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謇沒有理會那些百姓,換句話說,自己本沒有必要對那些百姓解釋什麼。
于是他們坐上馬車后,再次出發,這次目標是李峰家。
藍田侯府,也是駙馬府。
此時李峰本不在扶桑,他去了工地,他在藍田縣附近的村落找了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進行改建。
他將原本的村子買了下來,并且給村子里的村民一套新房,然后又給了他們不補償。
村民得到了房子,又得到了補償,一個個的都非常高興,而且李峰建造房子需要很多工人,于是乎,他們也都來賺這個錢。
因為這里是別墅區,大唐第一個別墅區,所以李峰親自監督,準確的說,是監督其中一座別墅,那是他自己的別墅,和其他別墅完全不同。
其他別墅幾乎都是一模一樣,他就與眾不同,多了幾個涼亭,還有燒烤區,游泳池,休閑室等等。
再加上玻璃窗,電燈,蓄水池,自來水管等等,能制作出來的最先進的東西全都被安裝在別墅里了。
而且李峰的別墅也是別墅群里最中間,最突出,最大的一座別墅。
“駙馬,下水道管道已經安裝好了,已經鏈接到了主要下水道口。”一個工頭來到李峰面前稟告進度。
李峰點了點頭,道:“很好,忙了兩個月,終于將這下水道管道口全都接好了。這可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我們生活用水,還是下雨的雨水,都需要經過這下水道再進河里的。
其中排泄直接流到化糞池中,理過的便便可都是上好的養料,可以賣錢給農民的。”
“駙馬英明,這些東西都是小人從所未見的,現在能大開眼界,多虧了駙馬。”工頭笑著說道。
李峰看著工頭,笑著說道:“你們十個工頭,各所其職,每個工頭都有自己的工作,你的工作看起來最臟,最累,但是你的工作卻最重要。
沒有下水管管道,不用一年,這個別墅區就會廢了,不,就算是長安城,也會因為積水沒有辦法第一時間排出去而變水澤之城了。”
“多謝駙馬提醒,小人知道這是駙在栽培小人,自從跟隨駙馬,小人在家里,在村里都被贊揚。
從前都見到小人就躲閃的孩子都愿意跟在小人后,就算小人那子趕他們,他們也不愿意離開。
還有就是婆娘,以前讓小人娶婆娘,這簡直就是在做夢,可是現在呢?婆都已經塊踩爛家里的門檻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小人跟隨了駙馬,駙馬教會了小人很多本事。”工頭越說越激。
李峰擺擺手,道:“我見到你是人才,所以才栽培你的,如果你不是人才,我們現在都不會有任何集。
所以將來你走了孩子以后,你一定要培養他才。另外,你自己也要多多學習,不要滿足于現狀,有機會你們可以相互學習。
學習是你們進步的最好辦法。行了,繼續去干活吧。”
“是,駙馬。”工頭立馬興去干活了。
此時,別墅區的所有下水道管道口都已經接好了,地基也已經打好了,現在就可以開始建造房子了。
水泥,沙子,玻璃等一切建筑材料都已經搬到了村子里,只要一開工,他們就會用上建筑材料。
因為古代的建筑有講究,對房子的高度,大小,都有一個規定。
普通百姓不得建闕,也就就是登遠看的塔樓,只有天子和諸侯的住所才可以建。
除此之外,對建筑的也是有明確的規定。只有天子的住所才可以用大紅裝飾,而往下的等級只能一律使用黑黃青三,以此來彰顯自己尊貴的皇家地位。
一般百姓只能用青。
不過李峰的別墅區就只有屋頂用的是青的瓦片,其他的都是用白和藍的瓷磚。
墻壁都是用一片一片小瓷磚上的,耐臟,也容易清理。
整個別墅共有兩層樓高,站在二樓可以欣賞下面人來人往的風景。
更加重要的還是,二樓的臺也能用來燒烤。
還有就是電線了,李峰將電線拉到了別墅區,所以別墅區的施工分為兩班倒,一個白班,一個夜班,工程速度很快。
對于上夜班的工人,李峰并沒有虧待他們,工錢加一半,晚上還有宵夜。因為他們干的都是力氣活,李峰對于他們的吃食沒有吝嗇過。
很多工人表示,就算不要工錢他們也要來這里干活,就因為這里吃的比家里,甚至是飯館還要好。
李峰當然沒有不給他們工錢,但是為了浪費或者工人多拿,自己閑置了伙食費。
想要浪費可以,給錢,多拿也需要給錢,不然李峰有多錢都不夠他們花的。
據李峰的計算,加上裝修的時間,半年就能住了。
過了一會兒,又一個工頭找來,他拉著另外一個工頭來到李峰面前。
“駙馬,最近老是丟建筑材料,原來是這小子拿著駙馬的建筑材料出去賣,您一定要好好懲治他。”拉著的工頭憤憤不平的說道。
還不等李峰發話,被拉著的工頭慌張的跪了下來,對著李峰拼命磕頭,邊磕頭邊說道:“駙馬饒了小人吧,球球您饒了小人吧,小人也是被的。
他們抓了小人的家人,如果小人不照他們的做,小人的家人就會有危險。”
李峰微微皺眉,看著被磕頭的工頭,沉聲道:“起來說話。”
“是。”工頭站了起來。
李峰從懷中出一個錢袋,然后從錢袋中拿出一張金葉子,遞給另一個工頭,道:“你做的很好,這是賞你的,這件事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如果有人問起你們拉扯之事,就說他欠了你的錢不還,找我理論來了。”
“是,駙馬。”工頭欣喜若狂的接過李峰的金葉子。
“好了,你下去吧。”李峰說道。
“是。”
工頭離開后,李峰便對另一個工頭說道:“你什麼名字?”
“小人張七。”張七唯唯諾諾的說道。
李峰點了一下頭,繼續問道:“將事的來龍去脈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