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殿是天子理朝務的地方,和早朝的議政殿不同,明德殿要小上一些,離書房不遠,平日里下朝之后皇帝召見朝臣大多都在這兩。
哪怕不是第一次進德明殿,可當瞧見往日君臣議政,皇帝理政事的地方坐著個十來歲的年輕娘,梁廣義依舊覺得心中不喜。
曾幾何時這個地方連陸皇后都難以踏足半步,如今對于眼前這人來說卻是來去自如。
“老臣參見皇后娘娘。”梁廣義行禮。
棠寧抬眼看著殿中年過半百的梁廣義,自從那一日為著刑部的事不歡而散之后,這位右相大人便對態度極為冷淡,幾次召他宮議政,他都以有恙推,面對朝中對攻訐更是漠視。
“免禮。”
棠寧開口讓他起后,就靠在椅子上說道:“梁相今日怎麼有空進宮來見本宮了,是子康健了?”
梁廣義沉默了一瞬,他自然知道自己前幾日所為得罪了皇后,可當日誰能想到不過短短幾天之后,他就對皇后有所求。
沒了那日倨傲,梁廣義只垂著頭恭敬:“老臣年歲大了,子多有不濟,幸得皇后娘娘掛念,如今已經好多了。”
棠寧嗯了聲:“那就好。”
殿中四周的窗戶上都涂了明紙,難得的晴天,落進來讓得整個明德殿都是亮。
棠寧回了一句之后就自顧自地取了本書翻看起來,毫沒有繼續開口的意思,也沒主去問梁廣義求見想要干什麼,而梁廣義有些尷尬地直站在那里,殿中一時間格外的安靜。
書頁時不時翻一下,帶得梁廣義心中焦灼。
看著皇后滿是冷淡的模樣,梁廣義就知道自己怕是等不到開口。
“皇后娘娘。”梁廣義只能自己開口:“前幾日老臣雖在病中,卻也聽聞朝中事,刑部的事是老臣太過武斷,原以為不過是下面人胡來,卻不知里居然已經貪至此。”
他先主服,承認了那日的錯后,才又繼續。
“娘娘清查之心極好,刑部上下也的確該行問罪,但今早老臣卻聽聞西疆也了,竟是趁著陛下攻奪南齊之時暗中襲睦南關,致使睦南關險些被破,他們還半道劫掠了京中運去南地的糧草,殺了運糧員。”
棠寧合上手里書籍,抬眼瞧著他:“本宮也才剛得到消息不久,沒想到梁相人雖未上朝,消息倒一如既往的靈通。”
梁廣義仿佛沒聽出話中嘲諷,只認真說道:“戶部先前籌措的糧草本就不多,南北同時開戰早已捉襟見肘,如今又有西疆各部作,若是糧草運送不及戰事恐怕難以為繼。”
棠寧挑眉:“所以呢?”
梁廣義:“老臣認識一人,在安濟有座糧倉,他愿意捐獻二十萬石糧食給朝廷,暫緩睦南關力。”
棠寧定定看著他,片刻輕笑出聲。
“先前朝中缺糧時,錢尚書愁得頭發都白了,日日想著法子四
籌糧,陛下更是拿出私庫銀錢滿天下的購買糧食,只為確保前線將士不肚子,梁相既然認識這般大戶,怎不見早些告訴朝中?”
梁廣義面不改:“老臣與那人也只是相識并不算悉,這次邊關戰事燎原,他聽聞朝中缺糧才主找上老臣。”
見棠寧不為所,梁廣義沉聲道:
“皇后娘娘也知道每逢戰時,糧價都會瘋漲,國庫早無余錢不說,就算有銀子,眼下恐怕也難以買到這麼多糧食。”
“況且南北開戰,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人心惶惶,若是不能穩住糧價,百姓恐會生,皇后娘娘如果能得了這二十萬石糧食,足以讓邊關戰士吃飽,也能安穩民心。”
棠寧:“梁相說的有道理,只是這糧食恐怕不是白給朝廷的吧?”
梁廣義見口風松連忙說道:“他有一侄兒在刑部當差,牽扯進這次清查出來的案子里,樞院的人是陛下親自調教出來的,早晚怕是會查到他頭上,他求老臣與娘娘求個,讓娘娘能夠高抬貴手放過刑部之事,他愿意無償捐獻二十萬石糧食給朝廷。”
棠寧似笑非笑:“放過刑部之事?”
