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知道自己理解錯了,一臉的窘態,臉上一紅,問道:“你說我格局小了,我格局哪里小了。”
李峰沒好氣的問道:“你發明蒸汽車的目的是什麼?”
李泰說道:“為了讓百姓再也不許用牛耕地了。”
“對啊。你也知道我們是為了讓百姓不用牛耕地,怎麼我先用著蒸汽車去耕地。你就舍不得了?”李峰問道。
“是舍不得。這可是我千辛萬苦才制造出來的。”李泰說道。
李峰嘆口道:“所以說你格局小了,先不說你制造蒸汽車的目的吧,我問你,你將這個蒸汽車制造出來后,就這麼放著。有誰會知道你制造了蒸汽車,又有誰會知道這蒸汽車的用途?
先不說百姓們知道后會不會謝你吧,就說岳父岳母吧,他們一心希子龍,可是你龍,但是你偏偏將你的果藏起來,不讓大家知道。
我問你,你的格局是不是小了?
如果我是你,馬上開著蒸汽車去耕地,然后在所有人的見證下,讓他們看到蒸汽車比耕牛還要厲害。
那時候你可出名了,全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還不是重點,還有那些國王,他們也會知道。
接著,一個個訂單如水般的涌來,讓你名利雙收,你說這樣的好事你為什麼不干?
而且這還是單單最原始的蒸汽車,未來,你還會制作更好的,更加致的蒸汽車。
你的名聲,你的利益,你的未來都會更加明。”
“別說了。”李泰打斷李峰的話,“耕地,馬上耕地,我這就進宮,將這好事告知給父皇母后,以及朝中大臣。”
“等等。”李峰說道。
“為什麼要等?我現在都有些熱沸騰了,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這件事。”
李峰說道:“需要準備一下,最你也需要準備耕犁吧,曲轅犁太小了,不適合用了,我設計一款配你蒸汽車的耕犁,方便你耕地。”
“好,那你需要快一點才行。”李泰迫不及待的說道,“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李峰說道:“放心,給我一天的時間。”
“好。”
……
李峰離開了魏王府,直接來到了朝廷的將監作,讓他們打造一個用鐵制作的耕犁,長五米的耕犁,用來安裝在蒸汽車上的。
將監作的老大劉毅來到李峰面前詢問李峰這是要干什麼。
李峰留下一句,并且要求明日之前做好。
得不到答案的劉毅很是郁悶,但是又不得的不遵照李峰之言,命人去打造新的耕犁。
而李峰剛剛要回去的時候,到了段綸。
段綸看到李峰后,立馬上前說道:“李駙馬你怎麼來了?”
李峰說道:“讓將監作打造新的耕犁,段駙馬怎麼也來了?”
段綸回答道:“我是來拿鐵軌的,雖然你給我了鐵軌的圖紙和說明書,但是也得做出來才行。”
李峰頷首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我剛剛看到他們拿著一些鐵柱子,和鐵軌那麼像。”
“既然李駙馬也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順便去安裝一下。”段綸提議道。
“也好。”李峰說道,既然是按照自己的圖紙設計的,那麼有自己來檢查是最好不過的了。
于是兩人來到了將監作,劉毅見到兩人,立馬上前相迎:“參見段大人,駙馬。”
段綸擺擺手道:“鐵軌打造好了沒有?”
“好了,已經好了,下現在就讓人將鐵軌拿過來。”
“快快拿過來。”
“是。”
沒過多久,劉毅就讓人拿著兩鐵軌過來,一一米長,一兩米長。
“段大人,這兩就是按照您吩咐打造了,請過目。”劉毅說道。
段綸接過一鐵軌,沉的,他走到李峰面前,問道:“李駙馬,這鐵軌是否合格?”
李峰笑著說:“這靠眼睛是看不出來的,需要專業的工測量才行。”
“小人這就去拿測量工。”劉毅說道。
李峰擺手道:“劉大人不用忙了。我有工。”
劉毅和段綸疑的看著李峰,你堂堂一個駙馬爺還隨攜帶工?
旋即他們就看到李峰拿出了一個卷尺,對著段綸手上的鐵軌左量又量。
最后點頭道:“不錯,很符合規格,頂寬七十三毫米,底寬一百五十毫米,高度一百七十六毫米,腰厚十六點五毫米。
也就是頂寬二點一九寸,底寬四點五寸,高度五點二八寸,腰厚零點四九五寸。”
李峰見到段綸和劉毅紛紛聽不懂毫米的意思,于是用寸代替,心中開始統一新的尺寸進行規劃,毫米,厘米,分米這可是未來國際的統一的尺寸。
既然能為國際尺寸,定有獨到之,大唐為什麼不能用。
“尺寸是對的,但是重量可能不太對,太輕了。而且材質好像不是用鋼材,而是鐵礦,所以重量偏輕。
每一米長的鐵路重量一百斤左右的樣子,你這里分明只有六十幾斤的樣子。
重新回爐制作吧。要求用鋼材,不要用鐵。”李峰說道。
劉毅立馬說道:“是,駙馬。”
旋即讓人將鐵軌給帶了下去。
劉毅則是來到了李峰面前,著手,不好意思的說道:“駙馬,剛剛你手里的量尺工,請問哪里能買到。”
“這個。”李峰拿出卷尺,笑道,“這你是買不到的,因為這是我師門的東西。你想要我就送給你吧。”
隨手,李峰就將這未來到可見,現在數幾個人所有的卷尺給了劉毅。
劉毅寵諾驚的將卷尺接過,然后對著李峰鞠躬哈腰的謝道:“謝謝駙馬,謝謝駙馬。”
“不用謝了,寶劍贈英雄,卷尺送巧匠,我希你能不要辱沒了這卷尺,能為朝廷多制造一些有用之。”李峰語重心長的說道。
劉毅十分的說道:“駙馬放心,下一定會做出讓朝廷,讓駙馬滿意的作品來的。”
將監作的工作范疇可是很大的,金銀首飾之類的也歸他們所做。
所以,對劉毅來說,只要做出完的東西來,就能對得起李峰的卷尺了。
中華自古就有隱龍守護,皇帝乃真龍轉世,但隱龍的世界恐怕鮮有人知。隱龍者或化身爲軍事家保境安民;或化身爲改革家,逆轉潮流。歷史長河中凡是護佑中華並能改變國運之人,都稱之爲隱龍。這本書就是一條隱龍特立獨行的造反之路,不一樣的爽快,帶給您不一樣的感覺。
百年來漢家軍隊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虧一簣,多少志士,徒望兩京興嘆,巍巍青山,何處不埋忠骨? 所幸天不亡漢族,還有劉寄奴,他會用一腔的熱血,吼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漢胡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歡迎隨本書走進那段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年代。
嬴政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廢材兒子嬴瀾,竟然是在藏拙。 直到有一天,他聽見了嬴瀾心聲。 “陛下,這丹藥乃是天才地寶煉製,一粒可延壽五年!” 【拉倒吧! 吃了能活五月都謝天謝地了,還延壽五年? 】 “陛下,匈奴日益猖獗,老臣願率鐵騎親自討伐,必定踏平匈奴,揚我大秦國威。” 【踏平匈奴? 別逗了! 現在匈奴冰天雪地的,鐵騎直接給你凍傻! 】 “瀾兒啊,這次寡人被困,你是如何讓那匈奴單於開口說出寡人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