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劉璟在幾次攻打合不順後,便索停止了對合的一切進攻,轉而採取了對峙的策略,確切說,是以合爲餌,拖住壽春的十萬曹軍,進行一場以國力爲支撐的持久戰。
漢軍最有利的一面就是背靠長江,利用長江運輸糧食,糧食運輸耗費極小,不僅運來荊州糧食,甚至遠至蜀的糧食也能通過長江運到合。
一條大貨船,只須十名船工,便可運送多達數千石的糧食,相反,曹軍的糧食從冀州、幷州、徐州和豫州各郡縣運至壽春,大多是通過陸運,效率極低。
首先需要徵發數十萬人的民夫,每個人最多隻能運送兩三石糧食,而路上就要消耗一半,百萬石糧食運到壽春時就只剩下五十萬石。
這也是曹爲什麼一定要修建從壽春到合的運河,就是希通過水運減糧食的運輸損耗。
但真正消耗糧食的卻是士兵,平時士兵的糧食有限量,每個士兵每天只能領到一升糧食,大多隻能吃半飽,但戰爭時期的士兵必須吃飽,誰都知道,要讓士兵賣命,就必須讓他們吃飽。
由於油水普遍不足,加之活量大,士兵們飯量都極大,每人每天至消耗兩升米,一個月就是六鬥米,算上黴爛和鼠蟲損耗,十五萬士兵一個月就要消耗近十萬石糧食,而曹軍之前爲備戰合蓄積了近五十萬石糧食,按正常的消耗可以支撐半年。
但實際上,曹軍的糧食分佈極不平衡,合城囤積了三十萬石糧食,又支援給江東十萬石糧食,壽春的存糧實際上只剩下十萬石。
合城的糧食可以支撐守軍一年,但壽春的糧食卻遠遠不夠,僅僅兩個月後,壽春的糧食便快要消耗殆盡了。
這也是曹命令曹丕儘快籌辦三十萬糧食的緣故,可就算籌備到三十萬石糧食,除去路上消耗,運到軍營也最多隻有二十萬石,這二十萬石糧食又能支撐多久?
更何況曹丕本籌措不到三十萬石糧食,只有許昌和徐州的二十萬石糧食,運到軍營後也就只剩下十五萬石。
戰爭就是這樣消耗國力,沒有強大的國力爲後盾,誰也支撐不起長達幾個月、乃至半年的大戰役。
時間已到了九月中旬,從許昌和徐州運來的糧食也陸陸續續抵達了壽春,使壽春的八萬曹軍終於免去了斷糧之憂。
這時,曹丕也抵達了壽春,勸說父親回鄴都養病,曹的病已延續了數月之久,合戰事久拖不決,加之漢軍四面出兵,給曹帶來巨大的力,使他剛剛有所好轉的病又再次加重了。
和曹丕想象中況的不同,曹植雖然來壽春探父親病,但曹卻不給他任何掌兵機會,在壽春呆了十天後,曹便將曹植打發回許昌了。
壽春行宮,曹丕坐在父親病榻前,給父親講述荀攸的三條建議,曹十分虛弱,不過頭腦卻很清醒,他點點頭道:“荀攸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只有郭嘉、賈詡方能與之比肩,他的三條建議很中肯,不過有些事也不是他想的那麼簡單。”
“父親是指什麼?”
“我是指漢軍出兵幷州,雖然他們已經撤軍,但我得到消息,河東郡已基本爲空郡,人口都被漢軍擄走,河東郡剩下不足千人,上黨郡人口也被擄走一半,糧食也被漢軍收割走了,城池空曠,千里赤野,丕兒,我們損失慘重啊!”
曹丕默默點頭,這些事他都知道,原想瞞住父親,沒想到父親也知道了,這時曹又笑道:“不過你沒有上當,沒有向和太原增兵,也沒有運送錢糧,使劉璟擴大戰局的圖謀沒有得逞,這令我很欣,有的時候事突然而至,會令人手忙腳,但只要淡然置,不要輕易被突發況左右,這樣就會發現很多事會自己就會消失,這次漢軍出兵中原就是這樣,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沉默片刻,曹丕小心翼翼問道:“父親對鮮卑人的買賣是什麼態度呢?”
