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270章 難得大氣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270章 難得大氣

第270章難得大氣

第270章難得大氣

款項撥付之事,李青並沒有參與其中。

李青清楚,朱厚熜可以做,無非是戶部帑出錢的比例大小而已。

掌權的皇帝只要想做事,大多數都能做,最起碼,權力中心朝廷是這樣,至於下了地方……另算。

接下來的扯皮,李青懶得去心,只一心撲在各地呈送進京的奏疏上,通過這些來反推民部上心,外部也沒落下。

呂宋,朝鮮國,日本國等諸多大明藩屬國的國,以及對大明的態度,做了惡補。

這其中,當屬朝鮮國對大明最是友好、忠誠,日本國則更依賴大明,因為大明能給他們提供大量的資。

尤其是最基礎的糧食。

日本國目前還在打,激烈程度不降反增。

對此,大明上上下下都是樂意見得的,無論是方渠道,還是鋌而走險的走私商們。

無他,是真賺錢!

賺大錢!

日本國開採出銀子,大多都還沒捂熱,就流了大明!

如此景象,莫說既得利益者,李青看了也開心啊。

可李青也明白,這種模式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原因很簡單,日本國銀礦資源富不假,但地方太小了,彈丸之地,本經不起長久開採。

隨著開礦效率越來越低,挖礦的本越來越高,這種模式註定維持不下去。

一旦開礦本與生產本持平,甚至高於生產本,日本國定然會重拾生產。

不過,重拾生產的前提是要休戰,亦或說,結束『戰國時代』。

如何才能讓其在戰爭泥潭中待得更久?這是李青這些日子的『研究課題』!

然,辦法想了一個又一個,最終卻沒有一個合乎心意。

大明公然介,諸多藩屬國絕對炸鍋,小規模暗地裡介也不行。

Advertisement

不說暴不暴的問題,單就是那邊的當下局勢,也不允許這樣做,都快機了,去了純屬往裡搭。

非是大明軍隊戰力弱,而是雙方的戰爭邏輯迥然不同。

大明軍隊本沒辦法適應村頭巷尾的作戰模式!

更重要的是本沒有明確目標。

用當初對付漠北的策略也不太行。里挑外撅,玩均衡固然好,可前提是對象要有明確的勢力劃分,可以是兩方勢力,也可以是三方勢力。

問題是,日本國的武裝勢力……太稀碎了。

不僅稀碎,還變幻無常。

無他,下克上的戲碼發生的頻次太高了。

這類現象,普遍到幾乎是家常便飯。

且隨著戰爭持續,民眾對戰爭的平息熱會極度高漲,這種時候,但凡大明朝廷支持某一方,那麼得到支持的勢力,定然會在短時間急速膨脹,然後如秋風掃落葉般快速結束戰爭,完統一。

這不是李青想要的結果,事實上,已經有很多勢力尋求大明朝廷的支持了,都無一例外的遭到拒絕。

這一點,無論是皇帝,還是大員,態度都高度統一,不能讓對方平息戰爭。

當然了,對沒有經歷切之痛的這些人來說,並不仇恨日本國,如此只為利益。

「真讓人頭疼……」

李青頹然。

他很想做些什麼,無奈,好像怎麼做,都不如什麼也不做。

就……很難

李青嘆了口氣,準備去喝點小酒,聽聽小曲兒緩解一下心,然後將力投到其他方面上。

需要關注的重點太多了,不能把力放在一,更不能鑽牛角尖。

不料,剛走出國師殿,迎面就上了黃胖子。

「替你家主子索丹藥來的?」

「不是。」黃錦搖搖頭,「是太後娘娘,你的葯很管用,娘娘要賞你點東西。」

Advertisement

「不用賞了。」李青懶懶道,「我不差那幾個子兒。」

「……」黃錦拉住他,一本正經道,「這是說不要就不要的?如此,太後娘娘的面往哪兒擱?」

李青挑眉道:「一個個的都要面子,就我不要面子?」

「你大人大量,對了,早朝上的事你還不知道吧,皇上這次可是下了本呢,一次帑拿出兩百萬兩白銀,用來建設江浙湖廣的鄉鎮學塾呢。」黃錦忙撿李青聽的說,訕笑道,「這些時日皇上夠勞心費神了,咱就別讓他為瑣事煩憂了,行不?」

「誰給你咱啊?」李青無語,「他勞心費神,我就輕鬆了?」

不過,朱厚熜難得爽快大氣一回,多給點回饋也是可以的。

李青問:「戶部出多?」

「一百萬兩銀子,不過,要等到帑的兩百萬兩銀子用盡之後,才予以撥付。」黃錦說。

頓了下,他好奇問:「大明所有鄉鎮都建立一個學塾出來,大概要花多錢啊?」

「要花很多錢。」

點呢?」

「不算後續支出,沒有任何損耗的前提下,也得千萬兩之巨。」李青呼了口氣,「一千萬兩,只是最保守的估計,算上各種不穩定因素的話,整個花費……可能要一千五百萬兩。」

「啊?」黃錦震驚,喃喃道:「真都不敢想,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堆積在一起,會有多麼震撼。」

