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花燭已經燃燒殆盡,冰盆里的冰也化得差不多了。
虞安歌打了個哈欠,著惺忪的眼睛,饒是好,也扛不住這一天這般折騰。
但商清晏比虞安歌還能折騰,他潔的病還是改不掉。
每次做完,他都要起,把床鋪再換一個新的。
因二人衫不整,殿中又頗有靡靡之,不便讓宮人進來。
于是商清晏便親自上手,把弄皺弄的床鋪換下去,而后再在水盆里面凈手,重新鋪上一層干凈的。
幸好竹影早料到了商清晏的病,寢宮中是被褥床單都準備了六七套。
如此反復,虞安歌頗為無語,每每站在一旁,看他跪趴在床上,一點點平褶皺,而后再凈手邀請虞安歌躺上去。
虞安歌對他也是沒脾氣,誰讓這是喜歡的人,除了慣著,還能那他怎麼辦?
眼下夜沉,二人折騰了一宿,都沒什麼力了。
虞安歌跟他依偎在一起溫存,又打了個哈欠,往商清晏懷里窩了窩,耳畔唯有商清晏轉佛珠的靜。
溫香玉在懷,商清晏還在轉佛珠平心靜氣。
虞安歌昨夜未得好眠,白天又是登基大典,又是二圣大婚的,再加上折騰大半夜,實在是筋疲力盡了,懶得管他。
但轉著轉著,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虞安歌腦中白一閃,似乎捕捉到了什麼。
眼睛悄悄睜開一條兒,斂眉盯著商清晏轉佛珠的手。
商清晏也在閉目養神,對虞安歌暗中窺探,并未有所察覺。
商清晏的手骨節分明,皮白皙,與佛珠相呼應,待那串佛珠在商清晏指尖轉了一圈后,虞安歌目一凜,不聲繼續觀察。
待那串佛珠轉完第二圈后,虞安歌都要被氣笑了。
食指勾起那串佛珠,扯到自己手里。
商清晏這才睜開眼睛,看著虞安歌不明所以。
虞安歌將佛珠拿在手里,快速確認了一下,皮笑不笑道:“二十七顆佛珠,清晏倒是跟我說說,當初我在泥濘里翻找,苦尋不得的那一顆,究竟在哪兒?”
商清晏一頓,他怎麼把這件事給忘得一干二凈呢?
商清晏用手指勾住佛珠,試圖把佛珠默默收回掌心,蒙混過關:“如果我說第二十七顆佛珠是回盛京后另外配的,你信嗎?”
虞安歌磨著后槽牙,原本困頓的神,瞬間來了勁兒。
虞安歌一把掐向商清晏的脖子,把他按在枕頭上道:“你說這話的時候,就不臉紅嗎?”
這二十七顆佛珠,乃是上輩子萬水大師從掘了的棺槨,取上的尸骨制了。
每一顆雖然不盡相同,
但其材質,卻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
這二十七顆佛珠,本不可能是新配的。
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一開始二人相遇,商清晏就存了捉弄的壞心思。
可憐冒著滂沱大雨,在泥濘里索那不存在的第二十七顆佛珠!
商清晏自然也想到了這茬,那個時候,他的確存著捉弄人的心思。
想著虞安歌小時候一拳打掉了他的門牙,又不告而別,讓他當時那麼傷心,便有一肚子苦水。
恰在此時,扮男裝的虞安歌過來撞他的車,把他從馬車里撞到泥濘之中,一襲白弄得臟污不堪。
他自然一肚子火,不舍得對虞安歌怎麼樣,但是捉弄一下這個虞安歌的“棒槌哥哥”,又不是不行。
可當時的商清晏哪里會想到,有朝一日,他會自食惡果。
現在本來都要抱著虞安歌進夢鄉了,又被虞安歌掐住脖子算賬。
商清晏被掐得面紅耳赤道:“我錯了!知錯了。”
虞安歌收回手,冷哼一聲,背過去。
商清晏從后面攬住:“為夫真的知錯了,下次給你報復回來好嗎?”
虞安歌斜眼看他:“你也到泥潭里給我珠子去。”
商清晏如臨大敵:“好圣上,你放為夫一馬,為夫在其他補償你。”
虞安歌“嘁”了一聲,轉過頭不搭理他。
時隔這麼久,倒不怎麼生氣了,不過也是捉弄一下商清晏罷了。
商清晏低下頭含住虞安歌耳垂,溫熱的聲音噴灑在虞安歌耳朵:“為父真的知錯了,圣上消消氣。”
說著,他的手又不老實起來。
虞安歌沒好氣兒地瞪著他:“別鬧了,再鬧就天亮了,你還睡不睡?”
商清晏若有所思道:“明日沒有早朝。”
虞安歌推開他:“不可縱,看了那麼多佛經,你都看到狗肚子去了。”
商清晏親吻著的肩膀,低聲道:“我沒有慧的...那些佛經,我讀不懂。再說了,還有一種佛,做歡喜佛。”
商清晏此人瞧著清心寡,宛若嫡仙,可今晚,他是真的不當仙了...
也不當人了。
虞安歌看著還在燃燒的龍花燭,意識有些迷離,記不清這是什麼時辰。
只記得商清晏的,每每吻過虞安歌的,宛如蜻蜓點水,又似星火燎原,令春泛濫,又口干舌燥。
虞安歌眼神一暗,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用力往商清晏肩膀咬了一口,惡狠狠道:“要是還不睡,今晚就別睡了!”
商清晏道:“如此良宵,不得空度。”
她來自鐘山之巔,披霜帶雪,清豔無雙,於"情"之一事,偏又沒什麼天賦,生平最喜不過清茶一杯,看看熱鬧. 都說她年少多舛,性格古怪,其實她也可以乖巧柔順,笑靨如花. 都說她毒舌刻薄,傲慢無禮,其實她也可以巧笑倩兮,溫柔可親. 不過—— 她·就·是·不·樂·意! 直到那天,她遇見了一個少年. 半城風月半城雪,她一生中的所有風景,都因他而輝煌了起來. …
成婚前夕,阿姒意外失明。某日,他們居住山間小院來了羣官兵,稱要抓暗殺晏氏一族長公子的刺客。 夫君未歸,阿姒慌不擇路藏身櫃中。 忽而,外頭傳來一個清潤的聲音,如深潭墜玉,獨一無二的好聽:“沒尋到人?” 阿姒認得,這是她的夫君。 她鑽出櫃中,循聲牽住青年袖擺,怯怯喚他:“夫君,我在這。” 那人稍頓,良久,輕笑一聲,隔着衣袖握住她腕子。 他把她帶下山,安置到別處。 從前疏離寡言的人,日漸溫柔,爲她讀書解悶、弄弦撫琴,甚至浣布擦身。唯獨對給她治眼疾一事,不甚熱絡。 阿姒漸漸習慣了眼盲的日子,二人也從初成婚時的生分到日漸親密,可就在他們圓房時,她忽然看見了。 燭火搖曳,上方青年清雅溫潤,面若冠玉,一雙含情目笑意和煦如春。 可這並非她那劍客夫君,而是那位權傾朝野的晏氏長公子,晏書珩。 她掙扎着想逃,卻被晏書珩抓住手,十指緊扣,青年手背青筋蚺起。 一滴熱汗落在阿姒眼角,他低頭吻去,與她額頭相抵,目光交纏:“現在,你是我的妻了。” “阿姒,喚我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