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接過隨從捧在手裏的錦盒起道:“娘娘知道幾個阿哥裏麵,我是最窮的,所以沒什麽好東西,隻尋到一對百子獻壽玉杯晉獻給娘娘,祝娘娘壽比南山不老鬆,福如東海長流水。”
德妃接過錦盒打開一看,隻見裏麵擺著一對通翠綠的玉杯,杯細細雕刻了百子獻壽的圖案,雕工細膩傳神,在這麽小的範圍竟能清晰看到百子臉上各不相同的表,可見雕刻之人工夫之深。縱使德妃久居宮闈見慣奇珍異寶,依然為之驚歎。
“傳聞天下第一巧匠孫子晉善於雕人,能於米粒之上雕人細微,十三弟這對玉杯上的人如此繁多卻又能栩栩如生,莫非出自他之手?”那拉氏好奇地問。
“四嫂好眼力,雖不中亦不遠矣。”說到這裏胤祥又有些憾地道:“孫子晉早在幾年前就封刀歸,再不為人雕刻,我央了他好幾次他都不肯,最終隻答應由他徒弟為我雕刻這一對百子獻壽玉杯。”
德妃頗為喜歡那對玉杯,含笑道:“宮裏也收有幾件孫子晉的作品,本宮曾見過,這對玉杯,論雕工足以與之比擬,隻是還欠了一火候,看來那徒弟至得了他七八的真傳。十三有心了,玉杯很好,本宮很喜歡。”將玉杯給宮人收了起來。
胤禛從狗兒一直捧在手中的長錦匣中取出一副卷軸,親自遞給德妃:“兒臣持齋十日,親手寫了這幅壽字,祝願額娘福壽安康,長命千歲。”在說這話時,胤禛眼中流出深深的濡慕之
“長命千歲?能長命百歲本宮就心滿意足了。”德妃笑笑好奇地道:“什麽壽字要寫上十日這麽久?”
好奇的不止德妃,還有那拉氏等人,們均未見過胤禛這幅壽禮,隻有曾經去書房侍候過的淩若知道一些。
一邊說著一邊打開手中的卷軸,隻見朱紅底的卷軸上寫了一個金的大壽字,這一字集正、篆、隸、行四法為一,四法融,無解無擊,匠心獨之餘又酣暢自然,顯得莊重渾穆,古樸圓潤。胤禛雖然於書法上頗有造詣,但要寫就這樣一個壽字也絕非易事。
但這還不是最難得的,最難得的是嵌在大壽字筆畫中的一百個小壽字,珠璣並列,異彩紛呈,有小篆、甲骨文、金文等,一一作別,無一相同。甚至還有火文,如火焰燃燒;水文,如曲折回環;樹文,如莽莽森林;書,似彩起舞等,無不形神兼備,呼之出。
這哪是一幅壽字,分別是一幅百壽圖,雖不曾有金銀珠玉,但論心思與孝意,實比千金更貴重百倍。
德妃亦深深為之容,這幅百壽圖令想起一事,看胤禛的眼神不覺和了幾分,“當年榮貴妃生辰,三阿哥胤祉曾以雙手同書寫過一個壽字給榮貴妃,本宮記得那時你也在場是不是?”
“是,當時額娘雖然沒說,但兒臣能看得出額娘很喜歡那幅壽字,可惜論書法兒臣始終不及三哥,寫不出那樣的字,所以隻能在別的地方費點心思,希額娘不要嫌棄。”
招手示意胤禛過去,待胤禛走到近前後細細睇視自己的第一個兒子,依稀記得生下胤禛時是多麽的高興,那是的兒子啊!可惜當時隻是個貴人,本沒資格育孩子,再加上當時為貴妃的孝懿仁皇後病中喪子,康熙為喪子之痛將胤禛抱至其宮中養,直至孝懿仁皇後過世,晉為德妃後方才將胤禛接回來,那時胤禛已經九歲;且當時忙於照顧尚在繈褓中的胤禎,對胤禛疏於照料,所以與胤禛遠不及與胤禎來得親厚,母子間除了尋常的問安之外有已的話。總以為在胤禛心裏孝懿仁皇後才是他的親娘,不曾想竟也這樣記著自己。
“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你竟一直記在心中,本宮自己都已經忘記了。”起,戴著玳瑁嵌珠寶花蝶護甲的手輕輕過胤禛的臉龐,驚奇地發現胤禛的子竟然在微微抖,眼底更有深深的眷之……
是啊,險些忘記了這也是的親生兒子,與胤禎一樣流淌著的!
