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多水,宋國多山,鄭國,多戰,多...多墳。
這里,魔道幾乎碾正道,而魔道間,廝殺不斷。
樓船路上,看見一座座宗門廢墟,不奇怪,唯一讓寧凡嘆的,是青山碧水間,荒煙蔓草里,都有無數的無碑墳塋。
鄭國很,又添妖,國中修士,每日都要死去很多,而總有人,為他們立墳。
這是鄭國修士的傳統,若有余力,遇見死修,定為之立墳,不護其生,護其死。
殷素秋不喜歡鄭國的氣氛,討厭這種爭斗不斷的風景,但寧凡,目卻始終著一座座荒墳。
無人知,這墳中葬的是男是。
無人知,這墳中葬的是辟脈小輩,還是金丹老怪。
一生追求,都在死后,塵歸塵,土歸土。
鄭國或許很,但這傳統,卻是讓寧凡慨、艷羨。
生之時為仇,死之后,卻可為你立墳...這種豁達,越國修士不如,宋國修士,更加不如。
于是,在寧凡眼中,一座座荒墳,都了絕妙的風景,而他的心境,有了提升。
一修界,你便不知那一日會死...即便你是高高在上的元嬰修士,也可能遇上一個強橫之極的化神老魔,死得不知不覺...
世上誰人可不死,但比死更難的,是死后,有人為你立墳。
花死我葬,我死誰埋...
“這墳,能看出什麼門道,難道,你想挖墳?”殷素秋目古怪向寧凡。
“我就這麼讓你有見麼...”寧凡頗為無奈,微微閉上眼,肅然道,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同山阿...鄭國,有‘生死大道’,但這道,卻超過了我的理解,我無法領悟...但這滿山的荒涼、孤獨,卻對我,有莫大好...”
寧凡的話,讓殷素秋微微沉,這樣的寧凡,讓陌生、覺高不可攀。
殷素秋,站在正魔兩字間,堅持正道,已頗為自負,但寧凡所看的,卻是天地大道...
白日修煉,傍晚聽簫,夜看墳。
悟妖后,五百種小妖,被寧凡一一習得,并從最簡單的火念開始,苦苦修煉。
傍晚簫聲,則讓寧凡的心魔,越來越沉靜。
而夜中,一幕幕荒墳,則讓寧凡的雨之神意,孤獨韻味,更濃。
四個半月,鄭國之旅。
這段旅途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于寧凡的妖進步。
五百種小妖,諸如火念、水念等五行念,亦有復雜一些的冰念、熔念。亦有極為實用的讀,以及妖魔鬼怪最常用的附。
名為小妖,但一個個妖,卻門檻極高,最低品階都是靈級。
念本就難學,而妖族唯有到金丹境界,才會面臨一次選擇,化形為人,或者,保留妖。當然,那些真靈妖族,脈強橫,可以兼而有之,但對于普通妖族,必須面臨這樣一個選擇。
而化形為人的妖族,最低也是金丹修為,這便是修煉小妖的啟蒙時段。
這些小妖,繁瑣、簡易,威力比不上丹級、嬰級法,但一個個,卻皆不容小覷,每一個小妖,都是上古大妖留傳。
其中,蘊含著化繁至簡的道理。
妖注重掐訣速度,與法不同。法唯有不純時,方才必須掐訣,到了練境界,修士往往揮袖、彈指,便可釋放法。但妖,與法有著本質區別。
法是修士以法力,轉化攻擊防。
妖卻是妖族以念力,勾天地,借來天地的法力。而連接妖修與天地間的,那一聯系,便是,指訣!
初時,寧凡的掐訣速度極慢,往往十個呼吸,才能施放一種最簡單的火念。
但隨著時間流逝,寧凡指訣越來越純,從十息一,到三息一,再到一息一。
他往往站在晨風中,微閉雙目,指訣飛速變換。
即便最簡單的火念,也有數十個指印,但寧凡一個呼吸,便完式。
其指影,快到殷素秋咋舌,平生見過掐訣最快的修士,恐怕也不過如此了。
當指影越快,寧凡則覺自己與天地的聯系,越。
他起初修煉妖,為的便是神妖魔同修。他法力到了瓶頸,煉也無法突破《巨骨訣》第三層,卻正好可以修煉妖,提升妖力。法力無法提升,但修煉出的妖力,與法力融合后,卻明顯使得寧凡法力品質提升,比同階修士更加醇厚,釋放的法,威力也更強。
而最讓寧凡在意的是,修煉妖,或許不僅僅是提升妖力那麼簡單...那與天地融合為一的覺,太過玄妙。
傳言,曾經十億世界的仙皇,便是一個絕世之妖。
而仙皇所創的四天九界中,妖無疑更親近天地...
時在流轉,寧凡在蛻變。
他開始修煉《山茶經》,他雖為羽妖脈,但其妖力,不過剛剛修煉,尚未定靈。
他懷冰、火法力,眉心凝聚雷星。不知覺中,已懷水、火、金三行靈力,稱他是另類的三靈修士,都不為過。
而他既然修煉妖,便不愿再修煉水、火、金三靈,而想從木、土中選擇。
金木水火土,他五行已得其三,《山茶經》又是木靈妖功,修煉此功,寧凡將懷四靈,堪比四靈修士!
