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我在1982有個家 第379章 378.磚窯廠和大規劃(再求月票啦)

《我在1982有個家》 第379章 378.磚窯廠和大規劃(再求月票啦)

第379章378.磚窯廠和大規劃(再求月票啦)

面對王向紅那迷糊懵的小眼神,王憶這邊態度很認真:「支書我跟你說,這涉及到的事不能麻痹大意,所以你要是經常不上氣來……」

「我沒經常不上氣來。」王向紅打斷他的話。

王憶說:「哦好的,那我改一改,支書我跟你說,伱要是偶爾不上氣來……」

「也沒偶爾不上氣來。」王向紅再次打斷他的話,「不是,這是重點嗎?你是聽三不聽四還是故意跟我打馬虎眼呢?」

「這是重點嗎!」

王憶說道:「這的健康怎麼不是重點啦?我跟你說支書,你別看我年輕,但我可……」

「你可個屁。」王向紅聽到這話笑了起來,「你竟然還能這麼誇自己一句,哈哈。」

他要笑尿了。

「你讓我把話說完!」王憶無奈,「是我可、琢磨事了。」

「我琢磨著吧,人這一輩子擁有的東西好比是數字,你明白吧?」

「有些人擁有1000,有些人擁有10000,但不管擁有多東西,這健康就是數字前面的1,沒有這個1,那你擁有再多東西也沒用!」

王向紅說道:「別扯東扯西、五馬八槍的,我說我那啥被錢氣,那是、那是修辭手法!一種比喻!」

「總之我跟你說,給全隊蓋房子,我沒有任何意見;給全隊蓋樓房,那是想都別想!」

他說著搖了搖頭,一臉唏噓:「咱們莊戶人家沒有住樓房的命!」

王憶不悅的說:「支書你這麼說我就不樂意了,領袖同志說過,人不能信命,對不對?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嘛!」

「還有魯迅同志也說過,風水流轉、明年到我家,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我命由我不由天!」

Advertisement

「住樓房怎麼了?我還要給學校蓋樓房呢!憑啥城裡娃娃就要在樓房裡念書,咱娃娃就在這海草房裡念書?」

「憑他們統高貴?憑他們投胎投的好?」

王向紅讓他懟的啞口無言。

眼皮子眨來眨去。

他這會倒是憨厚可的。

他琢磨了良久,然後說:「蓋樓房太貴了,而且沒啥必要,咱平房不就夠住了嗎?蓋樓房多浪費呀。」

王憶說道:「不浪費,一點不浪費。我跟你說支書,我有一個夢想……」

「I-have-a-dream。」楊文蓉抬起頭說道。

王憶說道:「對,I-have-a-dream,dream是夢想。」

「那我dream啥呢?dream將來有一天,咱們家家戶戶一套樓房,家家戶戶把樓房裝修的漂漂亮亮。」

「為什麼要這樣?不是為了顯擺,是為了發展!」

「支書你相信我,隨著咱們國家改革開放,這人民會越來越有錢,有錢了他們就想要旅遊,而咱們外島很漂亮,又有海又有山,又有魚蝦蟹又有鴨豬羊,以後陸會有人來咱們這裡旅遊。」

「咱們生產隊到時候家家戶戶都是漁家小院,做漁家菜、住漁家房,這漁家樂!很有發展前途的,到時候社員們坐在家裡就能收錢!」

王向紅讓他的中英文結合給震住了。

這麼叼的嗎?

然後他問:「可是錢從哪裡出?人從哪裡出?蓋房子,孫老師和徐老師是專家,蓋樓房呢?我覺得他倆不行!」

王憶說道:「這事我都仔細想過了,咱們隊里蓋房子多呀,家家戶戶都要蓋,需要多磚瓦?」

「如果這全靠買,不說需要多錢,就說渠道吧,咱們哪有渠道買這麼多的磚瓦,是不是?」

Advertisement

王向紅點點頭:「這也是個費勁的事。」

王憶說道:「所以,咱們直接建磚窯、建燒磚廠,咱們自己燒磚!」

王向紅愣住了。

他仔細看王憶。

昨晚也沒喝多酒呀,怎麼到現在還在說糊塗話呢?

