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玄幻奇幻 仙靈妖神記 第160章 檮杌 混沌出!四兇齊至!(下)

《仙靈妖神記》 第160章 檮杌 混沌出!四兇齊至!(下)

第160章檮杌混沌出!四兇齊至!(下)

另一側,一隻人頭虎並長有野豬獠牙的怪甕聲甕氣的哼道:「殺了他們就是,我等本就是兇,何須多言?」

「就是就是,廢話不多說,手下見真章!」一隻犬狀兇則很是奇怪,咬著自己尾在轉圈,不時朝天大笑,此刻也出聲附和道。

饕餮貪慾最強,也是四大兇中實力最強者,深知單憑自己萬萬留不住鯤鵬兩人,卻又不甘放走到的『食』,因此蠱另外三兇:

「我等若同心協力,當可拿下此二人。大羅金仙想必大家都不曾吃過,不過定是十分味,若是能吃掉,只怕也夠我們再次晉階了,諸位不可錯過啊!」

說到『晉階』,另外三大兇看著場中的鯤鵬和長乘,更是眼睛放,躍躍試,急不可耐!

這廂鯤鵬悄然取出【北冥壬癸旗】給長乘神。

四兇實力不弱,十分兇悍,長乘應付起來頗為吃力;大戰將起,自己力也大,只怕無暇分心他顧,因此早做安排。

長乘作為第一個小弟,又是先天神祇,實力不俗,不容有失。

鯤鵬和四兇中實力最強的饕餮過手,心中有數,自己實力蓋過四兇,又有書九宮等法寶,自保綽綽有餘!

長乘有點意外,接過了北冥壬癸旗。

他也沒想到鯤鵬竟會把五行旗予自己防,不由的一暖流湧上心頭。

Advertisement

雖然鯤鵬自有其他法寶和手段,但是有這份心思和襟氣度也是難得,長乘心中,只覺得自己的選擇確是值當了!

怕鯤鵬不了解而大意吃虧,長乘輕聲為鯤鵬介紹新來的兩頭兇:「這位長得像狗的兇,名曰混沌(即渾敦),向來活於西荒,它也是西方一害,慣於傷害有德,親近兇惡,是非不分!」

「崑崙西有焉,其狀如犬,長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耳而不聞,有腹而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而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之;人有兇德而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曰渾沌,一名無耳,一名無心。所居無為,常咋尾迴轉,向天而笑。」

大名鼎鼎的四兇之一,混無序的代表,鯤鵬豈會不知?腦海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來這段記憶。

只是如今看它(混沌),明顯跟《山海經》中【帝江】的形象特徵不搭調啊,所謂【帝江】就是【混沌】的某種說法不攻自破!(1)

「這位虎狀有獠牙的兇,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天常,謂之檮杌(táowù),也是西荒一大害!」長乘娓娓道來。

「得!這下齊活了,前世鼎鼎有名的『上古四兇』一個不落的都出現了,而且還在圍殺於我,也不知道是有幸還是不幸啊。」鯤鵬哭笑不得。

Advertisement

「西方荒中有焉,其狀如虎而犬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荒中,能斗不退,名檮杌。一名傲很,一名難訓。」

這檮杌,代表了兇狠和惡毒,不過到底還是一大棒槌嘛!

不過,這種人()應該最好對付!

「畢竟是一筋,死腦筋嘛!」

鯤鵬如是想道。

PS:【混沌】和【帝江】不太一樣。【混沌】有多種說法,作為四兇,和【帝江】的形象並不算相似。本書採納下面第1種說法!不採納【帝江】這個說法!

【混沌】的3種說法如下:

1:漢代地理書《神異經·西南荒經》記載:「崑崙西有焉,其狀如犬,長,四足,似羆(pí,熊的一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之,有兇德則往依憑之。名為混沌。所居無為,常咋其尾,迴旋仰天而笑。」

2:《莊子·篇·應帝王第七》,莊子敘「七竅出而渾沌死」故事。原文: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Advertisement

3:為堯舜時「四兇」之一,因其清濁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頑,糊塗。

《史記·五帝本紀》:「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

【帝江】的說法如下:

《山海經·山經·西山經》中的帝江:「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焉,基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混沌】和【帝江】的形象、活範圍本就不一致嘛!

最後,其實《山海經》中並沒有四兇,四兇基本上出自《神異經》,特別是本書中四兇的形象和特徵,取自《神異經》。

謝【書友20200913080214507】10號的1推薦票支持!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