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306章 卷點好啊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306章 卷點好啊

第306章卷點好啊

第306章卷點好啊

朱厚熜頓時來了神。

卿仔細講來。」

「商會!」李本說道,「朝廷售賣商會名額,增加財政之餘,還能壯大商會的規模,便於朝廷更好的監管。」

話一出口,立即遭到反對。

「不妥,大大不妥,如此一來,頭先加的大富便沒了優越,這會嚴重削弱他們的積極,此外,商會臃腫,只會更難監管。」

「朕以為……可。」朱厚熜緩緩開口。

群臣一驚。

卻聽皇帝又說:「不過,李卿若只有這一策,並不足以閣,非是朕求全苛責,如此,只能解一時之急,並不從本上緩解財政赤字。」

李本恭聲道:「臣還有計。」

「一併說來。」

「壯大商會只是前菜,壯大商會之後,真正解決財政赤字的策略,方才有用武之地。」

呢?」朱厚熜問。

「朝廷可發行一種新型寶鈔,只在商會之中流通。」

這次,沒人反駁李本了,皆是一臉看傻子的表

朱厚熜也覺被調戲了,喜悅轉為慍怒,哼道:「李卿倒是說說,如此,富紳何以心甘願?」

李本:「首先,商紳無論背景如何,其本人大多是沒有地位可言的,加商會可以提高他們的地位;其次,富紳無不明,深知人脈的重要,商會本就是一個可以結人脈的圈子。基於此,他們對商會無比。」

朱厚熜緩緩點頭,又搖頭:「若只花錢商會,自然會趨之若鶩,可若讓他們用朝廷發行的所謂新型寶鈔……怎會心甘願?」

「皇上聖明,」嚴嵩出班,「李侍郎還是太想當然了。」

李本沒有退路了,也顧不上會不會得罪次輔兼皇帝寵臣了,忙道:

「皇上,臣還沒說完。」

Advertisement

朱厚熜卻是沒了多大興趣,不耐道:「一口氣說完。」

我也想啊,可你們老打斷我……李本深吸一口氣,道:「新型寶鈔可兌換銀子,商紳若需資金周轉,可選擇在年底結算一次……」

夏言出班,道:「李侍郎此策純粹是多此一舉,敢鬧了半天,所謂的新寶鈔就是銀票啊?」

「不全然是。」李本搖頭道,「只要新鈔不結算,錢就是朝廷的。」

「有區別?早晚都會結算!」

「不一樣的,同樣的銀子,早一年,晚一年,還是有所區別的,數額越大,區別越大。」李本說道,「白銀流,比之商品生產,還要多一些,縱觀我朝歷史,白銀的購買力,也在緩步下降,只是比較慢而已,如此,朝廷可吃利差。」

李本拱手道:「皇上,同樣的銀子,今年辦的事,指定比明年多一點。貨在前,幣在後,貨才是真正的財富現,幣的作用是驅。」

頓了頓,跟上馬屁,「皇上不減緩普及教育、收回草原的政策,正是因為皇上看到了這點,臣皇上啟發,才想出這一計策。呃呵呵……臣是拾了皇上牙慧。」

朱厚熜臉上一熱,繼而故作高深的一嘆,略帶惋惜地搖搖頭。

滿臉『朕之英明,無人領會』的孤獨。

群臣:「……」

嚴嵩出班,拉回話題,淡然道:「那麼問題來了,請問李侍郎,如何開這個頭呢?」

「讓富紳拿銀子購買新鈔,亦或說……兌換。」李本說道。

夏言接言,嗤笑道:「詭辯,李侍郎還是未從本上回答嚴大學士的問題。」

李本:「關於蒸汽船的持續研發,諸多大富雖也有在做,可進度上、方向上,還是朝廷和金陵李家的更快,更對,先發優勢極為明顯,而且,絕大多數富紳,都沒有單獨造船的資本,朝廷若以此為條件,他們只能心甘願。」

Advertisement

嚴嵩再發難,「那麼問題又來了,有能力單獨造船的資本呢?」

夏言立時配合,「金陵李家可是出售了相當規模的生產鏈,如今商會員,甚至還不夠格商會的大富們,也多有了這個能力。」

嚴嵩接過接力棒,「這些人掌握的財富,才能支撐起足夠的量,以緩解一定程度上的財政赤字。」

夏言頷首道:「嚴大學士所言甚是,如若拋開這些人,即便一切按照李侍郎的預想,這所謂的利差,也不過是聊勝於無罷了,離皇上的要求差之千里。」

一個閣首輔,一個閣次輔,你一言,我一語,無形中建立了一堵牆,將李本拒之門外。

閣的想閣,了閣的卻不想再有人閣。

朱厚熜並未阻止二人的刁難。

臣子卷,他開心還來不及呢,又怎會阻止?