其實往仔細了看,胤禛與胤禎的模樣很像,一樣朗眉星目,隻是胤禛的眼瞼更細長更薄一些,這也使得他氣質偏於冷峻鷲。
“好快,一轉眼本宮的兒子已經長這麽大了,比本宮還高半個頭。”德妃咽下間的哽咽頷首道:“難為你這麽有心了,這幅百壽圖是本宮收到最貴重的壽禮。”
年氏聲道:“貝勒爺對額娘素來是極好的,平常有什麽好東西第一個想到的都是額娘,從不忘教人送進宮裏孝敬額娘。”是側福晉,因而可以稱德妃一聲額娘。
德妃點一點頭將百壽圖給一旁的宮人道:“把它拿到堂掛起來。”待宮人下去後又對胤禛道:“往後得空,多來宮中陪陪額娘,還有老十三也是,本宮可是拿你當半個兒子看待。”
“兒臣遵命。”胤禛掩下心的激躬答應,能得到這句話,總算自己的心沒有白費。
待胤禛坐下後,那拉氏輕咳一聲起道:“兒臣慚愧,沒有貝勒爺和十三阿哥那般的心思,知道額娘信佛所以手抄了《觀音經》、《妙法蓮華經》、《華嚴經》、《金剛經》、《藥師經》各一部晉獻給額娘,願額娘日月昌明,後福無疆。”
“好,都好。”德妃著佛經上一個個工整娟秀的字連連點頭,“像你這般年紀能靜下心來逐字逐句將這本部佛經抄完也不是一件易事,這份壽禮本宮同樣喜歡得很。”抬頭笑一笑道:“如何,子可有起?”
那拉氏忙回話道:“多謝額娘關心,已經好多了,除了偶爾會咳幾聲以外沒什麽大礙,隻是這病怕是除不掉了。”
“唉,難為你了。”當中的來龍去脈德妃是知道的,當年生弘暉時就落了病,如今弘暉又死,對打擊不可謂不大,今日還能站在這裏實屬不易,如今這病有一半是心病,除非弘暉複生,否則是無論如何也好不了了。
博山爐中焚著百合香,飄渺的輕煙帶出陣陣幽香,飄散在正殿中,香氣含蓄而不張揚,一如德妃其人。
玳瑁嵌珠寶花蝶護甲輕輕敲在青瓷纏枝瓷盞上,發出叮的一聲輕響,德妃抬眼聲道:“外麵的大夫不一定好,還是讓太醫給你看看吧。最近宮裏來了一位新太醫,雖年紀不大醫倒是極好,本宮頭痛的病,經他針灸之後好了不;改明兒本宮回了皇上讓他去你府裏給你瞧瞧。”
“多謝額娘。”那拉氏謝過恩後扶了椅子坐下,站了這麽久氣息微微有些,翡翠在一旁輕輕拍著的後背順氣。
德妃看在眼裏惜在心裏,無聲地歎一歎氣將目轉向俏明豔的年氏,對這位胤禛新娶沒多久的側福晉並不陌生,當下微微一笑道:“素言,那你呢,又有什麽好東西要送給本宮?”
