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242章 出發前夕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242章 出發前夕

之后的幾天陳三寶陷空前忙碌的狀態,京城和莊子兩頭跑。聯系了糧商告知他們新的卸貨地點,又把所需工運到了宗氏所在的善濟村,之后再從明義山莊調過來幾個的雇工指導宗氏的生產。

陳明啟直接在善濟村住了下來,手把手的監督指導作坊的生產。陳三寶又同時任命了兩個二管事:一個是宗氏的族長宗青柏,另外一個是宗禹的堂妹宗小玉。

上次石頭求親的事接過宗小玉,陳三寶覺得雖是個子,但落落大方,格獨立,很有主見和原則,對很是欣賞。

沒想到陳三寶提出這個意見的時候,竟遭到了除宗禹外所有人的反對,甚至連宗小玉的爹娘都強烈阻止。

陳三寶本是從作坊管理的出發點任用的宗小玉,誰知道這幫老爺們不了被一個人管制,還是個未婚孩的管制,都說寧可不掙錢也不這個氣。

陳三寶聽了這個話只覺得活該他們窮,思想這麼狹隘極端。正左右為難,這個時候宗禹站了出來替宗小玉發聲,讓宗小玉當著所有人的面把陳三寶剛說完的幾十條作坊規章制度默了下來。

很多人都沒想到宗小玉竟然還識字,整個宗氏族里識字的本來就沒幾個,現在一個人不僅識字,記還這麼好,都吃了一驚。

陳三寶趁機問所有人能否把他剛說的幾十條規章制度默寫下來,誰能寫出來就任命誰。

結果剛才囂的厲害的人群這個時候竟然出奇的安靜,各個把閉的的。就這樣宗小玉在重重阻力下總算當上了作坊的二管事。

看著善濟村的作坊慢慢走向了正軌,陳三寶心里的大石總算落了下來。

走的時候陳三寶當著兩個二管事的面給了陳明啟一千兩銀子作為整個作坊的啟資金。送貨和進貨以及工錢的發放等大權現在全部給他們了。而明義山莊他早就給燕子預留了兩千兩,讓他暫代自己莊主之職。

Advertisement

是的,在陳三寶即將山窮水盡的當頭,陳記的那些鋪子又一次發了分紅,這次比以往都多,高達兩萬五千多兩。

自從謝氏的報紙上市以后,整個京城都被這種快速高效的出版速度折服。好多市民每天都期待著街頭賣報小哥的吆喝聲,就等著買新一期的報紙。

這樣影響力巨大的東西自然而然引來了好幾方勢力的覬覦,要不是郭小城從中協調,謝氏是絕對保不住雕版印刷這樣的搖錢樹的。

不過據說郭小城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中周旋好久,甚至用了武玄藏起來好幾個的暗棋。

和報紙同樣火京城的是突然橫空出世的大量琉璃制品。晶瑩剔的琉璃剛一問世便瞬間俘獲了那些達貴人的眼睛。這里的琉璃不僅有明的,甚至還有各種彩的。

郭小城采納了陳三寶的建議,采取了營銷的策略。哪怕他的琉璃作坊已經在大規模的生產,但每天只拿出來極小一部分進行售賣。

一時間琉璃碗琉璃杯等琉璃制品為了街頭巷尾討論的重點,好多百姓以能獲得一套琉璃茶為榮。

為了滿足達貴人們的購買需求,陳三寶又建議推行訂購制,這個制度一推出郭小城在城北的琉璃專賣店的預定數量已經排到年后了。

陳三寶作為琉璃的創始人和發明者有優先使用權,從作坊里拿了幾塊大的琉璃,加班加點的領著明義山莊里的莊仆把暖棚給做了出來。

暖棚里種了些小生菜黃瓜和小白菜這樣的大眾菜,小生菜生長周期短,過個半個多月就能長出來,趕到過年的時候正好上市。

待明年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他的小黃瓜豆角辣椒等也能陸陸續續下來,正可以再掙一筆。

Advertisement

陳三寶甚至派人上山把那些夏天出蘑菇的地方的土都挖下來不,看看能不能培育一批小蘑菇,這也算是新鮮吃食了。

在此期間條作坊最新一批的條已經全部批發給了郭小城,為了掩人耳目,這次謝乘風親自帶隊,押著一批條遠去承天省開辟商路。

本來陳三寶想跟著大部隊一起出發去東平省遷墳,但考慮到善濟村的條作坊還沒開張,以及大棚正在趕制中,家里一堆活還沒忙完,陳三寶又推遲了出發的行程。

;如此忙碌了大半個月,手邊的工作慢慢進正軌后,陳三寶把家里所有人都召集在了一起開了個家庭會議。

“爹,我決定后天就和大哥出發去東平省,要是快的話在過年之前就能回來。”

