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終宋 第1253章 督促

《終宋》 第1253章 督促

(4, 0);

  雨已經停了,太灑在前幾日才修補好的屋頂上,漸漸將瓦片上的水跡曬乾。

  郝二富站在糧倉前,不由又打了個飽嗝。

  他方才已經吃得很飽了,是他這輩子吃得最飽的一次。但此刻他的表並不開心,反而是帶著深沉的痛惜之

  他的張翕著,慢慢才把一直在說的那句話說出聲來。  更多容請訪問𝔖𝔗𝔒𝟝𝟝.ℭ𝔒𝔐

  「不能燒了,嗝,不能燒了……」

  但已經有人點著火把走過來了。

  「郝老哥,還站著做甚?該幹活了。」

  「真的要燒嗎?」郝二富回過頭,老眼裡已有了淚,「都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草,咋能燒了呢?!」

  「不燒了還留給元軍嗎?快些手,一會隨將軍撤了。」

  說話間,火把已被放到了糧倉前,點燃了一個麻袋,之後便見火勢很快竄高。(5,0);

  郝二富閉上眼,不忍去看。

  風把那噼里啪啦的聲音帶到他耳里,他想起這輩子無數次一鋤頭一鋤頭下地幹活的畫面,覺被燒掉的好像是自己的一輩子,心疼得厲害。

  於是這個老實的老農終於是憤怒地罵了一聲。

  「娘的!」

  ~~

  「走,我們回鄭州城。」

  隨著唐軍統領這一句話,一隊隊殘兵便開始向城北集合。

  范學義的隊伍里,郝狗兒已披了一盔甲站在其中,手裡還多了一長矛,腰上還掛了一支弩。

  當郝二富等人過來了,郝狗兒連忙停止把玩武

  「爹,這是多出來的軍需,我不是從軍了,將軍還沒答應……」

  「還有嗎?」

  出乎郝狗兒意料的是,今天郝二富的態度竟不像平時那樣害怕他從軍。

Advertisement

  「沒,沒有了……爹,你們走中間,范將軍帶人在後面斷後。」(5,0);

  「好,好。」

  郝二富深深看了兒子一眼,拿起扁擔,隨著民夫的隊伍走去,而郝狗兒則隨著范學義的隊伍跟在後面。

  前方的殺喊聲還沒停,是唐軍正在突圍。

  中牟這座小城北面有一條河,戰國時稱為鴻,漢代名為浪渠,如今名為蔡河。

  蔡河時常有洪水泛濫,時人稱它為「小黃河」,尤其是戰以來多年未曾治理,更常淤塞、泛濫。

  元軍原本只是小兵馬襲,現在伯的主力從東面過來了,元軍便主要防唐軍從西面突圍。

  但他們走的其實是北面,因為隊伍中有太多的民夫,跑不過元軍的騎兵,乾脆便沿河而行,藉助滿是淤泥的地勢圍。

  「可以突圍了!走!」

  「往北走!」

  隊伍向北走了一段,腳下的土地漸,直到十分泥濘。

  卻還有民夫慨道:「可惜了這樣的地嘍。」(5,0);

  再行了一段,終於到了蔡河邊,他們開始沿河向西跋涉。

  郝狗兒轉頭看去,只見又已經了許多人,都是在突圍時戰死的……

  ~~

  中牟城中的火還在燒著。

  而數不清的元軍騎兵已經向這邊馳來,有人城,有人在城外紮營。

  伯抬著頭,看著前方那飄得高高的濃煙,喃喃道:「看來唐軍糧草還是多的,這便燒了。」

  「丞相既然親自率大軍到了,那小小的唐軍統領就像是腳底下的一隻螞蟻,不趕燒了糧食逃命,還能抵擋丞相不?」

  「除了抵擋,他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帶著糧草投降我們。」伯道:「發現了嗎?大蒙古國滅金、攻宋以來,常常有將領投降。但與唐軍戰時,很。」

Advertisement

  阿里海牙稍愣了一下,心想丞相說的這就是廢話了,現在總的局面是唐軍更占上風,當然投降的人就了。

  但他上還是應道:「是不是因為我們太久沒舉屠刀了,那些人不怕我們了?」(5,0);

  「我確實在思考這件事。」

  伯策馬上前,凝視著遠的火,沉思著,道:「過去,大汗囑咐我要行仁政,我出發主政河南前,大汗曾以曹彬不嗜殺平江南的例子叮囑我,一直以來,我也是這麼做的。但……」

  但局面到了這個地步,伯不得不做些反省了。

  他轉頭看向阿里海牙,道:「也許我們該屠些人,敲打一下漢人們了。」

  學再多的文章禮儀,言行舉止再像漢人,這些都改變不了伯的立場,他的利益來自黃金家族。那麼到了有需要之時,他還是能毫不猶豫地拋掉那些「仁」。

  阿里海牙會意,招過士卒,吩咐道:「去告訴拜真,這些唐軍敢燒糧也不願降丞相,統統殺。民夫也殺。」

  不過只是小唐軍帶著的輜重隊,這般代了麾下的千戶也就是了。

  大軍則不理會這些小事,繼續安營紮寨。

  直到天黑時,千戶拜真回來,卻是有些害怕地向阿里海牙稟報了一句。(5,0);