王憶分析道:「以前咱們隊里拉電線的時候,然後需要電線桿多,咱們就自己燒瀝青油炸電線桿,為什麼?因為省錢啊!」

「現在咱們需要的磚頭多,那為什麼不自己燒磚呢?而且咱們一旦可以燒磚出產磚頭,不是咱們生產隊自己建房子要用,還可以面向全縣各公社、各生產隊銷售!」

「支書你聽我說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咱外島人有了錢幹啥?翻新房子、蓋新房子,是不是?」

「那你看到了,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漸升高,老百姓手裡逐漸有錢了,到時候多人想要蓋房子?」

「咱們隊里要是有磚窯廠往外出產磚頭,那全縣多人要來咱這裡買磚頭?這生意它能不好嘛!」

王向紅額頭沁出了汗水。

他說道:「你說的一點沒錯,是這麼回事,確實是這麼回事。」

「咱們隊里自己需要大量磚頭,外島各生產隊以後肯定也需要大量磚頭,這沒病,這點我也能想到。」

「可是!」

他加重了語氣。

「可是,咱們怎麼生產磚頭?生產磚頭的工序我不懂,大概的我懂,生產磚頭需要磚窯,用磚窯來燒。」

「好了,咱們要出產磚頭那先得有地方建起磚窯,有了磚窯還得有泥土有煤炭對不對?還得、還得有機,有打磚坯子的機!」

「我問你,咱們有啥?都有啥?」

王憶堅定的說道:「咱們有人!人能勝天、人能勝地,領袖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力!」

Advertisement

王向紅聽到這話氣的想打他:「你小子!快給我拉倒吧,拿領袖的話來我,這一套對我來說沒有用!」

「你不能盲目的搞建設,就像黃土公社以前盲目的搞那個海水稻種植,結果還不是勞民傷財了?」

王憶說道:「對了,支書你說起這茬還真提醒我了,咱們之前不是說要學習袁專家嗎?我最近研究了一下,海水稻這個東西在我國農耕歷史上是一片空白。」

「所以我尋思,你能不能委託黃土公社那邊的同志搜一下海水稻?要是能找到,咱們就把它們獻給國家、獻給農研所,也算是給國家、給人民立下大功了!」

雖然已經是中秋,但還能找到水稻的蹤影。

長江上游地區以單季中稻為主,一般在8月下旬收割;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早稻在7月下旬收割,晚稻在10月下旬至11月收割。