曹冷笑一聲道:“輸送生鐵、武給草原民族是最愚蠢之事,希這種事你以後不要再來請示我,你是世子,應該有最起碼的政治頭腦,一旦鮮卑人強盛起來,必爲中原大患,你明白嗎?”
曹目嚴峻地注視著兒子,曹丕滿臉通紅,低下頭道:“父親的教誨,孩兒銘記於心。”
曹點點頭,“在這一點上劉璟就做得很好,他當初征討氐人和羌人後,便嚴氐人和羌人採礦冶鐵,所有河西工匠全部遷,更嚴商人將生鐵、火油等戰略資賣往河西和草原,違令者是死罪,丕兒,這些都是原則,無論劉璟還是我們都必須遵循。”
“孩兒記住了。”
沉默了片刻,曹丕又問道:“父親準備就這樣和劉璟對峙下去?”
曹苦笑一聲道:“那怎麼辦?我不可能放棄合,他不肯撤軍,難道讓我撤軍嗎?”
“但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能不能儘快決戰,與合城中軍隊裡應外合,殲漢軍於城下?”
曹輕輕搖頭,“我們只有十三萬軍隊,而漢軍卻有十五萬,且不說能不能取勝,就算我們戰力勝對方一籌,但劉璟就願意與我們決戰?我們軍隊過去,他就從水路撤走,甚至繞道北面襲壽春,把我們糧食一把火燒燬,丕兒,劉璟經百戰,極爲狡猾,我們可不能有一點大意。”
曹丕半晌說不出話來,父親的話雖然有道理,可是卻不能解決合問題,曹丕忽然明白過來,其實父親也不知該怎麼辦?
曹閉上了眼睛,半晌,又緩緩道:“漢軍是用對峙之策,留在壽春也沒有意義,我還是回鄴都,就由你坐鎮壽春,不要輕舉妄,多聽聽程軍師的建議。”
“孩兒明白。”
“還有孫權那邊!”
曹又叮囑曹丕,“在兩個月前,我向孫權施,令他必須要配合我軍行,最近我得到消息,孫權已經在一個月前開始行了,吾兒要切關注,一旦孫權功,合戰役就將逆轉。”
曹丕連忙問道:“江東軍會有什麼行?”
曹笑了笑,“做釜底薪之計!”
他低聲對曹丕說了幾句,曹丕這才明白,點了點頭,“孩兒知道了,會切關注江東軍的行,一旦漢軍撤軍,孩兒將大舉反攻。”
“不可!”
曹臉大變,一把抓住兒子的手,“你若反攻,必會落劉璟的圈套,他會將計就計,引你上鉤,你決不能追擊,就讓他們撤走。”
曹丕嚇出一冷汗,連連點頭,“孩兒記住了。”
曹凝視他半晌,還是覺得不放心,又道:“任何事必須要和程軍師商議,沒有程軍師的同意,你絕不能擅自行!”
曹隨即又召來程昱,反覆叮囑他,讓他輔助曹丕坐鎮壽春,又令諸將聽令於世子,安排完諸多軍中事務,曹便啓程返回了壽春。
儘管曹離開壽春的消息連很多曹軍將士都不知曉,但漢軍卻在第一時間探知了此事。
漢軍大營,龐統匆匆走到劉璟的大帳前,問幾名侍衛道:“殿下可在?”
“殿下在,正和甘將軍商議軍務。”
“請替我稟報,我有要事求見殿下。”
侍衛快步進了大帳,大帳,劉璟正和甘寧在沙盤前商議貨船失蹤事件,這是最近發生之事,一些貨船在江面上總是無緣無故失蹤,這引起了劉璟的警惕。
由於戰爭發,長江已經止商船和客船航行,只有軍隊貨船和船可以在長江上航行。
漢軍的後勤船隊一般是隊航行,數百艘連一隊,連綿近百里,一定會有戰船護衛,可就算是這樣,每次船隊抵達目的地,總是會發現一兩艘,已經連續發生了三次,卻不知道船隻在哪裡失蹤。
損失雖然不大,但這種事本就威脅著漢軍的後勤的運輸,劉璟決定讓甘寧親自出面,解決這個患。
劉璟語重心長對甘寧道:“積將患,一旦後勤運輸不暢,會影響整個戰局,甘將軍,這件事就給你了。”
甘寧抱拳道:“請殿下放心,卑職會親自跟船航行,一個月之,找到原因,並解決患。”
這時,侍衛在帳門口稟報:“啓稟殿下,龐軍師有要事求見。”
劉璟點點頭,“請他進來!”
