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到!”
福公公手捧著明黃的聖旨,到了侯府。
這是一道賜婚的聖旨,皇上將蕭琰瑜賜婚與寧州侯的三公子秦時風。
並且由欽天監選好了良辰吉日,明年的五月二十即可婚。
福公公宣讀完聖旨之後,又是拱手一通道賀。
他心中不慨嘆,寧州侯一家人運氣真好呀,自從搬到了京城,可謂是好事不斷,喜事連連!
秦安良夫婦對看一眼,臉上掩飾不住的喜。
去年定下老二秦時雷的親事,今年老三秦時風的親事終於也定了下來!
秦安良滿面笑容,將一個厚厚的紅封塞到福公公手裡,“有勞福公公了!”
福公公收下紅封,抬腳離開。
老大老二老四齊齊向秦時風道賀。
“恭喜三弟喜得良緣!”
“恭喜三弟佳偶天!”
“恭喜三哥得償所願,天賜良緣!”
幸福來的太突然,秦時風神激,開心的想要飛起!
曦寶高興的手舞足蹈,哈哈,皇上一道賜婚的聖旨,三哥和六公主喜結良緣!
知道三哥對六公主的心意,賜婚聖旨一到,他終於得償所願了!
曦寶仰著小腦袋,瞅著三哥,出小胖手,嘻嘻笑道,“恭喜三哥,賀喜三哥,喜糖呢?”
大寶和小寶,有樣學樣,也出小胖手,給秦時風要喜糖吃。
“恭喜三叔,賀喜三叔,我們想要吃喜糖!”
秦時風滿面喜,一時間激的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喜糖啊……好好好……一會兒給你們買喜糖吃。”
他意氣風發,邁步走到爹孃面前,目灼灼,“爹,娘,我想再看看聖旨。”
“拿去吧。”夏氏笑著將聖旨塞到他懷裡,叮囑一句,“老三,既然賜婚聖旨已到,夫妻相守,是要過一輩子的,你一定要記得對阿瑜好!”
“娘,我知道,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對阿瑜好,白首不相離,我絕不辜負。”
秦時風說完,拿著聖旨,一陣風似的,跑回自已的書房。
眾人看著他拿著聖旨跑的飛快,都不住哈哈大笑!
秦時風坐在書桌前,展開聖旨,一字一句,看了無數遍,他不自覺的彎起了角,眼底瀰漫著笑意,心中充滿了甜與歡喜。
他一直心儀六公主蕭琰瑜,喜歡率真明快的子,喜歡看淺笑盈盈。
賜婚的聖旨就在眼前,婚的日子也定了下來。
他終於能娶到阿瑜了!
曦寶非常開心,馬上給六公主千里傳音,“阿瑜姐姐,我三哥已經收到賜婚聖旨了,我可以改口喊你三嫂了!”
六公主半天沒有給曦寶回信。
曦寶還以為六公主害,一會兒又調皮的給六公主千里傳音,“三嫂,我們是一家人了!”
誰知六公主還是沒有給曦寶回信。
曦寶心裡有點納悶,阿瑜姐姐在忙什麼呢,怎麼不回信呀?
曦寶哪知道,六公主正在坤宮,聽皇后娘娘的教導呢。
六公主依偎著母后的肩膀,乖乖巧巧的模樣,撒道,“母后,我不想太早嫁人,還想留在您和父皇邊……”
皇后娘娘笑著打斷的話,“瑜兒,到了九月份,你就年滿十八歲了,再不嫁人,都老姑娘了,你夏姨家風清正,幾個孩子品高潔,你嫁到秦家,我和你父皇都很放心。”
頓了一下,又問道,“瑜兒,你們明年婚後,打算住侯府,還是住公主府?”
皇室的幾位公主嫁的都是高門世家,婚之後,都住在了自已的公主府。
公主一般都是婚居自已的公主府,但駙馬並不算贅。
啟周並沒有附馬不能仕的規定,與公主婚之後,附馬仍可以朝為。
六公主在母后香的上蹭了蹭,挽著的手臂,輕聲說道,“母后,我想住在侯府,一家人住在一起,熱熱鬧鬧,好的。”
喜歡秦家輕鬆喜悅的氛圍,家人和善,婆媳和睦,生活閒適,每次到了秦家,夏姨待像曦寶一樣親!
皇后娘娘非常滿意此門親事,很放心將六公主嫁秦家。
與夏映容自小就是手帕,可能是上天的安排,倆又了兒親家。
……
幾日後,塵埃落定。
秦時雷作為四品驃騎將軍,去了京城守備軍任職。
秦時風同樣以四品驃騎將軍的份,去了兵部任職。
新科狀元秦時雨,職翰林院授修撰,榜眼冷青山,探花徐玉,職翰林院授編修。
曹良正和曹良直兄弟二人,則是主請旨去嶺南兩縣任知縣。
皇上欣然應允。
……
三月中旬。
書房。
下了早朝之後,皇上像往常一樣,回書房批閱奏摺。
蕭琰璟有事與父皇相談,也來到了書房。
福公公匆匆進了書,遞上北燕的國書,躬稟道,“稟皇上,北燕使臣到了,太子慕容凜親率十五人,暫住驛館!”
皇上翻開北燕國書看了一眼,立即傳下口諭,“來人,宣顧老將軍、六位尚書到書房議事!”
“是。”福公公領旨,抬腳正準備離開。
皇上看了看坐在邊的蕭琰璟,又傳下一道口諭,“宣福寧小郡主到書房議事!”
福公公頓住腳步,不一怔,馬上稟道,“是!”
蕭琰璟微微垂眸,掩去眼底的笑意。
不多時,六位尚書匆匆到了書房,齊齊向皇上見禮。
“參見皇上!”
“這是北燕呈上來的國書,幾位卿看一看。”
皇上賜座,讓他們坐下來,商談北燕使臣來訪的事宜。
“皇上,北燕使團此次前來,想用重金贖回慕容硯!”
“皇上,北燕使團此次想簽訂和戰書,俯首稱臣,割讓五城,老臣認為,還可以再議。”
……
很快,顧老將軍牽著曦寶的手,祖孫倆一起來到了書房。
原來,福公公前去將軍府傳皇上的口諭,才知道顧老將軍在侯府。
隨後,福公公又輾轉到侯府,傳皇上的口諭。
於是,顧老將軍直接帶著曦寶來到皇宮。
“參見皇上!”
皇上抬手賜坐,挑眉說道,“老將軍,小郡主,北燕使團到了,幾位卿一起商議,明天與北燕籤和戰書的一些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