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狄仁傑一走,武珝伏在案上,托腮,貝齒咬著筆桿,良久道:「恭喜恩師,商科的學員,終於找到了第十個了。」(5,0);
「哎……萬事開頭難嘛。」陳正泰幽幽地道:「怎麼新聞報的GG一點效果都沒有啊!現在的年輕人,真的不如從前了,不就是去下西寧啃土豆嗎?這點苦也吃不了,個個既想做人上人,卻又捨不得錢,吃不得苦。」
陳正泰一聲嘆息,為這個時代而悲哀。
早幾年的時候,別說是西寧住帳篷啃土豆,就算是那摻沙的糙米,也有人搶著吃的。
…………
狄仁傑當日便跑回了家,和自家的長輩商議了這事。
他是個子執拗的人,一旦想定的事,便非要去做不可。
雖然狄家上下,都覺得這個孩子瘋了。
可是誰也拗不過這個傢伙,於是兩天之後,狄仁傑便愉快的學了。
當然,在學之前,會有一個學前的教育,狄仁傑發現,商科的學堂里有七個教員,卻只有十個學員。
果然不愧是大學堂里最難的學科啊,只有非同凡響的人……才能夠學習。
狄仁傑帶著好奇和期待,學前的教育理論上是半年,都是基礎的算和雜學,還有寫一些很簡單的文章。
狄仁傑去的時候,其他的學員其實已經上了五個多月的課了,好在狄仁傑本來就有著非常深厚的家學淵源,而且人又聰明,居然很快便將功課追了上來。
這讓教員們很欣。
然後親切的讓他回家收拾一下行囊,最好多帶一些隨的,還有上多帶一點的錢。
然後……次日清早,十個學員便齊齊地被塞上了一輛蒸汽火車裡。
這蒸汽火車的車廂為了減重,都是木製的,人一進去,直接合上門,外頭有專門的教員上了一道鎖。
接著,狄仁傑以及他的同學們便踏上了未知的前途。
搖搖晃晃的車廂里,狄仁傑得知的是,自己將要坐一日的蒸汽火車,而後抵達鐵路線修建的一站點,到了那裡……基本上鐵路線就中斷了,因為前頭還在鋪鐵路。
接著,在車站會有人迎接他們,給他們準備好馬匹和食,而後……便是一路向西,若是運氣好,中途沒有遇到惡劣的天氣,那麼二十多天之後,就能抵達他們的新學堂了。
當然,新學堂因為還未真正建起來的緣故,所以……用了牛皮製了一個大帳篷,暫時……只能在野外教學。
其中一個學員說到這個的時候,就忍不住磨牙道:「我們的學費是其他科的三倍……」
狄仁傑:「……」
………………
而在另一頭,魏徵和陳河終於回到了長安。
引人注目的是,他們領著一個囚車而來,當然,這囚車只是將車門鎖死了罷了,那罪囚李祐畢竟是天潢貴胄嘛,不可能給他戴枷,也不可能給他上鎖鏈的。
這是一輛頗為豪華的四馬車,便連魏徵和陳河,都沒有這樣的待遇,只能一路騎馬。
趙野則是帶著三十多個驃騎,一路守衛,防止滋生意外。
一路很是順利,並沒有遇到什麼驚險,等抵達長安的時候,已有兵部和刑部的大臣在此等候了。
雙方接,可是魏徵和陳河卻沒法立即去尋陳正泰復命,而是等待陛下旨意。
到了正午,宮中終於來了人,皇帝召集百和魏徵等人覲見。
陳河顯得頗為激,他在陳氏子弟里,其實只是旁支,地位並不高,以他的份,是一輩子不可能出現在太極宮的。(5,0);
可從宦的口氣來看,陛下可能要對他敘功,這是他做夢都不敢去想像的。
於是,二人隨即來到了太極宮。
等到了太極殿的時候,卻發現百已經齊聚於此了。
李世民已穩穩的坐在金鑾殿上,心卻是久久不能平靜……
父子相見的時候……已經到了。
李世民甚至有些不希看到這個兒子,他寧願當做這個兒子已經死了。
可是……今日若是不親眼看看,不當著文武百的面,言明自己的態度,又如何能夠徹底解決這一場叛呢?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
紹者,一曰繼;二曰導。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旋即,皇九子趙構在萬眾期待中於商丘登基,繼承宋統,改元建炎。 然而,三個月內,李綱罷相,陳東被殺,岳飛被驅逐出軍,宗澤被遺棄東京,河北抗金佈置被全面裁撤……經過這麼多努力之後,滿朝文武終於統一了思想,定下了擁護趙官家南下淮甸轉揚州的輝煌抗金路線。 不過剛一啟程,在亳州明道宮參拜了道祖之後,這位趙官家便一頭栽入了聞名天下的九龍井中,起來後就不認得自己心腹是誰了! 朕要抗金!可朕的心腹都在何處? ! 這是一個來自於九百年後靈魂的真誠吶喊,他在無可奈何繼承了大宋的名號後,更要將這個朝廷與天下導向一條新路。 故稱紹宋。
永樂九年,盛世天下,國大民驕,四海來朝! 值此時,問一聲,誰不想當大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