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貴公子 第一百四十六章:平步青雲

《唐朝貴公子》 第一百四十六章:平步青雲

(4, 0);

  這下就有點尷尬了。

  為首的老醫雖然覺得長孫皇后誇獎自己,卻頗有些之有愧。

  畢竟,自己和醫院的同仁們忙活了這麼久,也不見娘娘的病好轉。

  現在想要居功,實在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話又說回來。

  雖然醫院沒有治好病,可是忙碌了一個多月,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那陳正泰幹了啥?不就是開了一個方子,我們醫院還開了幾十個方子呢!  

  他煎藥了嗎?他每日呆在這寢殿裡伺候了嗎?

  都沒有!

  我們呢?我們是殫竭慮,日夜不休不眠,都瘦了七八斤了呢。

  不過……還是得謙虛一二才是。

  這老醫就咳嗽一聲道:「娘娘能夠痊癒,實在是恭喜,臣下人等,哪裡有什麼功勞啊,不過是盡心竭……」

  他說到這裡,長樂公主卻突然打斷他道:「知道自己沒有功勞,醫平庸就好,這裡也已不需要你們了,就都快退下吧!」

  老醫:「……」

  長公主怎麼能這樣說話呢……

  幾個醫覺得憋屈。

  只是……

  卻又聽長樂公主添油加醋的道:「母后,你這病,其實是陳正泰救治好的,他只開了一個方子,讓秀榮送了來,只一劑藥,母后睡了一夜,便痊癒了。至於這些庸醫,我素知他們沒個什麼用,忙活了一大通,下了這麼藥,倒是耽誤了病。早知道如此,就該一早請了陳正泰來,還何須母后這麼久的苦!」

  然後,長樂公主就不悅的哼了一聲,才接著又道:「我看這宮中的醫,是該換一換了,他們在宮裡日久,醫不但沒有長進,反而只學會了油腔調,這是關係著命的事,不可小看了,理應招賢納士,招募一批新的名醫來,取而代之。」

Advertisement

  老醫:「……」

  砸人飯碗是很可恨的啊!

  可若是砸他們飯碗的乃是李麗質,可就全然不一樣了。

  幾個醫面上掛著尷尬的笑容,卻是不敢說一句不是,只能木然地站在一邊。

  長孫皇后聽著,不驚訝地道:「是陳正泰?」

  這是舊疾,反覆的發作,每到了冬日,便咳嗽不止,呼吸困難!

  今年病得就更加重了,甚至還以為自己要熬不過今年,畢竟連這麼多醫都束手無策。

  可現在聽來,這陳正泰竟只一味藥,便痊癒了個七七八八。

  不由道:「這陳正泰,竟還擅長這個?陛下……這樣說來,他是臣妾的救命恩人啊。」

  李世民在一旁,此時見觀音婢好了,心大好,哈哈大笑道:「陳正泰乃是朕的弟子,他還你師母呢,他救治你,是該當的,說什麼救命恩人,就太見外了。」

  長孫皇后卻是極認真地道:「話不可這樣說,若是如此,豈不寒了他的心?來人,快,去請陳正泰來。」

  遂安公主其實一直就在角落裡,不喜歡這個時候湊上去表現出自己如何喜悅的樣子,只是心裡暗暗歡喜,可又看了一眼長樂公主,神略略黯然。

  張千進殿,本是想要通報太子和長孫無忌來了,此時卻懵住了,現在聽說要傳陳正泰來,便也只好又匆匆出去!

  他一路小跑,迎面撞到了在外頭的李承乾和長孫無忌,李承乾先是看到幾個醫如落水狗一般搖著頭出來,心咯噔一下,以為要出大事了!

  李承乾再顧不得等張千通報了,箭步衝進殿去,口裡發出哀嚎:「母后……母后……」

  可是才進去,卻見母后端端正正的坐著,面帶微笑的看著自己。

Advertisement

  李承乾嚇了一跳:「呀,有鬼。」

  李世民在一旁,只恨不得拍死他不可。

  長孫皇后輕輕皺了皺眉,卻沒有不悅,溫聲道:「太子,你怎麼還咋咋唬唬的,不要一驚一乍的,本宮的病,已是大好了。你來……我看看你,你又消瘦了。」

  李承乾這才上前,看著自己的母親,方才發現只是虛驚一場。

  隨後跟來的長孫無忌,不慶幸!

