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笑道;“那要不這樣,您在北洋替我出一,我用鋼鐵給您抵在李氏機械裏。”
“嘿呀,你倒是算明白了……”李建安想了想;“可以,我可以替你出一。你們吳家都誰來了?我馬上要啟程了。”
吳三桂笑道;“應熊來了,讓他跟您南下吧,曆練曆練,見見世麵也好。”
李建安道;“這可是大事,談好就在南京簽約,你不怕我騙他?”
吳三桂笑道;“那不能,這孩子就相信您,就喜歡您。您要是騙他,那還是李建安嘛。”
唉!李建安歎了口氣;“你們這些人啊,把我吃得的。為了這點好名聲,我吃了多虧。”
哈哈哈,吳三桂笑了,從一旁拿來一個包袱,放在李建安桌前。
“什麽東西?”李建安問。
吳三桂笑道;“特產,鬆子蜂。”
“不要不要!”李建安擺手;“東西太多了,本吃不完。離京的時候,全城百姓送我,禮品差點沒把船沉了。”
吳三桂笑道;“聽說了。要不說您老得人心呢。我什麽時候有您一半的聲,死了都得笑醒。”他把包袱打開了。
李建安看了看;“沒搞錯吧?上回吃了你的靈芝,跟吃了水蘿卜似得,一點效果沒有。”
吳三桂驚奇;“不能吧,是不是被人掉包了。現在有些下人太猖狂,拿主家的東西跟自己的一樣。”
李建安道;“行了,你到底吃不吃飯,我還沒吃早飯呢?”他端起茶碗。
吳三桂退後,笑道;“我吃過了,不打擾總裁了,告辭。”
李建安起還禮;“二狗,代我送一下。”
“是!”二狗子送吳三桂出去了。
李建安回去吃早飯,把吳應熊來,說了幾句閑話,讓他把行李先一步發到船上。
次日,李二叔和李秀城把蒸汽機部件轉到海船上,李二叔還要回去主持工作,先一步回京了。
二十日,李建安等人登上海船,二十艘大青頭揚帆出海,順風南下。
…………
李建安下江南的消息,如同一場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
如今大明的郵政係已經非常發達,在北京郵寄一份書信,隻需要花費幾錢銀子,就能寄到南方家人手中。
最貴的“馬快”,從北京到南京,五天時間,隻要八錢銀子。
普通的“車快”,從南京到北京,不會超過十天。
所謂車快,就是郵遞員騎自行車送信。
因為有了樹脂膠,李山正在研發鏈條式自行車,很快就可以投量產了。
北京城有南方各大報刊的記者,他們得知李建安南下的消息,第一時間把消息郵寄回南京。
六月二十三日,《江南日報》頭版刊發《李建安下江南,即將抵寧》
這個消息如同重磅炸彈,在整個江南引起轟!
隨即,各大報刊紛紛發表文章,確認了這個消息。
李建安南下傳得滿城風雨,有一個人卻孤陋寡聞了,他就是東林黨領袖、江南文魁、世代財閥錢謙益。
錢謙益今年已經七十歲,平時很出門,恰巧這兩天不舒服,就沒看報紙。
這天,錢謙益覺好多了,拿起的報紙一看,不由得大驚!
李建安南下,這樣天大的事他竟然不知道。
錢謙益急忙讓丫頭去找妻子柳如是。
片刻,一個翩翩婦白如雪,盈盈款款走進來。
錢謙益迎上去,甩開報紙就問;“李青藍要來南京,這樣天大的事,你怎麽不告訴我?”
柳如是笑道;“夫君莫急,李建安走海船,還要幾天呢。”
錢謙益道;“我能不急嘛,那可是李建安啊!千秋至聖!古往今來第一人!”
柳如是笑道;“放心吧,有的是人搶著接待,阮大鋮已經各串聯了。”
“誰?阮大鋮?他是個什麽東西!他也配接待李建安?”錢謙益覺到侮辱一般;“你快派人把大木(鄭功)找來,我要親自問清楚,再議接待。”
柳如是道;“可是你年事已高,李建安來寧,想必要各走走,你得了嗎?”
“不了也得!那可是李建安啊!快去吧。”錢謙益道。
柳如是道;“那好,我這就去安排。”
柳如是來到外院,安排一位管事去請鄭功。
鄭功就在城外造船廠,不過幾裏路,很快到了。
造船廠裏,鄭功正忙著安排清理船塢。李建安二十艘大青頭要修繕,最要七個船塢。
鄭功聽說師父找他,不敢怠慢,騎上快馬直接進城。
來到錢謙益府上,鄭功直接。
柳如是正在等他,先把李建安的事說了。
鄭功有些奇怪;“我當什麽大事,原來是李建安的事,師父怎麽如今才知道?”
柳如是道;“他這幾天沒出門,我沒告訴他。”說著,輕輕拉扯鄭功角,幫他整理服。
鄭功去抓柳如是的小手。
柳如是躲開了,輕輕打他一下;“進去吧。”
鄭功進書房,錢謙益正在飲茶。
“老師。”鄭功躬行禮。
“大木來了,座。”錢謙益並未起。
鄭功坐下來。
錢謙益道;“李建安要來南京,給你書信沒有?”
鄭功道;“有書信,不過是給家父的。李建安此番來寧,一是有船要修,二是要籌建北洋,要搞北方之海運。”
錢謙益又問;“黃宗羲如今是總理了,李建安南下,他沒有安排嗎?”
鄭功道;“這個我沒打聽,想必黃閣老他們知道消息。”
“黃道周牽頭嗎?”錢謙益追問。
“這倒沒聽說,我隻聽說阮大鋮上躥下跳,想要牽頭接待,其他人真沒聽說。”鄭功道。
錢謙益撇著;“阮大鋮什麽東西,他也配接待李建安。江南名士,文人風骨,怎麽也不到他。”
鄭功笑了;“老師說的是,阮大鋮跳梁小醜,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建安他們要來多人?”錢謙益問。
鄭功道;“隨行不到百人,其餘均為水兵。水兵都有我們船廠安排食宿,老師不必心。”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崇禎,別急著上吊,隻要把女兒給我,我帶你殺出北京!」 「李自成,這座北京城就留給你了,好自為之吧!」 「多爾袞,我陳越有朝一日必定打進東北,把你滿洲人趕到北冰洋,去和愛斯基摩人為鄰!」 穿越到崇禎末年,遇到了崇禎的女兒坤興公主; 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卻要擔負起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