像是翁洲地區自然屬於長江下游,現在剛進收晚稻的初期階段。

王向紅說:「你來這些有的沒的,野水稻早讓黃土公社給造沒了,不過你真覺得這東西利國利民?」

王憶道:「支書我這可不跟你開玩笑,海水稻這個種迄今為止在咱國還是個空白,要是咱們能把野生海水稻的植株送給科研人員,這絕對是一件能填補國一項空白的大功!」

『填補國一項空白』在當前年頭是宣傳口的風口,廣播和報紙上經常會說哪個省市地區哪個廠研究出了什麼東西,填補了國一項空白。

對於王向紅這種一心為國的老同志、老幹部來說,要是真能做到那可就驕傲了。

於是他了口煙毫不猶豫的說道:「行,那我讓黃土公社的人再好好找找這個東西。」

「以前咱們外島確實長過海水稻,不過就是在沒有人煙的荒島灘涂地里零星能看見,這兩年沒再怎麼聽見有人說這個東西,因為一旦被人發現就會立馬讓人拔走收了稻米。」

Advertisement

王憶一聽這真是浪費了,他問道:「那沒有人取了稻種自己回來種植嗎?」

王向紅搖頭說:「種不了,很多人種過,我不是跟你說來著,那個黃土公社還找了好些苗子想要培育新品種來著嗎?」

「結果那海水稻不是那麼好伺候的,嗨,反正種來種去都種沒了,還不如把稻米蒸了當口飯呢!」

王憶無奈的嘆氣。

、技、意識和能力,這讓老百姓錯過好些好東西,但沒辦法,因為世界發展就是這樣的。

而王向紅的心思還不在海水稻上,他一瞪眼睛說道:「你個小子又跟我耍心眼,怎麼聊著聊著又聊到農業上了?咱們現在討論的是工業問題!」

「繼續說咱的磚窯廠,剛才我那些問題怎麼解決?咱們怎麼能建起一座窯廠?」

「你建窯廠需要地盤、需要技、需要機、需要窯,還需要好些泥土好些煤炭之類的,反正都需要,咱一窮二白,怎麼搞?怎麼解決?」

王憶說道:「新中國也是從一窮二白中發展起來的……」

「嗨呀我的個好侄子!」王向紅讓他堵得心窩口發慌,換個人跟他在這裡瞎喊口號他早拿煙袋桿子他了,但王憶不一樣。

王憶做的事多、有能耐,為人沉穩踏實,王向紅心底其實已經有些尊重他了。

而且他一直在跟王憶辯論而不是直接否認王憶的提議,就是心裡其實存在一點奢想:

萬一隊里真能建起個磚窯廠呢?

那可就真發達了!

他比王憶更清楚外島漁民對新房子的心心念念多強烈,誰家有錢都要蓋新房,要是隊里能生產磚瓦,那不是賺錢的事,還是能給外島發展提供巨大幫助。

到時候他不只是縣裡的勞模範,作為生產隊的領頭羊、社隊企業的第二負責人,他是可以拿一個市裡的勞模範的!

於是他保留質疑態度但期盼的問:「問題太多了,怎麼解決呀——別給我喊口號,我要的是辦法!」

王憶說道:「還能怎麼解決,泥土、煤炭這些東西都從陸運輸過來,咱們生產隊有錢了,可以攢錢買一艘二手的運輸船,到時候從陸往這邊運原材料。」

「其實真正制約咱們建磚窯廠的難題不是這些原材料,是水!燒磚頭不能用海水,要用淡水,咱外島要找到這麼多淡水才是困難!」

王向紅說:「困難一重重啊,按下葫蘆浮起瓢,唉,王老師,我覺得咱外島就不是搞工業建設的地方,你有這想法是好的,但不可能實現的!」

王憶說道:「確實困難一重重,但英勇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絕不會畏懼困難!」

「鐵人王進喜同志說過,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我們要發揮大慶神,爭取在外島建起一個海上大慶來!」

王向紅目瞪口呆。

他懷疑這小子要是二十年前、十幾年前來外島,肯定是一把喊口號、搞事的好手。

在這方面這王老師是小母牛敲門——牛到家了!

王憶之所以想要建磚窯廠,確實是想要給生產隊找一個起碼能持續二十年的實工業項目。

這是他看到隊里花錢給秋渭水買珠江牌鋼琴後下定的決心。

而說實話,建磚窯廠這想法是他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因為外島沒有磚窯廠,要建房子就得去地買磚頭,不渠道不好找,費用還格外高。

之前回來的路上吳家父子就提起過這點,他們想要蓋房子,但沒地方買磚頭。

有類似困的還有外島其他人家,王憶知道改革開放將給中國人民的經濟環境帶來多大的改善,說是翻天覆地真不誇張。

外島以後家家戶戶會蓋起新房子的,其中多數就是樓房,所以外島擁有龐大的基建市場。

只是建磚窯廠不容易,但王憶想要試試。

約記得22年的時代是有用海水生產磚瓦的工藝的,這是一種改良的建築工藝,還申請了專利。

這樣他想看看這工藝在82年能不能派上用場,如果能派上用場解決了水源困難,那他們還真可以發展一座磚窯廠出來。

另外建起磚窯廠很難,那有沒有其他的發展之路呢?

楊文蓉寫獎狀、王向紅看報紙,王憶拉了一個本子過來開始研究起來。

天涯島四周的海洋是窮海,搞漁業養這回事可以先放一放,甚至整個漁業工作都可以先放一放。

現在靠海洋吃飯都困難,更別說蓋房子、買大船,家家戶戶過上小康生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