李青好笑道:「想看看也不是不能,清算數目時,可以讓人堆一起。」

「瞧你,竟開這些不著調的玩笑,」黃錦悶悶說,「快隨我去乾清宮吧,別讓太后等久了,哦對了,太后對你的份……起疑了。」

「懷疑什麼?」

「懷疑你師承武當,還懷疑……」黃錦難得嚴肅,「太後娘娘懷疑你這個國師,是通過道皇上,才得償所願。」

Advertisement

李青愕然,哼道:「還不是上次你的異常舉?」

「我……我錯了。」黃錦歉然道,「當時太張了,怕你給暴了,哪想……這很要嗎?」

李青深吸一口氣,道:「走吧。」

~

乾清宮。

二人一到,蔣氏就先把黃錦打發了出去。

蔣氏不復上次的盛氣凌人,笑容和煦道,「李卿家的藥方果真好用,這些日子下來,哀家覺好多了。」

說著,抬起胳膊,出手腕。

李青也沒說什麼,搭脈、皺眉,眼瞼低垂……

良久,

「現階段,沒有調整藥方的必要,多穩固一下,待到療效弱了,再進行改進。」

蔣氏自無不可。

「李卿家哪兒人啊?」

「金陵人。」

「家裡是做什麼的啊?」

「一些小生意。」

蔣氏見李青態度敷衍,索也不客套了,直接問:「李卿家與武當可有淵源?」

「沒有!」李青果斷乾脆,「藥方之事,我之前說過了,太后若是不信,盡可去讓太醫院的人來驗證。」

蔣氏早就驗證了,在服用第一劑葯之前,就先讓人驗證了。

「藥方之事,哀家相信李卿家,不過……」蔣氏打量著李青,「上次哀家第一次看到李卿家,就覺得有些眼,只是一時想不起為何如此,這幾日總算有了印象,你與哀家當初見到的那位中年道士,十分相像。」

「這……」李青詫異,「這能說明什麼?」

「這是不能說明什麼,道士亦是我大明子民。」蔣氏沉道,「不過,你若真是道士,不好好在山上修道,為何下山進朝廷中樞?」

蔣氏目灼灼的說:「你若通過科舉仕,哀家自不會有丁點意見,畢竟朝廷也沒明文規定,道士就一定不能做。可你並沒有功名在,卻又能讓皇上對你青睞有加,這就有問題了。」

Advertisement

不待李青說話,蔣氏就先將話給堵死。

「太祖訓,後宮不得干政,哀家這也不是干政,只是怕皇帝被旁門左道之人蠱,進而誤了祖宗的江山社稷。」

李青倒沒有惱火,作為一個母親,做為大明太后,蔣氏如此,合合理。

只是有些心累。

「疑心一起,再多的解釋都是多餘,再正當的理由也都蒼白無力。我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如何看,如何想。」李青說道,「皇上就在隔壁,太后大可讓他過來。」

蔣氏怔了怔,強笑道:「哀家並非針對李卿家,也是為了祖宗的社稷著想。」

還要靠李青醫治自不會鬧太僵。

李青微笑,表示理解:「還是讓皇上說吧。」

「也好。」蔣氏緩緩點頭,「來人。」

~

朱厚熜心驚膽地趕來,見二人並無紅臉,這才稍稍放鬆,「母后,您找朕?」

蔣氏板著臉,張口就來:「李卿家已與哀家說明了況,你解釋解釋!」

「呃…,好吧。」朱厚熜嘆了口氣,道,「其實……唉,苦了李卿了,可朕也有難啊。」

蔣氏:「?」

朱厚熜一臉坦然的說:「這些個臣子面上忠君國,可其蠻橫……當初楊廷和如何欺負朕,甚至敢怠慢母后,這些您可都清楚的啊。」

「楊廷和……」蔣氏不自咬牙,與兒子共

「好吧朕承認,李卿就是朕用來吸引群臣仇恨的,是,朕這樣做不對,可朕也是為了更好的施展抱負,讓大明更進一步繁榮、昌盛。」朱厚熜埋怨的看向李青,「李國師,朕知道你苦悶,可也不能打朕的小報告吧?」

李青:「……」

蔣氏則是有些懵,可話都說出去了,自不好自毀長城。

只好將錯就錯:「為何……選李卿家?」

「這就說來話長了,這得從當初朕下江南說起……」

朱厚熜開始長篇大論。

當娘的明,當兒子更是明,論機智、論反應速度,論應變能力……兒子比娘強太多太多了。

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