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鄴縣,終于把公孫瓚的殘余實力都給撲滅干凈的袁紹回到了這里。
要說青幽并冀四州海晏河清當然也不是,別的不說,太行山上就還有十萬黑山賊。
打家劫舍、危害百姓這種事就不提了,說這次與公孫瓚大戰,就差點著了張燕的道。
當時公孫瓚在遼西筑起高樓,加固城防,就是打算拖到公孫續把張燕請來。
要不是沮授獻計,真等張燕殺到,況還真要兩說。
不過此時在袁紹的心里,區區張燕,還沒放在眼里,十萬大軍,到底是烏合之眾。
真正讓他不舒服的,當然是曾經附屬自己、如今卻要與自己爭鋒的曹。
回到鄴縣沒休息幾日便迫不及待的把麾下文武都召集了過來。
議政廳,著紅黑相間大將軍服的袁紹一雙眸子炯炯有神,有些鬢白的胡須分八字。
他看著臺案上鋪開的大漢一部十三州的地圖,心中泛起無數憧憬。
許久,他才開口,道:“諸位,如今我們已經兼并青幽并冀四州,也是時候飲馬黃河,問鼎中原了,都說說吧,你們各自的看法。”
袁紹字字不提曹,可大家心里都清楚,問鼎中原就得把徐、兗、豫三州先吞并了。
為冀州別駕,一向直言上諫的田上前作揖道:“稟主公,在下建議暫緩南下計劃,休兵養民數年。”
側著子面帶微笑的袁紹臉一沉,不悅道:“為何?”
“主公先戰韓馥,又與公孫瓚苦戰數年,雖是獲得了最終勝利,可是我們的兵馬早已疲累不堪,百姓也都苦于賦稅,其勢已強弩之末。
反觀曹,數年來也是輾轉戰場于徐州、豫州和揚州,可是因為有典默獻策,并沒有似我北國將士這般苦戰,如今他們的兵鋒正盛。
可有一點,曹是不如我們的,那便是主公坐擁四州土地,幅員遼闊,東臨渤海,西至河。
只需戍邊屯農,致力民生,數年后,我們土地不僅能長出無數的莊稼糧草,也能長出無數的兵馬械。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國力可遠非曹能比,說到底,打仗憑的不僅是兵將、糧草和謀略,更是國力啊。”
田這番話,還是得到了不人的認可,如沮授和辛平等人都是點頭贊同的。
袁紹捻著八字胡,顯得一臉不耐煩。
廳文臣序列里一個形胖,眸子惻,臉圓如球的圓潤男子不屑笑道:“田所言真乃鼠目寸。”
“公則有何見地,不妨說來聽聽。”
在袁紹的授意下,郭圖白了田一眼,道:“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們攜大勝之師,兵鋒正盛。
主公擁有的兵馬數倍于曹賊,若是主公一鼓作氣南下,只怕未到許昌,曹軍便已膽寒,何需枯等數年?
人生,又有幾個數年來等?”
田被懟了一頓,想上前反駁卻被袁紹了手示意他閉。
郭圖的話聽來還是比較合他心意的。
自十常侍政,又有董卓為禍,四世三公的袁紹已經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才走到了今天這一步,他不想再等了。
最重要的是,他也認同郭圖的話,自己的兵力數倍于曹,還等什麼,等個良辰吉日嗎?
這時,沮授上前作揖道:
“主公,在下以為元皓所言在理,即便主公不愿多等數年,也沒必要非要出兵南下與曹決戰,可在這縱橫千里的冗長戰線上,多路出兵襲擾曹軍,令其疲于奔命。
如此不用數年,曹軍兵力危殆,主公再領兵南下,或可兵不刃即將中原各州收囊中。”
沮授的建議,比起田的廣積糧、緩稱王路線,稍稍激進一些,但卻是將己方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就連戰意正酣的袁紹都搖的沉思起來。
郭圖哪里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方略被否定,當即又道:
“兵法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分之,則能逃之。我軍兵馬數倍于曹,主公完全可直下許昌滅曹賊,難道如此淺顯的道理,監軍大人你都不明白嗎?”
好吧,剛剛有些搖的袁紹,似乎又堅定了信念。
沮授不敢給袁紹手的機會立刻開口道:
“主公,如今陛下在許昌,盡管天下人人皆知曹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他眼下是占據義理的,主公貿然南下,則是不義之兵,恐遭天下人非議而損了主公威名啊。”
“哈哈哈...人言沮公與明辨大義,如今看來實在是無稽之談。”
郭圖一揮袂,冷笑道:“請問監軍大人,若依你所言,武王伐紂也是不義之兵了?可是這不義之兵,最后是否取的了勝利呢?”
要是論謀略、講兵法,十個郭圖綁一起也未必比的過一個沮授。
可要論逞口舌之利,當今天下,除了許昌那位已經進陸地鍵仙境界的大鴻臚能與之一敵,只怕再無對手。
袁紹一拍臺案,倏然站起,喝道:“我意已決,揮師南下!令文丑為主將,良為先鋒,統兵兩萬先取白馬城,我自領大軍四十三萬陣!”
“諾!”
武將隊伍中為首二人出列作揖。
沮授趕忙擺手,道:“主公若是執意南下也不必如此大張旗鼓,可令一支疑兵佯于青州,做出從徐州中原的姿態,如此文丑良兩位將軍也更容易得手啊!”
眼看著結果已經無法改變,沮授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提出了進攻方略。
這麼一說,袁紹倒是心了。
他沉片刻后,點了點頭,道:“尚兒,著你領兵五萬,佯于青州,待文丑良得手后,再與大軍會師,我們一并攻中原!”
“孩兒遵命!”
隊列中,一名年不過二十,面容俊朗的年笑著作揖。
他是袁紹的子,也是袁紹最寵溺的兒子,袁紹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想要立袁尚為世子,承繼大業。
而廳的袁譚袁熙二人眸子里都出一抹狠厲。
為長子的袁譚心中對此早就一百個不滿,不過他倒算是比較能忍的,一直沒有表示出來,在袁紹的面前,還經常表現出作為長子的襟。
至于袁熙就尷尬了,他是次子,上不如袁譚尊貴,下不如袁尚寵,世子奪嫡中,他的勝算最小,可是在迷失心智的絕對權力面前,他也早就有了要放手一搏的打算。
二人的心里都暗暗下了決定,要在滅曹之戰中建立功勛,拉起在軍中的威信。
這樣一來,袁紹要想廢長立,可就得掂量掂量了。
在打開自家後院的古井以後,李愔的人生自此改變了! 六皇子李愔?二十一世紀宅男李愔?可以在兩個世界自由往來的他,究竟該選擇怎樣的生活? 後宮?爭霸?權謀?僅是如此嗎? 不!擁有現代的科技優勢,他要把自己的封地建設成世界的經濟中心,世界的版圖上將畫滿屬於他的殖民地…
那一年,一道流光起自天外,墜於東南。 那一年,孝宗皇帝託孤於榻前。 那一年,天地翻覆,雷海漫天。 也就是那一年,他子承父業,只是小小的百戶官。
一朝穿越,本想一輩子當個紈绔子弟,奈何實力他不允許啊!新皇登基,匈奴二十萬大軍南下,陳兵都城門外,數十萬百姓危在旦夕!正此時,李旭橫空出世,手持一桿亮銀槍,戴青銅面具,披百花戰袍,一人一馬殺到烏維狼旗之下。自此,匈奴喪膽,敗退大梁。此等功績,彪炳千古!皇帝親封天將軍!“可我,只想當一個紈绔的公子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