  「什麼?」阿里海牙大為驚訝,「敵人只是一群雜兵,你還是敗了?」

  「不是敗了,是他們沿著河邊的沼澤走,我們的馬匹很難過去,我已經派騎兵到前面去堵住他們了。」

  阿里海牙大為不悅,但這時天已經黑了,他遂道:「明天中午之前,丞相要看到很多的腦袋。」

  「總管放心,到時我一定殺他們。」

Advertisement

  ~~

  天初亮,伯在大帳中見了一個漢人。

  對方四十餘歲的模樣,風度翩翩、舉止文雅,乃是賈似道派來的心腹,名為黃公紹。

  伯此時同樣顯得文雅,先是與黃公紹一起品了早茶,又談論了一會詩詞歌賦。

  換作是李瑕,則一定不會如此禮數周全地見宋使。因此也可以說,伯比李瑕還要文雅、更像漢人。

  「今日一見,方知丞相雅量高致、格高意遠,真英雄人也。」

  「黃先生過譽了,今元、宋兩國同氣連枝,本應共伐無道之人,卻常有人指我等為胡虜,誠為荒謬。我大元皇帝陛下獲贊舊服、載擴丕圖,繼中原正統,是貴國皇帝承認過的,不是嗎?」(5,0);

  黃公紹聽著伯這一番話,不由訝於對方的漢學水平,其後才反應過來,笑道:「丞相所言甚是。李瑕本為宋臣,深皇恩而叛逆,是為臣賊子。大元則繼遼、金之正統。故而說,所謂賊寇或胡虜,看的是法統,而非出何族。」

  「說得好!」伯掌,盛讚道:「黃先生好氣度、好格局!」

  黃公紹連忙拱手。

  蒙元的丞相越文雅,大宋與其結盟之舉就越不容易顯得難堪。

  因此哪怕費些時間,雙方都耐心地把這個基調先定下了。

  之後便說起正事。

  沒多久,帳中便響起了伯的朗笑聲。

  「哈哈哈,賈平章公與我想到一塊了。」

  「正是英雄所見略同。」黃公紹道:「我一路趕來,見丞相的大軍已經快反攻到鄭州城下,真是又驚喜又佩服。」

  「不過。」伯忽然話鋒一轉,須道:「宋國與大元約定會從襄出兵攻李瑕,但到了現在卻都還沒靜啊。」(5,0);

Advertisement

  「不是沒靜。」黃公紹連忙擺手,道:「朝廷早已下詔給呂文煥,命他從襄出兵孟津渡,斷李瑕的後路。」

  伯笑著搖頭,道:「黃先生別是在騙我吧?呂文煥哪裡是真打算戰的樣子?」

  「丞相請聽我解釋……」

  「不聽了。」

  談到這種關鍵,伯終於沉下了臉,不再與黃公紹東拉西扯地聊,而是直截了當地道:「事實就是呂文煥有私心,畏不前。」

  「或許是路上耽誤了,打仗畢竟不是小事。」黃公紹道。

  伯本不聽,道:「之前我顧著大元與宋國的盟約,路困糧絕時都不曾南下取償於宋。現在我大軍都已經近鄭州,而你們如果還不願依盟約行事,那你們不義在前,就休怪我不仁在後了!」

  黃公紹大驚,連忙道:「丞相放心,我這便去呂文煥軍中,督促他儘快開戰……」

  ~~

  黃公紹離開大帳之後,伯見阿里海牙還沒過來,遂派人去喚。(5,0);

  待阿里海牙趕進帳中,伯看了他一眼,道:「這就披好甲了?準備起營吧。」

  「是。」

  「昨夜殺了多?包括民夫在有三千吧?一會黃公紹離開前,你帶他過去看一眼,算是對呂文煥的警告。」

  阿里海牙臉為難起來,道:「丞相,那隊人……突圍逃走了。」

  伯正在收拾地圖的作停滯了一下,轉頭問道:「是唐軍的銳騎兵偽裝輜重隊,吸引我們的騎兵攻打?」

  阿里海牙更為難,道:「不……不是,就是小批人馬領著些運資的民夫,從蔡河邊突圍了。」

  伯掀開帳簾,招過一個親兵,吩咐道:「讓黃公紹出發吧。」

  「是,帶他從西面走嗎?」

  「南面。」

  安排完這件事,伯甩下帳簾,轉頭向阿里海牙喝問道:「過去說唐軍全是兵便罷了,如今連民夫都不能戰勝了嗎?!」

  「不是不能戰勝,是他們逃得太快……丞相放心,傍晚前一定殺他們!」(5,0);

  因這件事,伯眼中難免又浮起些憂慮之

  還未到鄭州,他已經到了唐軍的頑強。

  可如果連他都再次敗了,大元就連最後的反擊機會都沒有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