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雁門大戰
十天之後,正值清晨時分,東方剛剛有些魚肚白。雁門關的城門之中,許多百姓正推著各種各樣的車輛,往城門裡面趕。
“這太守大人好端端的,為何讓咱們這麼匆忙,提前幾天就連夜收割了糧食,還專門派士兵幫著咱們一起收割,這麼召集慌忙地教咱們撤關,莫非今年鮮卑又會提前來攻?”
“嗨,你管那麼多作甚,劉大人可是難得一見的好,他咱們撤,咱們就撤唄。”
“這鮮卑去年莫名其妙提早來襲,今年指不定也會如此,劉大人這是未……未什麼雨什麼來著……總之就是提早做準備,總沒錯。”
“老李頭啊,你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還非得學人家拽文,這回怯了吧?”
“去你的!你想拽還沒這機會呢。”
就在關的一小巷裡,幾個人影正看著城門口的一切。
“這劉赫突然號召百姓連夜收了糧食,比正常況下早了六七天撤關,如今他完全可以大軍據守雁門關,避免了在野外戰,這可怎麼辦?”
“你管這些作甚。咱們的任務,就是今天要保證這城門是打開的,如今他們自己打開城門,放百姓進來,正好省了咱們的力氣。我看這麼多百姓,至還得好一會兒才能全部撤關,咱們就在這裡守著,如果之後他們要關城門了,而咱們又沒有得到撤退的信號,那到時候再想辦法拖延他們關門的時間。”
這幾人就這樣躲在一個角落之中,在如今雁門關如此繁忙的時候,本不會有什麼人注意到他們,至他們自己都是這麼想的。
然而,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就在不遠的一座城崗哨高臺之上,乍一看似乎上面並沒有人,可是仔細看去,便能發現,有一雙眼睛正過高臺護欄上的一個小孔,朝著這幾個細作所在的位置盯著。
劉赫等人親自在城門外,分別指揮和護送百姓們城。
慢慢的,劉赫似乎覺得有些不對勁。
“明威,你有沒有覺到,這地面好像在震?”
張勇停下手中的活,仔細知了下。
“大哥若不說,倒還沒覺得,這麼一提,還真的有些震,難道是地龍翻了?”
劉赫搖了搖頭:“不像,我覺得……”
就在這時候,只聽得上面城牆上,忽然吹起一陣十分嘹亮的號角聲。
“嗚嗚……嗚……”
張勇神大變:“這是敵襲的大號角!肯定是鮮卑來了!”
“快!留下一批士兵,盡快接百姓們都關,諸位兄弟,隨我登上城樓!
遠正在疾馳狂奔的魁頭,他看著前方若若現的雁門關城樓,卻是大喜過。
“哈哈,那報果然不假!看那城門口黑這麼多人,都在往關湧去,此時城門定然大開!兒郎們,隨我衝雁門關去,關富庶,遠非北面各縣可比,咱們這次一雪前恥!”
鮮卑騎兵迅速朝著城門近,而大地的抖也越來越明顯,鮮卑人近乎瘋狂的喊殺聲也越來越近,嚇得還在雁門關之外的百姓們全部驚慌失措起來,不人都摔倒在地。
“大家莫慌,有我等大軍在此,定會保護大家的!”
安民軍的將士們紛紛喊話,同時穩定秩序,引導百姓們城。
劉赫等人在城門上遠遠看去,只見鮮卑騎兵浩浩,數量遠遠超過上次。
“這次魁頭怕是了真火,我看他這次帶來的騎兵,怎麼也有七八萬之多,咱們絕對不能拚,否則就算能擊退他們,也會和上次一樣慘勝。我軍可經不起第二次大規模的損傷了,畢竟在咱們周圍的敵人可不止鮮卑一個。”
張勇握雙拳,不無憂慮地說道。
劉赫點了點頭:“嗯,這次必須據險而守,盡量減損失才行。高將軍!”
“在!”
“辛苦高將軍跑一趟,率領本部五千漢武卒,出城阻擋敵軍,務必要支撐到百姓全部城!”
“放心!”