卷點好啊,這不卷出財路了嘛。

對夏嚴的聯合刁難,李本有些招架不住,可時下的他,真的沒有退路了。

李本一咬牙,道:「皇上,永青侯一家大富大仁,然,李家之所以能大富,還是因為祖開海通商,因為列祖列宗的治國有道,李家故才能有今日。故此,臣以為,可令李家擔起帶頭作用;

只要金陵李家帶了頭,並堅定支持朝廷政策,與之相關的其他大富不同意也得同意。待形一定規模,別的大富也只能隨波逐流了。」

此言一出,大殿立時一靜。

李家之富,人盡皆知,李家之仁,亦是有口皆碑。

金陵李家一不結黨,二不專權,甚至在朝堂都不備話語權,可卻從沒人攻訐過李家。

倒不是心善,也非忌憚永青侯,而是……如若這樣乾淨的李家都攻訐,其他富紳如何自

可李本的話,又不能反駁。

Advertisement

一時陷僵局……

朱厚熜也在思考,思考李本的諫策帶來的收益……

除了擴大商會規模之外,這項諫策並未給朝廷財政帶來額外收,可卻能有效減支出,只要堅定了富紳對朝廷的信任,未來財政即便出了一定問題,也有了周轉的餘地。

存進來是一兩,換走也是一兩,即便空轉,朝廷也是不虧……

退一萬步說,遙遠的未來,大明真若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朝廷就是直接黑了,富紳又能怎樣?

就時下而言,這項諫策並沒多大用,因為朝廷本並不缺錢,且相當富裕,錢也在空轉,可如此卻給大明王朝上了一道保險,一道抵危機的風險……

再者說了,短期還能回一波呢,且不說新鈔發行,單就是售賣商會名額,就能賺他個盆滿缽滿……

朱厚熜怎麼想怎麼劃算。

「呵呵……李卿之諫策甚妙,朕深以為然。」朱厚熜輕笑道,「夏卿、嚴卿,你二人以為如何?」

夏言滿臉糾結,言又止。

嚴嵩卻搶先一步給出答案,「皇上聖明,剛才臣沒參詳徹,經皇上這一解釋,臣才明悟其中妙。皇上慧眼識人,李侍郎此策甚妙。」

皇上解釋了?

解釋什麼了?

夏言氣鬱,恨不得撕爛這個牆頭草的

說好的一致對外呢?

不只夏言,諸多大員也很不齒嚴嵩的行為,簡直沒有一點立場。

朱厚熜收回目,掃視群臣,笑呵呵的問:「諸卿以為如何?」

極短暫的沉默之後……

「皇上聖明!」

財政赤字是大事,關乎大明千秋,諸多大員雖各有不滿,卻也不好昧著良心說話。

能混到這個高度,沒有蠢人,哪裡不明白如此做的好,而且在非常漫長的時間,朝廷都不會為了錢失去公信力。

Advertisement

如此,對富紳來說,也算不上有損失。

朱厚熜緩緩道:「既無疑義,那便就此定了,李卿。」

「臣在。」李本激的不行。

閣之後,你來負責此事,相關事宜直接與朕彙報。」朱厚熜說。

「臣……遵旨。」

坤寧宮。

蔣氏愈發虛弱,儼然到了病膏肓之際。

朱厚熜滿心落寞,又無可奈何,李青也明言過,只能醫病,不能醫命,且能用的招也用了。

即便李青在,估計也只能延長一小段時日……朱厚熜輕聲道,「母后勿憂,朕會通過一些手段,儘可能找到李青,讓他回來為您診治。」

蔣氏苦笑搖頭,嘆道:「便是他及時趕回又能如何?自家人知自家事,母后……沒時間了。」

頓了下,「你既還他李卿,說明還是承認他的,皇帝不能認錯……可又不是大庭廣眾,私下服個,不丟人。」

朱厚熜滿心苦楚,吸了口氣,點點頭,「母後放心,朕會的。」

知子莫若母,蔣氏自瞧得齣兒子說的是違心之語,也沒強行干預,只是道:

「人都說皇帝孤家寡人,可縱觀歷史,大有作為的皇帝,無不有一群死心塌地的臣子追隨,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緩了口氣,「母後知你不想學孝宗那一套,可也不能學武宗不是?不能失了臣子之心……咳咳,說回李卿家,雖是一匹烈馬,卻也當得千里馬,如若馴服,引為心腹,做,咳咳……做你的左膀右臂。」

蔣氏抑咳意,溫聲勸道,「你還年輕,他也年輕,如此,於你,於大明,都是好多多。」

朱厚熜苦悶又無奈,心道:「烈馬是真,千里馬也是真,年輕……還是真,可縱觀十朝下來,這匹馬……無一人馴服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