年氏嫣然一笑,聲道:“貝勒爺他們送的禮個個都別出心裁,與他們相比兒臣的這份禮就俗了許多,額娘見了肯定要說兒臣是個俗人,兒臣都不敢拿出來了。”
德妃被說的一笑,指著年氏對胤禛等人道:“瞧瞧那張猴,本宮還一句話沒說呢,就先來這麽一大堆話,這是著本宮不能嫌的禮俗啊。得了得了,你送什麽本宮都喜歡,這總行了吧。”
“好了,素言,別賣關子了,你的壽禮可是整整裝了兩輛馬車,連我都不知道是什麽,快些拿出來吧。”胤禛難得的心好。
“妾遵命。”年氏笑地屈一屈膝命人抬上壽禮,隻見兩個太監抬著一架紅木屏風進到殿中,正當德妃以為這就是年氏所送壽禮想要說話時,又有兩個太監抬了與之相似的屏風來,如此周而複始,整整抬了六架後方才停下。
待太監將屏風按序放好退下後,年氏方笑行了萬福禮道:“額娘大壽,兒臣沒什麽好東西,唯有這一套紅木雕花鑲緙絹繪屏風勉強能拿得出手,額娘不要嫌棄。”
這些個屏風每一個高近一丈,寬四尺有餘,以紅木雕就,四周大量鑲嵌湘妃竹、酸枝檀木等珍貴材料;且每一個屏風正中鑲緙花卉兩幅,共計十二幅,每一幅緙四周都繡著連綿不斷的壽字。所謂一寸緙一寸金,隻這十二幅緙花卉就不下萬金之數,再加上珍貴的湘妃竹、酸枝檀木、紅木等,價值無可估量。虧得長春宮正殿夠大,否則還真不見得能放下這些個屏風。
長春宮也有許多屏風,正殿的窗案上就放了一件不及一尺高的紫檀刻螭龍屏,但沒一件能如眼前這套一般令人驚歎,不止是材料的珍貴,更因雕工的細膩;縱是有能工巧匠也需要很長時間方能完工。
德妃掩下心中驚歎對年氏道:“你有這份心本宮就很高興了,至於這禮,太過貴重了,你還是拿回去吧。”
年氏故作難過地對胤禛道:“貝勒爺您瞧,額娘果然嫌棄妾送的禮太俗了,不像您和十三爺還有姐姐那般有誠心有孝心。”
胤禛噙了一縷微笑在邊,淡淡道:“你明知額娘不是這個意思。”目掃過那套紅木雕花鑲緙絹繪屏風對德妃道:“額娘,既然素言有這個孝心你就收下吧,無所謂貴重與否,何況額娘乃四妃之一,當得起這份壽禮。”
見胤禛也這樣說了,德妃隻得點頭道:“那好吧,本宮收下了,隻是往後可不許再送這樣貴重的禮,萬歲爺多次說過要戒驕戒奢,不可貪圖。”
“兒臣知道了。”年氏綿綿地答應了一聲重新坐下,眸掠過靜默的那拉氏時有無言的得意。
之後李氏也呈上了自己的賀禮,是一件翡翠鬆鶴延年山子,山子兩麵皆雕有紋飾,一麵為山間野趣,有鬆、石鶴、鹿等,寓意“鬆鶴延年”、“鶴鹿同春”;另一麵凸雕兩個壽星、采藥子,背景是樓臺殿宇,山頂有從另一麵蔓延過來的紅褐翠皮,營造了一副旭日東升、霞流彩的景象,極是別致有趣。
德妃欣然收下之餘又問了幾句關於腹中胎兒之事,待回答一切尚好之後,叮囑好生休養,切勿了胎氣。
雖然葉氏也有了孩子,且比李氏還大幾個月,但德妃無疑更看重李氏這一胎,母憑子貴,同樣子也憑母貴,以出而論,若同為男孩,必是李氏之子承襲世子之位無疑。
“好好好!”德妃連說了三個好字,顯然心極好,“你們一個個都很有心,本宮非常喜歡,你們留在宮中陪本宮用午膳,然後再去暢音閣聽戲可好?
