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事,沒必要對紀明達尤其是紀明德說得太清楚。
溫夫人也不是不明白明遙的顧慮。
雖難免覺得好好的回門日子,這樣太過生分,卻也不再多說,專等一會散了,私下再細問,只又說起禮單,笑問:“是你嫂子預備的?”
“是,”紀明遙笑道,“嫂子疼我,連禮單都備了三份,讓我選一份。”
溫夫人便笑說:“果然疼你!但這也太麻煩了。你回去和說,今后都是骨至親,不必再如此小心。”
“是!”紀明遙連忙應下,又笑道,“果然這話還是得太太說才好,我晨起本來也想說,又覺得不合適、不夠分量!”
“你呀!”溫夫人疼地的臉,“我算知道了,原來說那一長句,是替你嫂子表功呢!”
紀明遙“嘿嘿”一笑。
兩人親昵無間,紀明達坐在一旁愈發悶。
紀明德坐在下首,將上方三人的神看得一清二楚。
攥著手帕,仔細稱量。
是不可能再與二姐姐好的了。大姐夫的前程自是遠不如二姐夫,可二姐夫用不上,便是無用,還不如一心站著大姐姐,起碼大姐姐愿意幫。
那該說些什麼,才能讓大姐姐高興、二姐姐難看?
尋見一個空,紀明德便開了口。
笑道:“孟恭人想來是不悉咱們這樣人家的禮數,所以才為難,連禮單都寫了三份。二姐姐本來和孟恭人好,怎麼不先幫著寫呢。”
——挑事又開始了!
紀明遙只笑不開口,聽太太說紀明德:“才進門的年輕媳婦,難道婚不到三天就手家事?三丫頭,老爺正滿京看你的親事呢,過上一年半載你出了閣,到人家可不能如此無禮行事。”
紀明德只能站起來,低頭認錯,“多謝太太教導。”
“好了,坐吧。”溫夫人懶怠教更多。
紀明德又告罪才坐下,忍著被當眾訓斥的沒臉眼看大姐姐。
大姐姐……好像沒高興起來,反而還更不快了。
為什麼!
紀明達想起了上次的夢。
夢里的正是娘說的那樣,“婚不到三天就想手家事”的……無禮之人。
可這又如何不合禮數、如何不規矩、又如何是錯?!
紀明達不明白!
“我記得崔家的家業早已分好,”忍不住說,“既已分業,二妹妹自該掌著自家的事,也該早日從崔府丞和孟恭人把產業接回來才是。”
不管母親不斷阻止警告的眼,只看著紀明遙,笑道:“二妹妹雖然懶惰,只這事是萬萬懶不得的。你與孟恭人再好,畢竟是小戶出,掌家若有不妥,連你也丟臉,也是讓咱們家——”
“明達!”溫夫人終于冷喝出聲。
“大姐姐。”紀明遙輕輕站了起來。
這次,必須堅決地要維護嫂子,不能兼顧是否會讓太太為難了。
松開太太的手,紀明遙向前半步,冷聲道:“大姐姐從小賢淑明理,怎麼今日今時竟忘了,你口中的‘孟恭人’是我長嫂、是與我夫家兄長一同養我夫君長大的人?長嫂如母,嫂子雖然與我友善,我卻不敢有所不敬。大姐姐又與我是一家親姐妹,為何言語間卻對我所敬之人如此輕慢?今日是我歸寧之日,大姐姐卻又不顧我之面,兩次當眾說我‘懶惰’,大姐姐這些話,究竟是對我長嫂,還是對我?”
“若是對我——”
又向前半步,直視紀明達震驚憤怒的雙目,聲音鎮定而堅決:“那便不需牽扯旁人,請在這里明說就是!”
第39章 箭矢如
紀明達從來不曾想到過,二妹妹會對如此盛怒厲言指責。
從二妹妹被母親養至今,前后共是一十二年整,常因二妹妹行為不妥有所勸誡教導。二妹妹不肯聽,難免生氣,亦有言語過于尖銳之時。二妹妹有時會勉強敷衍幾句,有時是直接尋機躲走,有時又會請娘來做主,但的確是從沒有過直言反駁甚至駁斥的時候的。
如今竟也變了。
紀明達不先看了娘一眼。
其實不必看,也知道娘果然是與二妹妹一條心的,都認為有錯。
可究竟何錯之有!!
二妹妹仍正冷冷看著,看得紀明達心煩躁怒火越燃越旺。
好啊,想,就與二妹妹好好說上一說——
“二姐姐……”
但就在紀明達也站起之前,紀明德又怯生生開了口。
輕輕弱弱地說:“大姐姐是覺得咱們一家姊妹更親近,所以話里才沒大注意,終究也是為了二姐姐好。二姐姐……何必這麼大的氣呀。”
“紀明德,我勸你在這里充好人。”紀明遙冷笑一聲,“你還真是不長記。”
正好,就一起算一算這個攪事方才挑事的賬。
只瞥了一眼紀明德,仍對著紀明達問:“還要我再提醒你,今年三月初八日,大姐姐回門那天,你跑到熙和院都說了些什麼嗎?你忘了不怕,我還記得清楚,要不要我一字一句再講給你聽聽?”
那天紀明德跑去熙和院,是想與二姐姐一起說一說大姐姐生活的難……好以此拉進關系。
紀明德當然記得那天。
臉已經發白,手腳也涼,卻不信二姐姐真的會在此時此刻真說出那些話。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一部穿越小說,女主角強大,男主角強大,總之真的很好看啊
這是一個發生在小鄉村的故事,村西的李家大丫頭荷花,嫁給了村東的傻子長生……
【全文完結】又名《嫁給前童養夫的小叔叔》衛窈窈父親去世前給她買了個童養夫,童養夫宋鶴元讀書好,長得好,對衛窈窈好。衛窈窈滿心感動,送了大半個身家給他做上京趕考的盤纏,歡歡喜喜地等他金榜題名回鄉與自己成親。結果宋鶴元一去不歸,并傳來了他與貴女定親的消息,原來他是鎮國公府十六年前走丟了的小公子,他與貴女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十分相配。衛窈窈心中大恨,眼淚汪汪地收拾了包袱進京討債。誰知進京途中,落難遭災,失了憶,被人送給鎮國公世子做了外室。鎮國公世子孟紓丞十五歲中舉,十九歲狀元及第,官運亨通,政績卓然,是為本朝最年輕的閣臣。談起孟紓丞,都道他清貴自持,克己復禮,連他府上之人是如此認為。直到有人撞見,那位清正端方的孟大人散了發冠,亂了衣衫,失了儀態,抱著他那外室喊嬌嬌。后來世人只道他一生榮耀,唯一出格的事就是娶了他的外室為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