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農門婆婆的誥命之路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安心

《農門婆婆的誥命之路》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安心

竹蘭先見了四皇子,四皇子和太子有四分相,四皇子年紀小個子不高,胖乎乎的小胖子,雖然跳一些,到底是皇子,該有的規矩是頂好的。

竹蘭與四皇子說了幾句話,就讓人領四皇子去小兒子的院子。

四皇子到了院子,也不綳著小臉了,人沒進屋就先出聲,「昌忠,本皇子來了。」

昌忠連忙穿鞋,等四皇子進來,見禮道:「見過四皇子。」

四皇子擺手,「我母后說我們是親戚,你我不用多禮。」

昌忠笑著不答,周家和皇室是一表三千里的親戚,他當真就是蠢的。

四皇子掃視著屋子,眼底十分的新奇,「你這裏新奇的東西不,這船擺件沒在市面上見過,哪裏買的?」

昌忠心道眼睛夠毒的,「我二哥在外國駐守幾年,這是他在國外買的,據說是海盜船上繳獲的。」

一整象牙雕刻出來的,他十分的稀罕。

四皇子也喜歡,生生的轉移了目,這裏不是外祖家,他很去外祖家,在外祖家一個眼神就會送到他手上,這裏是周侯府,母后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好的周家,都是為了太子大哥,也為了他日後能當個逍遙王,忍住了。

昌忠當沒看到四皇子不舍的眼神,誰還不是自家的寶貝了,「四皇子請坐。」

四皇子看向小炕上的桌子,「你這裏果子種類真多。」

昌忠開啟了炫哥的模式,「我二哥是個捨得花銀子的,大部分是二哥從外商手裏買的,知道殿下要來,我娘特意準備的。」

意思不是時常吃,因為有貴客來了才捨得都拿出來。

四皇子跳也皇子,心眼多的很,自然聽懂了,又羨慕的道:「你二哥真大方。」

不像他親哥還是太子呢,對他這個親弟弟也摳的很!

Advertisement

「殿下嘗嘗。」

四皇子不客氣了,等邊的小公公嘗過後,自己手吃了起來,雖然是嫡子,他的分例也是有數的,冬日的果子金貴,又趕上皇宮節儉,他的分例減了,又不好去吃母后的,許久沒這麼痛快吃果子了。

昌忠見四皇子喜歡就沒再果子,反而吃著堅果,心裏慨,四皇子有的時候還沒他日子過得自在。作為家裏最小的兒子,哥哥們寵著,他就沒缺了口福。

主院,竹蘭正和陶氏說話,陶氏道:「這一年沒吃侯府的吃食,這不汪蔚得了不鹿,昨個剛到京,我就親自送了一頭過來,冬日好好補補,別不捨得吃,沒了我再送過來。」

竹蘭,「放心,我不會客氣,不過,汪蔚說什麼時候回來沒?」

「說了,已經準備啟程回來了,說是他們負責的差事都停了,如何我也不清楚,不過,汪蔚回來也好,玉還懷著孕呢,正好多陪陪玉。」

竹蘭心裏一,看來東北邊境有異,建設的工程就停了,先撤回來也好,免得到時候不安全。

竹蘭想到孫,「我聽我大兒媳說,玉最近胖了許多?」

「的確胖了一圈,孩子也不鬧騰,我家老太太說壞的是個聽話的閨。」

竹蘭挑眉,「你也認為是閨?」

陶氏打心眼裏希是小子,但是不能說,笑著道:「閨小子都稀罕,我們汪家也缺嫡呢!」

竹蘭笑了笑,老太太和陶氏說的是反話,「生了就知道了。」

陶氏,「我們全家可寶貴玉了,我那兒媳婦自從玉懷孕,好東西月月送回京城,如果不是離不開,恨不得親自回來陪玉。」

竹蘭,「......」

可別,真回來矛盾不會了。

陶氏坐了沒一會就回去了,帶走了一些新鮮的蔬菜,陶氏捨不得重孫子,隔輩親,加上汪家子嗣單薄,玉的長子團寵。

Advertisement

得了鹿,又因為四皇子來了,讓廚房準備一些,鹿又太補,沒準備太多,準備更多的是蔬菜。

下午周書仁回來,竹蘭笑著道:「如果不是宮裏派人來催,四皇子都不打算走了。」

周書仁,「四皇子這一次待的太久了,下次想來不容易了。」

竹蘭笑著,「我才發現,這位四皇子也是個吃的,在咱家什麼都是好的。」

「皇上是個以作則的,宮的用度節儉,皇子們的分例減,四皇子在咱家能可勁吃,可不就不捨得走了。」

竹蘭,「日後啊,這位四皇子能出宮,一定會找昌忠。」

周書仁笑了笑,「咱兒子心裏有數,不會吃虧。」

「我就怕皇上給昌忠拉紅線。」

周書仁沉片刻,「應該不會,昌忠是太上皇給取的名字,這已經夠了。」

竹蘭臉上輕快了,「那就好。」

次日,平港,昌義是迎接使臣的員,到了平港才知道要來一波武力威懾,目看著前方的海軍,嘖嘖兩聲,海軍的作夠大的。

禮部員帶著各國使臣去看臺,等到一聲令下,火炮點燃,遠準備好的淘汰漁船在,沒一會就沉沒了。

昌義瞪大了眼睛,他拿過護衛手裏的遠鏡,挑了挑眉,他怎麼覺得程更遠了?

很快解了,火炮改進了,程更遠了,威力更大,也更準。

昌義等禮部員興了,自豪了,這代表著朝廷的強大。

各國的使臣臉就綠了,心懷鬼胎的使臣面容僵,這是故意的,更惱火,探子竟然一點消息都沒傳回去。

如果周書仁在會意味深長的一笑,因為火炮並不是最先進的,顯然威懾也留了一手。

回京的路上很安靜,各國使臣心中忐忑,只覺得此行不會順利。

Advertisement

昌義心裏輕鬆,坐在馬車裏喝著茶,神態放鬆極了,本以為要費心思應對各國使臣的打探,結果震懾后都安靜如

而京城的周府,竹蘭擔憂的看著姜平,「你的傷剛好一些,還沒痊癒,你就不能等痊癒了再走?」

姜平心裏愧疚卻不得不走,「外婆,朝廷需要兩國的報,我也擔心姜安。」

如果不是逃回來他瘦了太多,怕回去餡,他哪怕傷也不會回家,現在養的差不多了,該啟程了。

竹蘭心疼啊,兩個外孫誰出事,都接不了,卻也沒辦法,只能道:「你多帶一些藥,多注意安全,萬事一定小心行事,家裏都等著你們回來。」

姜平眼睛發酸,最後國和家之間,還是選擇了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