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兵臨天下 第920章 宛城異動

《兵臨天下》 第920章 宛城異動

曹洪這是第二次奉命鎮守南,在第一次鎮守南中,由於文聘率軍突襲南,使曹洪丟失了宛城,被曹苛責,儘管如此,曹最終還是任命曹洪鎮守南

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曹洪虛心向程昱尋求守南之策,程昱教給他三策,第一是嚴外人隨意進出宛城,第二是嚴防鬼,關注南世家的一舉一,第三便是加固城防,杜絕一切城防

曹洪由此嚴格執行程昱所教授的三策,他將宛城市場遷至城外,嚴外來商人進城,就算是來尋親訪友之人,也要嚴格盤查登記。

其次便是實施宵,天黑後,宛城所有店鋪酒館必須關門,普通民衆不準上街,對違反宵之人,無論是何份,第一次遊街警告,第二次即斬首示衆。

至於嚴防鬼,曹洪主要是監視南的十八家大族,尤其是宛城的三大族,鄧氏、張氏和黃氏,曹洪派人嚴監視。

儘管南郡大多數家族紛紛表態支持曹軍,但曹洪並不相信他們的誠意,他很清楚天下名世家大多支持長安漢國,在他看來,宛城大族不過都是牆頭草罷了。

至於宛城的三大族更是讓曹洪警惕,鄧義曾在荊州爲高,他的兒子還在漢國到重用,而張氏家族,由於張機的緣故,張氏家族和荊州淵源極深。

至於黃氏則更不用說,雖然黃承彥因諸葛亮的緣故,主要支持州,但黃家的另一個重要人,黃忠可是漢軍第一軍方人

也正因爲這些緣故,曹洪雖然表面上和三大族攀上,但暗地裡卻派人嚴監視三大世家。

前些日子,曹洪接到了曹從合發來的急令,要求他組織民夫運送葉縣的十萬石糧食至合備戰,曹洪不敢怠慢,立刻組織葉、犨、昆、魯、堵等五縣的兩萬民夫,浩浩向合運送軍糧。

Advertisement

而另一方面,葉縣糧食送往合,曹洪又擔心南糧食不足,他幾天前特地召集幾家南田產大族談話,希他們能主售糧食,以維持南的存糧。

這天晚上,曹洪正在書房給曹寫信,向曹彙報南況,據他得到的最新報,漢軍已向潼關方向大舉增兵,極可能是要進攻,另外襄樊的文聘軍暫時比較穩定,不過襄已經實行戒嚴,嚴格盤查進出的行人,這說明合戰役已經影響到了襄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只聽見賈逵的聲音從院子裡傳來,“子廉將軍,恐怕形勢有變!”

賈逵曾擔任過豫州刺史,當時曹洪爲主管汝南軍事,玠雖然彈劾曹洪擅自販賣黃巾戰俘,但他又替曹洪辯解,認爲曹洪私賣戰俘雖然有罪,但挽救人口卻對汝南有功,最終使曹洪免於被罰。

賈逵和曹洪的私也算不錯,當年,曹洪之嫁給荀彧之子荀粲爲妻便是賈逵做的,而曹也吸取了從前的教訓,儘量做到將相和,所以任命賈逵爲南太守,同時兼任曹洪軍師。

曹洪一驚,放下筆起問道:“什麼形勢有變?”

賈逵神嚴峻,急聲說:“我剛剛得到武關的飛鴿傳信,一支數萬人的漢軍剛剛過了武關。”

這個消息令曹洪大吃一驚,連忙問道:“不是說漢軍大舉增兵潼關嗎?”

“這定是劉璟的暗度陳倉之計,明著大舉增兵潼關,實際上暗中出兵武關,準備奇襲南。”

“可是”

曹洪著實不解,“漢軍爲什麼要攻打南?”

賈逵冷笑一聲說:“很簡單,漢軍是爲了打通南襄隘道,關中的資便可以直接通過丹水連接漢水,運往合前線,而不再走漢中或者走蜀,攻下南,同時也給了襄一個屏障,防止我們從西線進攻襄樊,解合之圍。”

Advertisement

曹洪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心中已一團,一時不知該怎麼辦纔好,賈逵又提醒他道:“子廉要立即稟報魏公,同時命南各地駐軍急向宛城集結。”

一句話提醒了曹洪,他給曹寫的信幸虧還沒有送出,不過此時他也顧不得寫信,立刻對親兵令道:“速傳我的急命令,命葉縣、南鄉和育的駐軍即刻撤到宛城!”

安排完撤軍事宜,曹洪又對賈逵拱手道:“多謝先生告之,另外,民政方面也要拜託先生做好急應對。”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快步走上前,低聲對曹洪說了幾句,曹洪不由微微一怔,“消息可靠嗎?”

“確實可靠,有人親眼目睹。”

旁邊賈逵問道:“將軍,出了什麼事?”

