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122章 靖海軍再聚首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第122章 靖海軍再聚首

有了兵員,還要有軍

    李建安找到胡大山,高薪挖來胡一刀、薛大龍、蔣銳三人。

    三人又從國防軍中帶來一批老部下,新銳兵,合計有一千多人。

    國防軍的軍餉大概每月不到五兩,北洋開出的是六兩。

    別小看這一兩的差距,長年累月差價很大。

    最重要的一點是,國防軍已經六七年沒有戰事,沒有戰事就沒有軍功,沒有軍功就沒有晉升,也就沒有額外收

    而北洋這邊,每月六兩隻是基本收,無論夥食標準還是傷殘補,都遠高於國防軍。

    最重要的,來北洋有仗打!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誰不想出人頭地,發財致富呢。

    很多國防軍將士請假,來北洋這邊麵試。

    李建安優中選優,又收了幾百人。

    十月初,李建安帶領五千人來到天津,先把營頭立起來。

    北洋艦隊的火炮已經安裝完畢,李建安把北洋的軍服發下去。

    將士們穿上又新又漂亮的軍服,一個個樂的眉飛舞。

    李建業運來最新款的李氏步槍,外形作方便,火力猛,速度快。

    將士們看見李氏步槍,一個個都饞哭了,當天就請求發放。

    李建安從善如流,當天就發放下去。

    將士們拿到新式步槍,一個個不釋手,睡覺都摟在懷裏。

    李建安把軍隊的訓練給高大膽和胡一刀,他出時間安排造船廠的事

    李建安在沿海跑了一遍,最後把造船廠選定在唐山曹妃甸。

    曹妃甸這裏海岸水深,不凍不淤,無論碼頭還是造船廠,都是天然的好地方。

Advertisement

    李氏機械想要造鐵甲艦,必須早日選址,早日開工。

    李建安選定地址,找來李二叔。

    李二叔還不錯,帶領李氏機械的工程人員勘測,設計,確定施工方案。

    不到一個月時間,李氏造船廠破土工了!

    無論造船廠還是鐵甲艦,耗資都是巨大的。李氏機械雖然有錢,可也扛不住巨大投,現金流有些張。

    李建安用北洋的現金流,先期投六十萬兩,訂購一艘六千噸的鐵甲艦,算是預付款。

    北洋軍工辦得如火如荼,商業運營可是一點沒閑著。

    沈誌祥和林書和帶著新買的十艘大船,加上之前東江鎮的商船,一直在跑著運輸。

    鄭芝龍放棄日本航行,又把幾條船兌給北洋。所以北洋運輸船隊的規模,大小船隻有近百艘。

    冬去春來,轉眼半年過去了。

    李氏造船廠已經基本建,隻有大型船塢還有些收尾工程。

    軍隊訓練方麵,已經非常

    原本七千人的隊伍,淘汰近兩千人,還剩下五千兵。

    水師兵合計3123人,陸戰師兵合計2286人,北洋軍合計5409人。

    淘汰下來的兩千人,李建安沒有放棄這些人,而是讓他們來到造船廠工作,負責後勤和工程。

    這半年來,蒸汽機的生產同樣如火如荼,小型蒸汽機批量生產,速度很快,一個月產能增加到十幾套。

    幾十套小型蒸汽機,主要賣給運河船東,還有鄭芝龍一部分。

    長江上的水運公司遲遲得不到供貨,頗有些怨言。

    來自歐洲各國的船長和商人已經得到消息,他們想盡辦法想要弄到一套蒸汽機,卻沒能功。

Advertisement

    西班牙和英國準備派遣商業間諜打李氏機械部。

    荷蘭和葡萄牙的辦法是挖李氏機械技人員的牆角。

    李建安沒有在意這些,如果他要完全保,就不會對外銷售。

    李建安不怕技,李氏機械已經有了技優勢。時間差夠了,無論是誰,想要追趕都會很難很慢。

    哪怕歐洲各國立刻開始追趕,想要研製出樹脂膠和製造工藝,也要花費數年時間。

    明的荷蘭人找到李建安,大大方方要求購買蒸汽機,甚至要代為銷往歐洲。

    李建安拒絕了,蒸汽機供不應求,沒必要給他們追趕的方便。

    東北那邊,自從吳三桂得到北洋票,很快就套現200萬兩。

    吳三桂用一百萬還了債務,剩下的錢全部投鐵礦開采。

    鞍山鐵礦,本溪鐵礦,朝鐵礦,這三家是他重點投資的。

    三大鐵礦並非吳三桂完全所有,吳家是大東,隻是由於吳家人口太管事的都是外姓人。

    三大鐵礦有資金投,東北又是冬閑季節,人力不問題,所以開采很順利。

    鐵礦石一車接一車,一鬥接一鬥。

    原本的計劃是煤炭和鐵礦石全部運到天津,由李氏機械負責冶煉。

    李建安這邊忙不過來,再加上東北人力足,大量運輸還麻煩,吳三桂幹脆又建了一個煉鐵廠。

    煉鐵廠用煤炭和鐵礦石煉出生鐵,然後運往曹妃甸。

    這樣一來李氏機械省事了,吳三桂消耗大,又把價格提了提,雙方都很滿意。

    六千噸的鐵甲艦,李建安隻是簡單了解,他和技人員商量一個月,總算出了設計圖。

Advertisement

    李建安把李山也調過來,一同參與建造。

    鐵甲艦剛開始建造,日本那邊就傳來一件大事。

    事是這樣的,多年以來,日本實行閉關鎖國,為的就是排除世界對日本的影響,保證日本人民都是傻子,服從統治。

    二十年前,一些信奉天主教的底層農民在九州揭竿而起,被稱為島原起義。

    島原起義高峰時有五萬人參加,一度攻占富岡城。

    幕府調集大軍鎮,還曾讓鄭芝龍的船隊助戰,被鄭芝龍婉言拒絕。

    荷蘭人被利益,在起義軍被圍困時,從海上炮轟起義軍城池。起義軍的城池被攻破,遭遇慘敗。

    島原起義重創幕府統治,讓日本貴族深刻意識到對外貿易對封建壟斷的威脅,深刻意識到外來思想對幕府統治的衝擊。

    起義被剿滅後,幕府斷絕大部分外國貿易,隻在九州的長崎開放一個小島。

    那裏隻允許荷蘭和鄭芝龍的船隻靠岸,在嚴的審查過後,才允許有限貿易。

    哪裏有限製,哪裏就有走私。

    日本幕府的政策違背人,各國商船使用各種辦法渡走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