  在擔心完自己妹子的之後,他又聽到妹子說起什麼陳正泰,心裡又是一驚!(5,0);

  陳正泰救好的?這個小子……真是什麼都懂啊,有此神,何愁將來不能簡在帝王心呢?自己的妹子是最知道知恩圖報的人,單憑這個,只怕長孫家和陳家,便要為真正的世了吧。

  長孫皇后又吃了一些粥,已是徹底的恢復了氣力,整個人神起來,臉也看著好多了,雖然偶有咳嗽,不過緩解了許多。

  長樂公主在旁,不斷說起陳正泰,當然,這都是從遂安公主那兒得來的二手消息!

  「母后,這陳正泰,為人明磊落,做事又得,平日裡還很謙虛,他是父皇的弟子,時時刻刻都將父皇放在心上,這樣的人……真是見,我見許多人,口裡都說父皇聖明,心裡卻只顧著自己家呢。所謂人心隔肚皮,這天底下的人,雖個個都是父皇都臣民,可他們逢迎的只是皇帝之尊,父皇是皇帝,他們便說皇帝聖明,他日若是姓張的姓趙的做了天子,他們也一樣說皇帝聖明。只有陳正泰,他是真心忠於父皇的。」

  長樂公主又道:「我雖在宮裡,可外頭的事,卻知道不。有了陳正泰在,就不擔心母后的舊疾了。世上有許多自稱才子的人,不過是詩作對的本事,這並不算什麼能事,聽說陳正泰也會做詩,他的詩才極好,但是從不表,小小年紀,竟有這份不爭強好勝之心,實在太難得了。」

Advertisement

  顯然忘了,自己也是小小年紀了。

  不過大唐的公主大多早,又因為是天潢貴胄,自然比更多人見多識廣一些,何況還是長孫皇后的兒呢!

  長樂公主又道:「我還聽說,前些日子,陳正泰召了許多的僧人和道人去二皮,大家都不解其意,他們陳家還添了許多的香油錢,秀榮說,細細思量,怎麼好端端的,陳家就要做法事呢,且還弄了這麼大的靜,可陳家也不說緣由,讓人難測。現在思來,十之八九,是因為母后病了,他陳正泰憂心如焚,可比太子還要急。所以召人去做法事祈福,為的就是母后能平平安安的,可是他又害怕別人誤會他們陳家是故意想要討好宮中,所以對此事,只是語焉不詳,以至於外間人都不知是做什麼法事。母后,你看這樣的人,難道不能稱之為道德高士嗎?」

  李承乾:「……」

  他心裡說,怎麼陳正泰就比孤還急了?

  又想,呀,難道陳正泰召了那麼多僧人和道人,當真是為了給母后祈福?是嗎?是這樣的嗎?

  他自己都開始糊塗了。

  這長樂公主自寵,子自比其他人更大方一些,口舌很厲害,這一番話說得理,竟連長孫皇后也聽得意

  人嘛,終究是屋及烏的,現在自己的母后被陳正泰救了,自然覺得這個人怎麼看怎麼順眼了!

  何況……長樂公主邊,還有一個每日吹噓陳正泰的遂安公主,這聽得多了,起先不會覺得如何,可如今……卻發現所有的線索串在了一起,於是陳正泰給人的印象,便熠熠生輝起來。

  遂安公主羨慕地看著長樂公主,為何這樣能說,我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啊,偏又說不出。

