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172章 觀念不同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172章 觀念不同

沒有功把金柱和狗蛋帶出來,陳三寶自己也樂得輕松。代了苗蘭花在家好好休息后,便出發和謝乘風匯合了。

“咱們從京城出發去西山至要走兩個多時辰,如果今晚時間來不及可能就要在京城外面過夜了。”

“到了也沒啥大事,就是看看有沒有我需要的材料,回來咱們再去你說的附郭縣看看燒窯吧,出來一次咱們爭取都看完,這幾天沒啥事我就直接在那實驗實驗了。”

謝乘風表示同意,那樣的話今晚他們就應該留在附郭縣住了。

“聽說大皇子的傷勢漸好,昨天已經回宮和皇帝請安了,從今天早朝皇帝的反應來看,皇帝好像已經原諒了他的過錯。”

“奇怪的是,今天又下旨讓四皇子進了禮部觀政。”

現在的大臣已經越來越看不懂皇上到底什麼意思了,以前以為二皇子贏面大,結果從關押到現在還沒被放出來。

哪怕獻計治蝗之法,也僅僅是把皇后娘娘放了出來,毫沒提二皇子如何。

現在原諒了大皇子,又提拔了四皇子。謝乘風表示哪怕是他也看不清局勢,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了。

“因為叛賊首領趙家寶自立為帝,皇帝這幾天已經在點將了,如無意外的話,在東平省的驃騎將軍應該會直接帶領軍隊趕往承天省,幫助鎮反賊。”

“聽說北方的很多流民去投奔趙家寶了,他們的實力和人數都有所增加。”

皇帝的幾個兒子如何陳三寶真的一點不興趣,也就當個八卦來聽聽,但這叛賊勢力逐步壯大真的很讓人擔憂。

反賊不滅,承天省便一日不得安寧,雖然他短期沒有回家種地的打算,但他知道,不論是陳大富還是陳老太太陳大寶等人都希能早點回去。

Advertisement

“朝廷這些將軍什麼的聽起來這麼威風凜凜的,怎麼這麼不中用,連這麼小的反賊都理不了。”

據他所知,不論哪個朝代一旦發農民起義,不是會很快被鎮麼,怎麼這大周這麼廢廢,這都多久了,不僅沒消滅,反而讓其勢力壯大到自立為帝了。

都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崇德皇帝這個時候不想著趕集中兵力把叛賊消滅,竟然還有心思在朝廷搞平衡,什麼打大皇子提拔四皇子的,這都有什麼用。

怪不得能干出來過個生日向他們老百姓要錢的蠢事,這麼拎不清,分不清個主次輕重,活該有農民造反要推翻他。

奈何他們誰當皇帝斗死斗活無所謂,他這小老百姓憋屈啊,安瀾府離和寧府那麼近,平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樣呢。

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謝乘風也愁,他這事業剛起步,也很不希局勢有什麼變

接下來的路程,二人并沒有再針對時局和生意進行探討,而是聊了一些無關要的話題,比如育兒。

陳三寶從沒想過如此開明進步的小青年謝乘風,在育兒問題上竟能這麼古板。

“你現在還陪著狗蛋睡覺?他都多大了?該獨立了!都說慈母多敗兒,你這當爹的也這麼慣著能行麼。”

“狗蛋多大?才六歲,最近這格才開朗點,以前話都說不利索。雖說嚴父慈母,但你也該給孩子一定的關吧。”

;而且是他愿意當陪睡麼?他們家最近人口激增,哪里有多余的房間安置?

這麼一流陳三寶才發現,兩人果然世界觀價值觀差距頗大。謝乘風認為男人就該干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不可過于家長里短,家里的事應該人來管理。

Advertisement

此外謝乘風對于陳三寶自己手研究吃食也頗為不解,都說君子遠庖廚,你可以場外指揮,卻不可自己親手作。

聽說苗蘭花疑似懷孕,謝乘風直接建議陳三寶趁此時機納一小妾,說不一定那邊嫡子出生了,這邊小妾又懷上了。

陳三寶雖然最近頻繁和謝乘風往來,但二人更多是探討生意,彼此換信息,從來沒這麼深的討論過生活方面的理念。

這一流才發現他們觀念差距如此之大,二人爭論半天也不能形統一論調,彼此都不能勸服彼此。

為了不再尬聊,謝乘風被迫轉移了話題,“昨天我就去明義山莊把你表弟請了過來,他來了后就在我家的蒸爐上做了一只烤鴨。”

“我覺得鴨子還其次,那個卷餅是真的不錯,加上大蔥和特制的甜醬,這味道頓時就上了一個檔次。”

“你還可以把剩下的鴨架炸了,或者熬鴨湯。”陳三寶和謝乘風再提議。

“什麼是鴨湯?”一聽名字就不錯,應該能不錯。

“本來我是可以給你做的,但君子遠庖廚,我陳三寶雖然不是君子,至還是個男人,所以我告訴你方法,你自己回去找人做吧。”

謝乘風沒想到陳三寶在這里等著他呢,頓時氣的牙都疼。

這一路就在二人相互較勁中度過,二人終于在近午時到達了西山的采石場。

這個采石場是營的,里面采石的工人也都是犯罪的奴。

車夫剛把馬車停在在采石場外圍,便有管理采石場的胥吏前來詢問。謝乘風連忙拿出自己的戶籍,聲稱自己是京城謝氏,前來采石場只是為了購買原石進行建筑。

“你們要買多?如果數量還是去別的地方看看吧。”聽到他們的意圖,那小吏的態度放緩了許多。

Advertisement

“這位爺,您能否讓我們看一下品原石,我們看一看再進行選擇。”

這小吏手里多出來的十兩銀子,思考了一下點頭表示同意。

他們這采石場因為不是鐵礦山,也不是金礦銀礦山,就是個普普通通的石頭山,所以規模很小,利潤也很

這的石頭運出去一般就是建筑房屋用或者朝廷打仗的時候投石用,但這里畢竟離京城很近,戰事再大也波及不到他們,所以這個采石場基本是屬于被忘的角落了。

有時候有百姓要買石頭回去造假山或者地基,他們都會的賣一部分,也不會被上頭的發現。

謝乘風和陳三寶二人從小門進去后便看到整個采石場非常大,后面就是一座高聳的山,山上很凸,基本沒有什麼植被。全都是在外的石塊,大約二三百個奴正在石山下進行采石搬運。

堆的石頭被放在廣場中間,不用仔細研究,從外表看就知道這應該就是制作玻璃的原材料之一——石灰石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