梁廣義垂眸:“眼下南北戰事要,刑部的事以后隨時都可以再查,但糧食錯過就不好再尋,娘娘想要清查的目的已經達到,敲山震虎,之后刑部余下的那些人也定不敢再作。”
棠寧放下手里的書朝著椅背上一靠:“梁相說的有些道理,戰事要。”
梁廣義心頭一松,只是角還來不及上揚就僵在了原。
“可是梁相有所不知,刑部此次清查對朝廷裨益更大,只是五品以下員上查出來的臟銀就已經一百余萬兩,這還不算他們府中查抄出來的那些金銀珠寶、字畫古玩。”
“這些還只是品階較低的員,往上的還不知道有多。”
棠寧滿是唏噓地說道:“邊關打仗打的不僅僅是糧草,刀劍,盔甲,馬匹,軍耗樣樣都要銀子,相爺也知道咱們國庫空虛,若有刑部這筆銀子填進去,足以讓軍費余足。”
“本宮的確想要這二十萬石糧食,但跟刑部已經查出的貪腐之數比起來,這二十萬石糧食遠遠不足,所以煩請梁相跟那人說一聲,若是沒有雙倍的銀子充實國庫,這糧食本宮就不要了。”
“不過也讓他放心,樞院的人是陛下一手調教出來的,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梁廣義眼皮一跳,看著頂著一張無辜臉格外真摯的皇后,只覺得一怒氣憋在心口。
他雖然不是刑部的人,也探不到樞院的底,可是他絕對不相信只是現在查出來的那些人就能收繳一百多萬兩銀子,之前刑部那個搜出十來萬銀錢的主事是個例外,他那些銀子里除了貪腐得來的,里面還混著一半放印子錢得來的利。
郭常鳴為侍郎,跟人做著殺頭的買賣,一人獨得三分利,這些年攏共也不過才得了十余萬兩。
皇后分明是已經知道他為何而來,朝著世家獅子大張口。
葉朝歌本是國公府嫡女,卻因幼年被拐流落在外,十四歲時方回到父母身邊。困於山溝的她不懂高門大戶的諸多規矩,後院深宅之中處處被養女壓製算算計,受盡苦楚,就連她的夫君娶她也隻為報復。重活一世,再入高門,她立誌護母保兄,將前世所受的委屈和冤枉通通找回來,給自己狠狠出一口惡氣卻不想一次意外,遇到當朝太子。衛韞風華而臨“欺她,問過我了嗎”
她為救他,失卻嗓子,可他卻娶了她的妹妹為太子妃。絕望之中,她被家族嫁給聾子王爺。原本以為此生便是過客,可誰想到,一場算計,兩人的命運再次糾纏。他誤會她,厭惡她,折磨她,將自己手足的死,當做她的過錯。可當她真的喝下那一杯毒酒,他才發現,原來她才是他心心念念的那個人……
衆人皆知,鎮國公府嫡長女崔文熙才貌雙全,生得溫婉端方,品性高潔,是全京城貴女們的典範。 崔氏及笄時慶王趙承延求娶,立下一生一世一雙人誓言成功抱得美人歸。 然而成婚七年,夫妻恩愛崔氏卻無所出。 慶王借腹生子,從外頭帶回來一個女人,試圖去母留子,給崔氏體面。 誰料崔氏主動讓賢,保全雙方體面提出和離。 慶王瘋了。 成婚七年,崔文熙兢兢業業打理中饋,處處端方持重,叫人挑不出一絲錯處。 七年無所出是崔文熙最大的罪過。 她是枝頭上的天之驕女,一身傲骨寧折不屈,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委曲求全。 在她與慶王因和離鬧得滿城風雨時,崔文熙意外發現了躲在角落裏暗暗覬覦她的少年太子。 這日子真他媽狗血刺激! 男主篇: 太子趙玥,師出當代大儒陳平,出了名的克己復禮,溫潤君子。 世人都道太子是塊潔白無瑕的美玉,一生中唯一的污跡便是崔文熙。 他記得她的一顰一笑,她的喜好與憎惡,把她視爲皎皎明月,惦記了她好些年。 直到崔氏脊樑被慶王折斷,婚姻解體,他便知道,他挖牆腳的機會來了。 不能強取,那便巧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