諸人齊齊答應,德妃點一點頭正待說話,忽見李氏起道:“額娘,還有一人未向額娘您賀壽呢。”
“是誰?”在德妃不解的目中,淩若略有些張地走上前屈膝行禮道:“奴婢鈕祜祿淩若給德妃娘娘請安,娘娘萬福。”
這個姓氏令德妃一下子想起康熙四十三年在元殿所發生的事,當日康熙的震怒猶在眼前,宮多年從未見康熙生過這麽大的氣,是以一直對鈕祜祿淩若存了一好奇心,當下道:“抬起頭來讓本宮看看。”
她,一個生在華夏中醫世家、醫術精湛的美女女醫生他,一個大邕王朝的擎天之柱、令敵國聞風喪膽的冷血戰神她,一個因背叛而意外穿越的現代女,麵對著蓬門蓽戶的新家選擇了勇敢麵對,靠著自己的雙手讓同樣寵愛著自己的家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一個為了國家浴血征戰的將軍,麵對著功高蓋主的尷尬境地選擇了詐死脫身、歸隱田園,卻是不成想在那個偏遠的小山村遇上了精靈古怪的她,從一開始的好奇到後來被深深吸引這是一個身處在不同地點、不同時空、本不該有著任何交集的兩人從陌生到相識,從被彼此吸引到相知,從互生情愫到彼此相愛相守的故事。農門俏神醫是作者禪貓兒寫的一本非常熱門的其他型別型別作品,講訴了農門俏神醫一段生動的故事。
宋團圓帶著原主重生一世的記憶穿越了,一睜眼就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孫女子,大兒媳還剛生了一個。大兒子窩囊一生,一心想要個兒子,打得媳婦大出血當晚就死了。小兒子偷雞摸狗,結交地痞成了山賊。小女兒十三歲賣給七十歲老頭做小妾。最中意的二兒子高中狀元卻結交梁王造反連累全家抄斬。三十一歲還年輕,兒女雙全不用自己生,好生教育總能改變命運,還捉到了暗戀原主二十年的小鮮肉一枚,從此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
二十五世紀超級藥劑師顧九黎, 在一次制藥爆炸中意外穿越到古代尚書府嫡女顧九黎身上。 剛睜開眼,‘吸血鬼’王爺就要吸干她的血,還逼著她給他生娃。 某女嫵媚一笑,勾勾手指:“生娃就看王爺的功力了!” 高冷毒舌王爺嘩啦撕掉衣裳,秀出完美的人魚線和八塊腹肌。 “王妃可滿意?” …… 新建書友群372050953。
作爲京城首富的繼承人,葉可卿居然招不到贅婿? 某天,一個清冷素淨的男子扣響葉府的門,毛遂自薦。 門房:“我家小姐的贅婿那得是個讀書人!” 青陽塵璧:“沒記錯的話,嘉承四年有幸考了個狀元,可還夠用?” 首輔大人? 滿城譁然:權傾朝野的第一重臣居然上門入贅!
雲寄歡本是天之驕女,家世顯赫,才貌雙全,既有家人如珠如寶的寵愛,又有兩小無猜的竹馬未婚夫,不出意外的話,她這一生都會平安順遂,活成京城裡最惹人稱羨的模樣。 可偏偏命運跟她開了個大玩笑,一夜之間,外祖一家含冤而死,生母慘遭休棄,就連她的竹馬未婚夫也要另娶她人。 皇帝揮揮手,將她這個罪臣之後,賜給了戰功赫赫的秦攜。 新婚夜,新郎掀了蓋頭便帶兵出征去了。 三年後,丈夫凱旋迴京,還帶回來一個年輕女子。 雲寄歡深知男人對自己無意,當即開門迎客,先將人迎進主院,又將庫房鑰匙奉上,最後還語重心長道:別的無所謂,咱們仨把日子過好,比什麼都強。 放眼整個京城,雲寄歡想不出還有誰比自己更賢良,但奏攜似平很不滿,看着她的視線冷颼颼的,還半夜闖進她的小院,還霸佔了她的榻。 “雲寄歡,我於你,只是個陌生人嗎?”男人不甘道。 【女主視角先婚後愛,男主視角暗戀成真,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