“派去監視鄧家的士兵發現了鄧義長子鄧宏。”

賈逵眉頭一皺,“就是那個出任長安縣令的鄧家子弟嗎?”

“正是此人!”

賈逵沉片刻道:“鄧宏在這個敏時候回來,恐怕別有用意,將軍不可大意了。”

曹宏冷笑一聲說:“既然鄧家要主站隊,我就不妨全他!”

說完,他厲聲喝道:“點擊五百兄弟,隨我去鄧家!”

賈逵嚇了一跳,連忙提醒曹洪,“將軍,鄧家影響極大,不可太魯莽了。”

“先生放心,我自有分寸。”曹洪丟下一句話,便轉向外快步而去。

賈逵想到漢軍即將殺至,心中也十分憂慮,匆匆向郡衙趕去

鄧府位於城北,是一座佔地一百五十畝的巨宅,鄧氏七房,除了不在宛城的三房外,其餘四房近兩百餘人都生活在這座巨宅之中。

夜,鄧義正和兒子鄧宏詳談漢國的況,任平等四十三名鷹擊軍已經利用送糧的機會混,暫住在鄧家的另一座別宅中,而鄧義更關心長子在漢國的況,一定要問清楚兒子的狀況。

Advertisement

“父親,漢國確實很令人振,讓人看到前途,我並不是說員有多麼清廉,我也遇到過貪污吏,但總的說來,漢國從上到下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神,從前大漢帝國死氣沉沉的垂暮之態完全在它上看不到,它其實就是一個新的王朝即將建立,充滿了生機和希,尤其是人民都把幸福生活的希都寄託在漢王劉璟上,使他在漢國有崇高的威。”

鄧義點點頭嘆道:“早在很多年前,劉璟剛到荊州不久,我便發現劉景升的這個侄子非同尋常,遠遠強於劉琦和劉琮,只可惜當年我還是因爲一念之差沒有去江夏,而是返回了南,否則今天鄧家的就將不可限量。”

這是鄧義一直耿耿於懷之事,當年他明明幫助了劉璟,完全可以去江夏出任長史,但他卻神使鬼差地放棄了去江夏,等後來劉璟統一荊州,再次邀請他赴荊州出任別駕一職時,偏偏他又中風癱瘓了。

失去了與劉璟同舟共濟的機會,是鄧義一生中最大憾,他只能寄希於兒子,希劉璟能看在當年他曾暗助荊州的面上,再給兒子或者鄧家一個機會。

好在兒子沒有令他失,已經升爲長安縣令,相當於郡丞之位,再過幾年,兒子就有希升爲太守,使他對鄧家的未來也充滿期

這時,鄧宏又小聲道:“父親還記得柴桑陶家嗎?”

鄧義點點頭,“我當然記得,當年陶烈出任南郡丞,和你祖父的關係極好,兩家常有往來,不過陶家確實走了大運,早早將兒嫁給劉璟,陶家無疑將爲第一外戚。”

說到這,鄧義不由有些奇怪地問道:“吾兒怎麼忽然提起陶家?”

Advertisement

鄧宏吞吞吐吐道:“孩兒認識陶翰的長對孩兒頗有意。”

鄧義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反應過來,他有些不安地問道:“你是說,你想娶陶家之?”

鄧宏點了點頭,“就不知父親的意下如何?”

兒子居然想娶陶家之,雖然鄧義剛剛纔說鄧家和陶家有,又說陶家走了大運,將爲第一外戚,但要讓兒子和陶家聯姻,鄧義心中卻又十分不願,鄧家是南第一世家,怎麼能和商人家族聯姻,況且還是陶勝族弟之

鄧義的臉立刻沉了下來,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這樁婚事我不同意!”

“可是可是孩兒已經和陶家之親了。”

鄧宏吞吞吐吐說出了真相,鄧義儼如被雷擊中一般,愣了半天,才拍桌子大吼道:“逆子,這等大事,你爲何不告訴我?”

鄧宏跪了下來,“父親息怒,孩兒這次來,也是爲了向父親稟報此事。”

“逆子!你要氣死我了。”

鄧義連連拍打桌子,木已舟纔回來稟報,氣得他幾乎要吐

就在這時,管家慌慌張張奔上臺階稟報道:“老爺,大事不好,曹洪率領軍隊包圍了我們府邸,他就在大門外,讓老爺出去解釋。”

這個突來的消息如同一盆冷水,頓時澆滅了鄧義心中的熊熊怒火,儘管兒子令他火冒三丈,但曹洪的到來卻使他心中頓時張起來,難道曹洪知道了自己暗助漢軍之事?

鄧義狠狠瞪了一眼兒子,又道:“看來你的麻煩來了,曹洪上門,絕不會有好事,他若問起你,你就說爲婚事回家稟報,其餘什麼話都別說。”

“孩兒知道了!”

鄧義隨即對堂下幾名家人令道:“擡我去府門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