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265章 太痛了!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265章 太痛了!

第265章太痛了!

第265章太痛了!

閣了,終於閣了。

嚴嵩心懷激

弘治十八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歷經正德一朝十六年,嘉靖一朝十六年,終於,走到了大明文臣的頂點——閣。

數十年來的經歷、坎坷,嚴嵩深之艱難,幸賴,總算是撥得雲開見月明。

如今,他前面就只剩一個夏言了。

至於顧鼎臣,亦或丁憂的翟鑾,本不在嚴嵩的考慮範圍之……

至於所謂的代閣員,更是糊弄他人的手段,皇帝親口說過,這個閣大學士是正兒八經的,非是臨時頂上的。

嚴嵩心愉悅。

只是,當他看到一旁翹著二郎,慢條斯理品茗的李國師之時,不由又是一陣氣餒。

儘管不知皇帝為何如此重用李國師,可他明白,自己是永遠達不到對方高度了。

轉念一想,又釋然了。

閣是公認的最高權力部門,閣首輔是公認的權臣頂點,可國師……

連個品級都沒有!

說難聽點,不倫不類。

一個皇帝杜撰出來的職,有什麼好艷羨的?

厲害的不是國師,只是李國師罷了,興許嘉靖之後,國師也會隨著歷史長河消亡,被後人忘……

還是閣好!

上班第一天,嚴嵩相當積極,工作態度認真,對上司同僚,尊敬客氣,對監管自己的國師,更是相當配合……

只不過他的上司同僚,對他很不以為然。

顧鼎臣眼裡只有夏言,對出南直隸的嚴嵩,很是瞧不上眼。

相比之下,夏言對嚴嵩又不一樣,他是純粹的討厭,認為這人就是為了晉陞,不擇手段的小人。

雖然他也支持了皇帝主張,可他是被自願的,不像嚴嵩,只為高升。

新組閣班子很不和諧,不過,朱厚熜很滿意這種不和諧,如此,才方便他分而治之。

Advertisement

真要鐵板一塊,他反而要忌憚、頭疼了。

~

中午,國師殿

皇帝親臨,設宴席,邀閣三人共宴。

嚴嵩、顧鼎臣激的不行,一個南直隸禮部尚書,一個吏部侍郎,之前頭上還有好多人呢,可短短時日,就一躍閣,將昔日的上司踩在腳下,怎一個爽字了得?

如今更是能與皇上共宴了,妥妥的人生巔峰。

夏言就鎮定多了。

上次的教訓歷歷在目,至今傷疤還沒好,才不會像二人似的,看著竊喜擺在臉上的兩人,他不生出一悲憫之

呵呵,當咱們皇上的宴席是好吃的?

幾杯之後,

朱厚熜打開話匣子,就普及教育之事,展開話題……

嚴嵩、顧鼎臣,皆是一副『唯皇上馬首是瞻』的臉,瞅得夏言一陣無奈,之前在國師殿,他雖也被說服了,可隨著同僚們的激烈反對,以及這些日子的深思,還是覺得弊大於利。

奈何,話都說出去了,已然沒有退路可言。

一陣之後,

夏言找到說話機會,斟酌著說道:「皇上如此民,乃百姓之福,臣也十分贊同皇上的舉措……」

朱厚熜斜睨了他一眼,打斷道:「說但是吧。」

「然……但是,」夏言險些習慣的抬杠,清了清嗓子,道,「我大明生民何止百兆?鄉鎮數以萬計,花費何止千萬?」

這話可算說到朱厚熜心坎上了。

是啊,這得多錢啊……

朱厚熜只要想起這個,就不痛。

太痛了。

夏言見找對了突破口,趁熱打鐵道:「普及教育,利在千秋,可若之過急,致使朝廷財政陷枯竭,甚至危機,反而就不了。」

這話並不完全是危言聳聽,花費屬實巨大。

學塾是免費的,且也不是一次,不說之後的修繕,單就是教學先生的工資,一年下來,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Advertisement

夏言認真道:「大明府庫殷實不假,可花錢的地方也多啊,朝廷若一直保持現有的財政收,倒也勉強能承擔,可若出現財政收支下……又當如何?」

「這……」朱厚熜無言以對,看向李青。

李青這才放下筷子,道:「廣設辦學塾,非一日之功,哪怕不停開辦,沒個十年以上,也難以全數建設,在此過程中,當然會據朝廷收支來做規劃,自不會因噎廢食。這點,夏首輔盡可放心。」