高順轉就下了城樓。“葉祥!”
“末將在!”
“你率本部神機營,於漢武卒後方策應!”
“喏!”
“關羽!”
“末將在!”
“你率本部五千紫金龍騎,視戰局需要,隨時出擊,協助高將軍阻擊!”
“喏!”
“其他人跟著我,在此關注戰局,隨時準備迎戰!”
“喏!”
魁頭率領大軍,已經到達了距離雁門關不過兩三裡遠的地方,忽然見到一隊隊全黑黑盾的部隊,從城門之中魚貫而出。
“這是什麼部隊?幾個月前大戰時,還沒見過這雁門守軍有這樣的部隊啊!”
魁頭大為不解。
這時,他邊的一個人喊道:“首領快看,那不是上次大戰時忽然出現的那漢軍援兵的統帥麼!”
魁頭仔細看去,果然覺得高順十分眼。
“還真的是他,這家夥武藝倒是還可以,不過統兵能力著實不錯,大家小心,這支部隊只怕有詐!”
邊這人卻是不屑道:“首領莫慌,您看這人帶出來的部隊,也不過四五千人而已,雖然有些古怪,但是僅憑這點人馬,縱然他們個個都是絕頂強者,怎麼可能擋得住我軍七萬多騎兵的衝擊,只要一鼓作氣衝過去,定然能將他們踏為齏!”
魁頭想了想,似乎也覺得有理。
“嗯,不錯,上次大戰之所以失敗,歸結底就是沒有發揮出我鮮卑兒郎們騎兵衝鋒的優勢,我看他們這次也是故布疑陣,想騙我等駐足觀看,從而減弱了騎兵的衝勢。大家不可上當,加速往前衝去,讓他們見識見識我鮮卑騎兵真正的厲害!”
“哦嚕嚕……”
七萬多鮮卑騎兵,一個個如狼似虎,威勢之大,直衝雲霄。
雁門關城門之外,兩側都是高山,門口的一條小道,大喇叭口形狀,越靠近關口的地方越窄,關前的位置,只有不過三十丈左右寬而已。
高順率軍一路來到了關外百余步的地方,這才將兩千五百名持重盾的士兵,一字排開,而持長矛的士兵站在其後。
“布陣!”
高順一聲令下,一面面近一人高的重盾,伴隨著一聲聲“咚咚咚”的響,紛紛砸向了地面,盾本的重量,加上士卒們的力道,讓這盾的下沿都地表一小截,士兵們將盾後兩側的支架翻了下來,抵泥土之中,然後用自己的死死頂在盾的背面。
兩千五百面黑的重盾,環環相扣,連接在一起,恍若一條新的長城一般,豎立在了雁門關之前。
魁頭看得有些納悶。
“什麼鬼東西,憑借這幾面盾牌就妄圖阻擋我七萬大軍的步伐,簡直可笑!二郎們,給我衝開他!”
七萬鮮卑大軍,鋪天蓋地,呼嚎著衝了過來!
(本章完)
朱元璋:“一群貪贓枉法之輩,朕要殺光他們。” 韓度:“陛下息怒,與其殺了,不如廢物利用,壓榨乾淨他們的剩餘價值纔好。” 朱元璋:......
我祖父是朱元璋,我父親是太子朱標,我才是太子嫡子,我才是大明的順位繼承人!我要為父親報仇!有我在,那個庶子就別想坐上皇位,那些禍害藩王叔叔們,聽說東瀛有四島,你們就前去施行教化吧……這一世,絕不再窩窩囊囊,絕不任人囚禁,絕不突然暴斃!朱允熥…
我們接受了祖先的遺產,這讓中華輝煌了數千年,我們是如此的心安理得,從未想過要回歸那個在刀耕火種中苦苦尋找出路的時代。反哺我們苦難的祖先,并從中找到故鄉的真正意義,將是本書要講的故事。…
穿越成國公府三少爺的陳凡,為了讓女帝退婚擺爛五年!終于因為太過紈绔,等到了女帝的退婚圣旨。可才退婚不久,女帝好像就后悔了!“他怎麼這麼有才華?我以前怎麼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