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玄幻奇幻 凡骨 第132章 龍牙果,靈骨碑從何而來

《凡骨》 第132章 龍牙果,靈骨碑從何而來

“因為這一句話,才有了靈骨品階之分,以及凡骨無緣修行一說。”

“只不過到了上古之時,在經過數萬年的索之后,凡骨也有了修行之法,人們于是逐漸也就淡忘了此事。”

“但若是按照今日這信上的容來看,那碑文上箴言似乎并非隨口提及,更像是對吾等的一種警醒。”

一聽這話,許太平隨即眉頭微蹙。

“那石碑還在嗎?”

他向林不言問道。

“早在幾萬年石碑就毀了,碎了無數塊,其中一些為各大宗門拾得,變了一塊塊靈骨碑。”

林不言回答道。

“靈骨碑居然是這麼來的。”

許太平有些驚訝。

“不過,雖然這石碑是真的存在,但上面是否有三百源法,是否真的寫了那段警世之言,無從得知。”

“等你日后突破到了化境,你可以去幽冥天瞧瞧,據說那方天地之中的某個門派,保存了一塊完好的遠古石碑。”

林不言接著說道。

“多謝不言姐告知。”

許太平暗暗記下了林不言的話。

“不過這封信,我勸你還是毀掉,就算上面的容是真,但它畢竟是出自這仙府跡,以及這跡門派弟子之手。真要傳到了外界,必然又會為修行界攻訐凡骨修士的借口。”

林不言又提醒許太平道。

許太平聞言點了點頭。

他正有此意。

不管是這封信還是這頭尸鬼,他都想讓靈月仙子看看,到時候說不定可以尋到一些線索。

“可以的話,這頭尸鬼我也想帶走。”

他接著看向林不語。

“若是能帶走,倒是最為干凈,就是你有東西裝嗎?普通的納戒可裝不下尸鬼。”

Advertisement

林不言皺眉道。

許太平聞言拿出了青葫蘆,然后將葫蘆蓋子掀開,直接將那石桌跟那頭尸鬼吸了進去。

雖然葫蘆中的白羽跟平安不能出來,但送點東西進去還是沒問題的。

“你這葫蘆……”

看到這一幕,那林不言頓時眼睛一亮,不過話還沒說完,的控制權就被林不語拿了回去。

“上去吧。”

林不語沖許太平道。

……

取回龍牙果后。

第三天的傍晚。

,一蔽庭院正前方的荒地上。

幾頭尸鬼似乎是嗅到了人類的氣息,正一點點地索著朝庭院口靠近。

荒地,除了野草與灌木叢外,到都是斷壁殘垣,如一座小小的迷宮。

而此時的許太平,便躲在一斷壁的后方。

只見他手按在刀柄上,屏息凝神,靜靜等待一頭手持大刀,披散著長發的僵尸鬼靠近。

借著月,許太平看到那頭僵的影子,正一點點地朝自己靠近。

最終,等到那影子的腦袋,與墻壁的影子平齊時,許太平猛然拔刀轉

只“噌”的一聲,許太平手中的刀,恰好斬向那頭僵剛剛出的腦袋。

那頭僵,本能地想要挪步躲閃。

可許太平手中長刀劈落之時,一刀意牽引著周遭的地勢,就好像是一條鎖鏈般,牢牢地將那頭僵拉扯住。

“唰!”伴隨著一道破風聲響,許太平手中的春虎刀,趕利落地斬落了那頭僵的頭顱。

接著,他又以同樣的方式,接連將游在這片荒地上的尸鬼頭顱斬落。

只半柱香的功夫,整片荒地上的尸鬼,就被他清理干凈。

Advertisement

“學會斬魔刀的借勢之后,清理這些尸鬼要方便多了。”

用真火符理完這些尸鬼的尸后,許太平收刀鞘,口中小聲嘀咕了一句。

“話說,紫嫣師姐他們的陣法結界,應該布置得差不多了吧?”

他回頭朝后那蔽的庭院看了眼。

前天,從地窖之中出來之后,他跟林不語立刻將龍牙果給了紫嫣師姐。

見到龍牙果不但失而復得,而且還多出了兩倍,六峰眾師姐皆是喜出外,不住地謝許太平,對于地窖之中發生的事,眾人都只是隨口問了幾句。

而在采摘龍牙果的任務完后,六峰的眾人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尋一安全所在布下結界,等待大陣再次開啟之日。

沒錯,六峰的計劃便是布下結界,茍到云夢澤仙府跡大陣再次開啟之日。

為此六峰的一眾師姐,一直從那天傍晚忙到今天中午,才將在雨僻靜的小院外,將那陣法結界布置了個七七八八。

這還是他中午吃飯時聽說的。

當然,一眾師姐忙活著的時候,許太平也沒有閑著。

他一邊在庭院外的這荒地上警戒,一邊開始消化著腦海中段天涯所傳的那套《斬魔刀》,時不時還會拿尸鬼練練刀。

就像剛剛那樣。

通過這兩天的時間,他已經將那《斬魔刀》前言部分的“刀意篇”與“刀勢篇”看得差不多了。

雖只是前言部分,也仍舊讓許太平益良多。

特別是刀勢篇。

曾經的他只知道以意蓄勢,再以勢破敵,但從來不知道還能夠以意借勢,借人勢、借地勢、借天勢,以此來鎖定、困敵、殺敵。

Advertisement

總之收獲頗

也因為時不時看到他斬殺一兩頭尸鬼,六峰一眾師姐對他越發熱,時不時就會來給守夜的他送些吃食。

倒是林不語自從出了地窖之后,就沒再怎麼與他單獨說過話了,一直都在忙著布置陣法的事

“太平。”

許太平正想著要不要回去瞧上一眼,問一問幾位師姐的進度,一個悉的聲音忽然在他后響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