他大嫂李氏埋的地方其實離京城不遠,要是快馬加鞭的話不到十天就能到。但現在外面天冷,他們必須遇到村莊或者客棧就停下來休息,而不能像夏天逃荒那時可以走到哪算哪,倒地就睡。

“爹,二哥,我這次還想帶上金柱,你們看行麼?這孩子都十歲了,也該出去歷練歷練了。”

給李氏遷墳和陳二寶一家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小趙氏本來坐在椅子上正擺弄著前幾天陳二寶買給的新鐲子。猛地聽陳三寶說竟然要帶走金柱,想都沒想第一時間出來反對:

“不行,你們去遷墳帶個孩子去干啥?這天越來越冷了,萬一哪天下雪再回不來怎麼辦,金柱正是讀書的關鍵時期,他哪也不能去。”

“你個喪門星,說的什麼屁話,什麼回不來?你這張臭不會說就別說。”

陳老太太這暴脾氣從來不慣著家里任何人,本來兩個兒子要出門遠行心忐忑不安,聽到小趙氏這麼說立馬翻了臉。

Advertisement

“娘,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孩子還小,我不能讓他出去遭罪啊。金柱自從去了鄉下,我這今天才看到,怎麼能讓他跟著去東平省,那也太遠了。”

“十歲也不小了,東平省哪遠,咱們可是從承天省一路走過來的,你怎麼沒說遠呢。”

聽著陳老太太和小趙氏的槍舌劍,陳大富極不耐煩,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停下來:

“行了,不去就不去吧,天寒地凍的,沒得折騰孩子,等以后天氣暖和了再去。”

“爺爺,我不小了,我不怕冷,你就讓我和三叔去吧,自從來了京城我天天上學念書,都好久沒出去玩了。”

“夫子都說了,我不是科考的料,我背課文還沒有彬哥兒快呢,讓我和三叔多學學經商,說不定以后能當個大商人呢。”

“到時候我就給爺爺買個大房子,屋子里都是伺候你的仆人,你啥都不用干,就躺著吃飯就行。”

金柱對跟著三叔一起去東平省充滿了期待,他知道一路上一定會很苦,但不論怎麼苦一定比在學堂里識字看書輕松。

陳二寶本來也不贊同兒子跟著去,但聽金柱說可以跟著他三叔學習,又頗為心

自己這一輩子是沒什麼大能耐了,現在和大哥守著這麼個燒烤店賣點燒烤和風干腸,掙不了大錢,但也能混個吃穿不愁就夠了。

他們家自從來京城后,再也沒說過財產分割的事,但現在和分產也沒差多了。三弟手里到底多錢沒人知道,他也不,家里家外的所有開銷都是三弟出。

他和大哥燒烤攤子的收也不上給爹娘,都是他們兩個平分。陳老太太以前還要,現在手里不差錢,也瞧不上那點錢了,默許了他們瓜分的行為。

他也聽夫子說過,金柱確實不是學習那塊料,背書還不如狗蛋快,每天除了調皮搗蛋就是懶耍

Advertisement

既然這樣,何不讓他這次跟著三弟一起出門歷練歷練呢。三弟雖然和他不親,但對他兒子是真好,是絕對不會讓金柱苦的。

萬一以后狗蛋走了科舉仕途的道路,那三弟的作坊和店鋪不還是他家金柱繼承?何不趁此時機好好和他三叔闖,鍛煉鍛煉?畢竟以后萬一真從商了一定會經常往外走的。

想到這,陳二寶決定讓狗蛋跟著三弟一起出發,反正也不遠,最快半個多月就能回來。

“娘,媳婦兒,金柱也不小了,也該讓他出門歷練歷練了。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都知道下地干活了,你看他養的,像個富家爺似的,一點不曉事的樣子。”

“跟著出去出去也好,讓他三叔多教教他。”

小趙氏哪知道自家男人竟然和唱反調,一個勁拿眼睛瞪他,但陳二寶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時候怎麼可能搭理

就這樣,在陳三寶的提議下,最后決定后天一早,金柱跟著陳大寶陳三寶一起出發前往東平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