Advertisement

  過了足足一個時辰,張千終於匆匆回來了,稟報導:「陳郡公求見。」

  長孫皇后出了笑容,高興地道:「請他進來。」

  陳正泰踱步進來,一看,許多老人呢,便先向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行禮。

  隨即,還未等長孫皇后說話,陳正泰便道:「恭喜師母轉危為安,嗯?這裡竟有炭盆?哎呀,來,快將這炭盆撤了。」

  長孫皇后不狐疑道:「這是什麼緣故?」

  「娘娘所患的乃是氣疾。」陳正泰道:「娘娘,是不是這氣疾,若是天熱的時候極發作,到了天寒時,便開始反覆發作,久治不愈?」

  長孫皇后頷首點頭,信服的看著陳正泰:「這是什麼緣故?」

  陳正泰便道:「有一種東西,做熱脹冷,咳咳……這個……這個……」好像沒辦法解釋啊!

  「這寒冷的空氣吸了娘娘的心肺,以至娘娘的心肺了刺激,所以這氣疾容易發作。當然,這只是其一,所以娘娘一定要注意保暖寒,尤其不可輕易接寒風。這其二嘛,卻又是娘娘寒,在這殿中弄了炭盆,炭盆雖能源源不斷的提供暖氣,可揮發出來的氣,對師母卻是有害的,所以絕不能用炭盆取暖。」

  本來長孫皇后將陳正泰來,是想著好好的誇獎一通的,哪裡曉得陳正泰倒是先來一通醫囑了。

  長孫皇后蹙眉道:「你說的有道理,只是……你既說不能用炭火寒,卻又說不可了寒風,如此,這豈不是相悖嘛?」(5,0);

  「這個好辦。」陳正泰笑呵呵的道:「學生在這方面,最拿手了,我看,可在這寢殿之中改造一個暖氣管,如此,便可使娘娘高枕無憂,娘娘將這給學生便是了。」

  長孫皇后微微一笑,頷首點頭道:「這樣的事給你,本宮是放心的,這一次,真是多虧了你,如若不然,本宮真不知道能不能熬過去。」

  陳正泰立即道:「這不算什麼功勞,只是學生應盡的本分而已,若是師母如此見外,學生便太慚愧了。而且學生只提供了藥方,這藥,乃是師妹熬製的,是千金之軀,肯下功夫,也是不易的。」

  遂安公主聽著心兒砰砰的跳,師兄果然是如此啊,功勞都是給別人的。

  長樂公主則一直打量著陳正泰,心裡不想,秀榮果然說對了。

  長孫皇后很高興,,長樂公主想要攙扶,長孫皇后擺擺手,隨即獨自走了幾步:「本宮知道你有才,聽說你還召了許多僧人和道人去二皮,為本宮祈福?」

  陳正泰:「……」

  當然,陳正泰的臉沒有毫的異常,只是心裡嘀咕,是這樣的嗎?好吧,或許就是這樣吧!

  他真摯地道:「娘娘竟然知道此事,這不過是效了區區之勞而已,真的不算什麼。」

  他越謙虛,長孫皇后卻越覺得這陳正泰不簡單!

  長孫皇后道:「本宮看人,不先看其人的才幹,而是先看他的德行,若是德行有缺,再有才幹的人,也未必能對天下有好。本宮看你是有德行的人啊,想不到陳氏居然出了這樣的人,真是令人肅然起敬。本宮只是後宮之中的婦人,也沒可以賞賜你的,只是這救命之恩,若是毫無圖報,心裡實在愧疚,陛下,你如何看?」

  李世民在旁,只含笑著喝茶,此時聽了長孫皇后的話,便明白長孫皇后的意思了!

  李世民便道:「是啊,朕一直很重他,讓太子與他為伴,他現在是太子舍人,而此次孔穎達,朕已將他趕出去了,不妨就讓陳正泰接替孔穎達,為東宮右庶子如何?」

  長孫皇后點著頭含笑道:「如此甚好,太子邊,確實需有個夥伴。」

  右庶子……

  這算是升了吧。

  太子舍人更多的是伴讀,可右庶子就不一樣了,作為東宮機構的二號人,陳正泰負責教導太子的職責。

  一般況,東宮這個機構,屬於未來的儲備員,也就是一旦新君登基,太子了皇帝,那麼東宮的屬,便立即開始進三省六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