

從宮裏出去的蘇清妤,直接帶著沈月和沈瀅回了沈家。

下了馬車,沒回西院,而是去了老夫人的慶元居。

Advertisement

進去的時候,老夫人正拿著一本冊子,手裏拿著鏡看著上麵的字。

“母親看什麽呢?這麽神。”蘇清妤行了禮,在老夫人對麵坐下。

老夫人笑著把手裏的冊子遞給,“你從宮裏回來了?正好你也看看,這些是你大嫂給瀅兒相看的人選。”

“瀅兒的婚事也該定下了,的定完了,還要給月兒相看。”

蘇清妤翻開冊子看了起來,老夫人還在說。

“我看楊文士的那個嫡長子不錯,就是楊家現在沒有當家主母。楊文士那個繼室又去了,往後宅什麽況還不好說。”

“還有趙王府的世子,年紀也相當。不過趙王世子名聲不大好,約聽說他還養了個外室。”

“還有一人我也中意,就是去歲新科狀元韓縉,雖說是寒門出,但是人品學識都不錯。”

蘇清妤看過裏麵的人選之後,把冊子合上,言又止。

又訕笑了兩聲,“這事還得母親和大嫂拿主意,媳婦不好手。”

老夫人多明的人,一眼就看出蘇清妤心裏有事。

“你想說什麽就說,不用顧忌。”老夫人開口問道。

蘇清妤沉了片刻,開口說道:“媳婦是覺得,二小姐可能不適合嫁到大家族裏做宗婦。”

老夫人一愣,倒是也沒生氣。

“哦?這話怎麽說的?”

按理說,沈家出去的嫡,就是王公貴族也嫁得。今日這冊子裏,沒有一個人選是庶出子嗣。基本都是家族的嫡長子,最次也是才學出眾的嫡次子。

蘇清妤便把今日在宮裏的事說了,老夫人臉也跟著變了。

“母親,這事不大,兒媳也能理得了。但是二小姐此舉,實在是太過……”

蘇清妤想說愚蠢,又憋了回去。繼續說道:“現在外人看沈家,都是一臉的豔羨。可越是這樣,越是等於把沈家架在火上烤。稍有不慎,後麵就是萬丈深淵。”

Advertisement

“二小姐這個子,真嫁進高門大戶,對沈家是福是禍猶未可知。”

老夫人臉沉的厲害,“這個沈瀅,怎麽能說出這麽蠢的話,是嫌自己好日子過多了?”

“還好你今日應對得,不然又是一樁麻煩事。”

沈之修因為和蘇清妤婚事,本就犯了太子的忌諱。這種時候,實在是不宜怒賢妃。

老夫人想了想,轉頭吩咐趙嬤嬤,“你去傳話,給我打沈瀅十下戒尺,再讓去祠堂跪上三天。”

趙嬤嬤下去之後,老夫人又看向蘇清妤,“依你看,該給沈瀅找個什麽樣的人家?”

蘇清妤說的話,打心眼裏認同。家裏兒高嫁是好事,但也得能承得住高嫁的門楣。像沈瀅這樣,說話辦事一直不過腦子,真給家裏招了禍,後悔就晚了。

沈家如今不需要靠兒聯姻,每一步都要走穩。

蘇清妤聽老夫人問,想了想說道:“依媳婦看,親上加親也是好的。像是金陵嚴家,武陵陳家,有合適的都可以相看相看。”

金陵嚴家是老夫人娘家,武陵陳家是大夫人陳氏娘家。

這兩家都是書香之族,也算是一方豪紳。但是也都遠離京城,沒什麽實權。

蘇清妤又想起前世嚴家的事,忽然開口說道:“嚴家的人事我不,隻知道嚴家二舅舅有個嫡次子。前陣子三爺還曾誇讚過,說他學識過人。”

老夫人聞言神,“你說的人我知道,在下一輩行五。我托人打聽打聽,倒是門好親事。”

蘇清妤心說,當然是門好親事。前世這位嚴家五爺一年後娶親,婚後半年就把新媳婦給打死了。眾人這才知道,這位五爺表麵溫和有禮,實際上是個暴殘忍的。婚前,是通房小妾就打死了四個。

Advertisement

聽說新媳婦是金陵有名的才,知書達理,當時這事鬧的很大。若是沈瀅嫁過去,也算救了一個好人家的姑娘。

心裏這麽想,上卻溫婉地說道:“這事還得母親和大嫂做主,我想的也不見得對。”

老夫人憐地拍了拍蘇清妤的手,“你已經很好了,事事辦的妥當,想的周全。”

婆媳兩人又聊起了今日宮裏的宴會,蘇清妤本想打聽打聽宋家和賢妃的事,陳氏卻忽然走了進來。

“母親,您選的怎麽樣了?咱們給瀅兒定誰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