四靈...能掌握四屬法力的,無一例外,都是元嬰之上的修士。
常人結嬰,最難之,莫過于悟五行,凝聚五靈,在本脈之上,凝出其他四行靈力的虛脈,并五行合一,凝結元嬰。
寧凡修煉《山茶經》,便可懷四靈,而他若再尋一種比《巨骨訣》更厲害的土屬魔功,勢必可以將最后一行土行,修煉!
如此,他五行皆備,結元嬰,至比尋常修士了百年悟天道的時間!結丹之后,結嬰,或許并不需要太久...
這個想法,在寧凡得知魔脈的強大之后,立刻深固。
《巨骨訣》是火屬煉,自己要換一種更強的土之煉,《尸魔變》,可好!
尸埋土,方知土力...如此,自己可五行皆備!
之前他憾自己無法修煉《尸魔變》的功法,原因便是無法凝聚尸脈。
但如今,他僅需要足夠的尸氣,融魔脈即可,便可為魔脈,附上尸脈神通。
于是,他在鄭國看墳之時,亦在找墳。
可惜的是,鄭國的墳,沒有一,葬著元嬰修士,這尸氣,亦不足以激發尸脈神通。
這使得寧凡微微嘆息,或許,只能等無盡海結丹后,在無盡海那種大地方,尋求元嬰尸,吸收尸氣了。
妖,尸功...寧凡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會為妖魔,還是尸魔,是張牙舞爪,還是和黑尸一樣,形腐爛。
這一切,他不去考慮,他只要實力。
離開寧城,已足足九月有余,七梅樓船過境,駛魏國。
魏國多禪修,多寺廟,亦在鬧妖。
而讓寧凡更加始料不及的,是他終于知道如此多的下級修真國鬧妖的原因。
“原來是周明道友,失敬失敬...道友難道不知,大晉如今,妖四起,十萬妖兵,正在大晉肆麼,道友何必非得在此時,進大晉?”七梅樓船之上,一名金丹初期的禪修,正對寧凡如是說道。
這禪修,穿青袈裟,手提禪杖,有八尺高,卻瘦弱如猴,亦長了個猴臉。
他稱呼寧凡為周明,因為寧凡進魏國后,便開始使用假名。
如今已遠離越國,或許他在無盡海,會為了修煉,那些萬古宗門,得罪許多狠人,如此,更加不可使用真名的。
至于這禪修,則是其樓船路過魏國一山丘之時,順手救下。嗯,順手,救人的是殷素秋,而殷素秋出手了,他寧凡,自不能不順手。
魏國的妖,遠超寧凡想象,這里不僅有金丹妖族,甚至,有元嬰老妖。
但魏國,毗鄰大晉,得到了雨殿分殿高手的援手,亦有數個雨殿元嬰,在魏國追殺元嬰老妖。
這金丹初期的禪修,帶著一隊小和尚出行,似乎要送什麼東西返回宗門,卻在回程路上,被一群妖怪圍攻,其中有三名金丹妖怪。
他手下的小和尚都死了,唯獨他,僥幸活下來,被殷素秋所救。
而這禪修,有些厚臉皮了,一被救下,立刻賴在七梅樓船不走,他看出此有殷素秋、景灼這等老祖人,央求殷素秋順道將其‘捎’回宗門。
其名,侯斂,但寧凡卻覺得,這禪修,為何不厚臉?
弟子死了,他還活著,還好意思笑。
見到大就抱,自己膽小如鼠...如何不是厚臉。
或者,為何不猴臉?誰讓和侯斂,長得賊眉猴眼。
侯斂自不知道,自己已被寧凡定厚臉無恥之人,自顧自為寧凡講述著魏國的劇變。
知曉了魏國的形,了解了大晉的一二,寧凡不由暗暗皺眉。
自己要來大晉,借傳送陣前往無盡海,偏偏大晉妖起,妖兵...
妖兵...妖族很難統一,除非有將,既有妖兵,必定有將,那將,難不是那個鱗男子...鯉伴?
如此,自己帶著花妖,進大晉,會不會有問題?
大晉,自己必去。而花妖...若攜帶花妖,可能讓那妖將得知,自己萬萬不可留那花妖,寧愿拋棄此鼎爐,殺之于魏,以求安穩。
在寧凡猶豫之時,晴空之上,卻忽然有黑的妖風,自前方,近七梅樓船。
一行數十個妖族,其中,竟有四名金丹高手,甚至還有一人,是后期高手!
而侯斂,面大變!
它們,追來了!
難道是為了,‘彌天舍利’麼!
笑她醜?!讓你看看什麼叫國民女神,傾國傾城?!!說她笨?!讓你看看什麼叫全校第一,宇宙無敵?!!諷刺她沒用?!醫術無雙,嗨翻全場,開公司,經商場,醫死人,葯白骨......簡直逆了天了!!還有......帝都最強幫派老大,見了她,動彈不得,跪服。古武界最牛叉大佬,見了她,動彈不得,跪服x1。異能界最狂大神,見了她,動彈不得,跪服x2。x3、x4、x5......名震帝都的風雲人物,殺伐果斷,雷厲風行的暴君,見到她,立刻洗洗乾淨,躺到床上,撒上芬芳的玫瑰花瓣,獻上!!!
虞國載乾三年,洢州城下了一場雨。李昂渾渾噩噩醒來,夢見自己的腦袋裏,藏著一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