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離初六只有短短的六天了,大長公主直接就命人回府取了自己的請帖。
請帖上除了大長公主的印記還加上了太后的印,由宮中親自送到各府適齡子手中。
因為所選子的年齡大都在六到十二歲之間,且是各府的嫡,一時間眾說紛紜。
除此之外還有一封告示,上面寫著選拔民間六到十二歲的駐子書院。只要經過考核,一經錄取月銀一兩,四季服各四套。
若是績優異者可放寬年齡限制,唯一的要求就是求學期間家人不準隨意打擾,不準隨意婚配,若有違背輕者流放,重者斬首。
告示的下方印著太后和大長公主的大印,京都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一兩銀子在有錢人眼里可能還不值一道菜的價值,可是在百姓的眼里每月一兩銀子足夠三口之家吃喝不愁了。
榮國公府這樣的人家,小姐一個月的月例銀子也才二兩,可見太后和大長公主是下了本了。
“這是什麼意思,給咱們養兒還給咱們銀子?別是騙子吧。”
“胡說些什麼,沒看到上面有貴人的大印嗎?”
“這種好事真的能到咱們嗎?”
“老子家有八九個丫頭,豈不是說一個月什麼都不做就能白得八九銀子!”
“想什麼事呢,沒看到上面說要經過考核嗎?早知道,我就讓家里的幾個丫頭跟著學幾個字了。”
“上面說明年二月份參加考核,咱們還有兩個月時間呢!”
“王婆,您這急匆匆的做什麼去?”
“當然是回去聘請先生了。李嬸咱們兩家要不要合請一位先生?”
“同去,同去!”
“別忘了報名啊,不報名到時候無法參加考核。”
“……”
京都到突然掀起一學習的熱,讀書人一下子了香餑餑。
各府收到請帖后各種想法的都有,唯一相同點就是給家里的孩置辦服和首飾。
元徹看著案上的請帖角忍不住了一下,這兩老太太行可真夠迅速的。
“陛下,如今京中鬧哄哄的,恐怕會引起不安啊!”
“難得大長公主和母后對一件事興趣,朕這做晚輩也不好阻止。石珠,最近加強城的巡防,防止有宵小之輩借機生事。”
“微臣遵旨。”
“陛下要繼續放任太后和大長公主嗎?”
“放屁,公主和太后做什麼了?你家的姑娘若是不愿意去學院沒人勉強你,一天天正事不干,就知道盯著別人。再啰嗦,直接同老夫過兩招!”護國將軍瞪著眼睛看向說話的史。
無論眾人怎麼爭論請帖還是準時送到了各府的姑娘手中,收到請帖的強忍歡喜,沒有收到帖子的一臉不忿。
榮國公府,賈母看著手中的兩張請帖,臉格外的難看。
“老太太,您說太后和大長公主這是什麼意思?”瘦了一圈的王夫人更加的郁了,眼里涌著無盡的黑暗。
“別管們什麼意思,二丫頭和林丫頭的服首飾早早的準備好,千萬不要丟了瑕嬪娘娘的面子。”
“老太太放心。”
“也不要太過張揚了,萬一沖撞了哪位主子,到時候倒霉的可是咱們啊!”
探春收到消息后早早的候在王夫人回去的路上,焦急的等待著消息。
惜春一臉麻木的涂著,畫靜悄悄的站在的后。
邢夫人一臉慈祥的看著正在對弈的林黛玉和賈玥,角忍不住上揚。
“也不知道二爺那邊是否順利?”王熙擔憂的問道。
“放心吧,璉兒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你和璉兒也回來一段時間了,飲溪苑那邊你們什麼時候過去看看?”
“等二爺把書院的事落實下來我們就過去,到時候樂梨就麻煩太太了。”
“咱們是不是和大長公主走的太近了,飲溪苑有,書院也有,要知道嫁的可是護國將軍啊!”
“舅媽不用擔心,當今還算是名君。”黛玉笑道。
“自古伴君如伴虎,這幾年我這心就一直沒放下過。”
“太太,那邊府上有消息傳來。”
“說。”
“剛剛宮里的送來兩張請帖,特意說明是給林姑娘和咱們家姑娘的。”
“什麼請帖?”邢夫人不安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