片刻,龐統走進大帳,快步上前施禮,“微臣參見殿下!”
劉璟結束了和甘寧的商議,笑著問龐統道:“軍師有什麼重要之事?”
“殿下,微臣得到消息,曹已經離開壽春返回鄴都,現在壽春是由曹丕坐鎮。”
劉璟頓時笑了起來,“看來他的確實是支撐不住了,我還以爲他要和我撐到底呢!”
旁邊甘寧忍不住道:“殿下,卑職覺得,曹這是想讓他兒子來承擔戰敗的責任吧!”
劉璟擺了擺手,“話不能這麼說,曹丕畢竟是世子,名聲也很重要,曹若有此心,還不如讓曹彰來指揮,其實我能理解,你看現在曹在各地佈局,曹彰守幽州,曹洪守南,曹仁守徐州,曹休守青州,夏侯惇守中原,夏侯尚守幷州,全部都是他家族之人,軍權絕不外放,至於合和壽春這邊,軍隊如此之多,自然就由他曹親自坐鎮,他實在支持不住,當然就是由世子曹丕來接替,這不很正常嗎?”
甘寧點點頭,“殿下若不說,卑職倒還真沒有注意到,看來曹已不相信外人了。”
劉璟卻冷笑一聲,“曹失去了爲雄主的襟,變了守之主,恐怕就算我關中無一兵一卒,他也不敢窺視半步。”
劉璟說這話是有而發,他的軍隊出兵幷州和,整個關中就只有三千士兵守長安,如果他是曹,他就會立刻派兵渡過黃河,從直道殺關中,那時漢軍不戰自,可惜無論曹和曹丕都沒有這個想法,這說明白他們已經喪失了進攻之心,只想著如何保住一點點地盤,這樣的戰略如何能長久?
這時,龐統道:“既然壽春變了曹丕坐鎮,我們能不能進攻壽春,試探一下曹丕的虛實?”
劉璟卻搖了搖頭,“不管曹怎麼變陣,我們都必須不爲所,繼續和曹軍對峙,一直拖到冬天,曹自然就會向我求和了。”
沈曼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出去進貨而狗帶了,而後成了平行世界的同名人。 家裡條件不好,姐姐又是個不省心的,又怕被人發現不是原裝的。 這可怎麼辦? 心一橫直接打包行李下鄉! 不管怎麼樣有金手指還怕去下鄉? 只不過沈曼怎麼都沒有想到,一向獨來獨往的自己,卻被糙漢子偷了心。 某糙漢:偷心?我還要人!
許無舟穿越了,驚愕的他發現自己成了上門女婿,不只是公認的廢物蛀蟲,還在新婚之夜躺在了新娘閨蜜的床上。吃頓飯卻誤入青樓,清冷的妻子對他失望透頂,老丈人打發他去家族武堂,任他任生任滅。可他卻因為穿越,得到了一隻破破爛爛需要依靠吞萬物才能修復的輪迴碗,而每修復一道裂縫就會反饋他力量。吞一塊鐵,獲得一牛之力;吞一塊銀,境界提升一重;吞一塊金,戰技修至大成。 ……於是,許無舟開啟了他放蕩不羈的人生。
穿越后,我竟然憑借幾首詩震驚了世人!皇帝對我贊不絕口,大學士搶著收我為徒,皇子為了爭我斗的頭破血流! 而我,楊凌,沒什麼大本事,老婆是個山賊,父親是個鐵匠。可怎奈,嘴里念的是唐詩宋詞,手上做的是現代科技,吟詩作對,士農工商,無所不曉,無所不能,仰天長嘯:無他,憑詩上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