說著,斜睨了朱厚熜一眼。

朱厚熜臉上一熱,悻悻道:「普及教育一事,朕勢在必行,財政支出方面,帑也會拿出相當一部分。」

頓了下,朱厚熜正道:「只要子民過得好,朕吃的差一些,穿的差一些,又有何打?」

李青:「……」

「皇上聖明!」

閣三人跟上馬屁……

好一番職場風氣之後,

夏言再次說道:「皇上,臣建議,可以數個鄉鎮開一個學塾,如此……」

「不行!」李青斷然道,「不患寡患不均,如此,只會讓沒開設學塾的鄉鎮百姓不滿。可以有先後,卻不能厚此薄彼。」

夏言怒道:「李國師有意見,可以等本奏完再說,豈能如此目無君上?」

給我扣大帽子。」李青白眼道,「我清楚記得,之前在這裡,夏首輔來找我,可是深表贊同普及教育的國策,這才過了多久,就忘了當初的堅定了?」

「我……」

朱厚熜淡淡道:「夏卿可是要做那牆頭草?」

「臣……不敢。」

「是不敢,還是不想?」朱厚熜聲調拔高。

「皇上息怒。」嚴嵩、顧鼎臣異口同聲,心中卻是狂喜。

閣,頂頭上司就跟皇上幹起來了,這這這……這也太幸福了吧?

「臣不敢,也不想。」夏言乾說道,「皇上誤會了,臣只是不願一項好國策,非沒有達到預想效果,反而造不良影響。」

Advertisement

朱厚熜『嗯』了聲,哼道:「此事蓋棺定論,勿要再議,要議也當議如何展開,而不是國策本。」

國本沒立,可立國本的期限總是給了。

哪怕兩年之後皇子不會寫自己名字,三年之後,四年之後呢?

說到底,朱厚熜還是虧了。

「國策很快就會昭告天下,誰想讓朕在天下子民面前失了信用,誰大逆不道!」

夏言一凜,繼而沉默。

這話都說了,還讓他咋說?只是思及普及教育的花費……他就心裡堵得慌。

「臣會儘力。」

「不用你儘力。」朱厚熜說道,「此事有嚴卿、顧卿去做,夏卿只需把控好一條鞭法方面的事宜即可。」

夏言心中一寒,默然稱是。

見狀,嚴嵩、顧鼎臣連忙表忠心,下保證……

酒席宴散,閣三人離去。

朱厚熜這才說道:「先生,夏言的反悔之心雖可惡,卻也並非信口胡謅,開支方面……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朝廷收支歷來都不固定,朕記得,就連海上貿易,都陷過萎靡期。」

李青深吸一口氣,道:「耗資彌巨不假,可也不至於讓朝廷財政陷危機,再說,大明國力還在向上發展,傷不到元氣的,朝廷收支是不固定,可盈餘卻是越來越多,這也不假吧?」

「……是這樣。」

李青又道:「之後,蒸汽船會得到廣泛應用,經濟必定更進一步的騰飛,稅收大幅度增多板上釘釘,萬不會影響到財政狀況。這點,相信你也有所預估,對吧?」

「呃呵呵……朕不是小氣的人……」

「我知道,你也是為了保險起見。」李青呵呵道,「大明財政會很保險,如今,趾都開始大力開採煤炭了,用不了多年,大明蒸汽船就能出海了,未來,走向遙遠西方也不是不可能,大明只會越來越有錢。」

Advertisement

「會一直越來越有錢?」朱厚熜問。

李青輕咳兩聲,道:「至在相當漫長的時間會如此,再之後……隨著教育普及下的人才洶湧,又怎會撞不出更為璀璨的火花?」

「一個蒸汽船就能讓大明的經濟騰飛,再來一個呢?」

李青說道,「大到一國,小到一家,其實都一樣,持家業無外乎開源節流,皇上以為開源好,還是節流好?」

「這……各有千秋吧?」

「非也。」李青搖頭,「商賈之中流行一句話,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其實,大明這百餘年下來,一直都在開源……」

半晌,

在李青的開導下,朱厚熜總算沒有那麼疼了,一個勁兒的告訴自己,今日的付出,早晚會得到巨額回報,心才逐漸好轉。

「先生,這學塾的開設,只怕不會容易了,比如……失火。」朱厚熜憂慮道,「對此,先生可有良策?」

李青沉半晌,苦笑搖頭:「要說完全杜絕的辦法,我也沒有,只能儘可能的避免,比如……先下手為強。」

指……?」

「直接給地方豪紳潑髒水。」李青惻惻道,「學塾建立之前,就說他們會放火燒學塾,為的是不讓百姓家的孩子讀書、認字,與其競爭……」

讓百姓讀書、認字的目的,就是為了階級之間相互鬥爭,以此來降低階級固化的可能,當然要利用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