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0191 家中來信

《回到明朝當王爺》 0191 家中來信

楊一清一下子愣在那兒,看著比他還無恥的大明天子喃喃地說不出話來,想奉承兩句,可是贊三皇五帝仁德之君的詞兒好象又不合時宜。

一心想過強盜癮的正德皇帝還在憾地大搖其頭,楊凌已忍著笑問道:“楊總制,如今大軍出發幾天了?何人帶隊?”

“啊?喔喔........”,楊一清一直擔心沒有經歷過與火的殘酷,只在飽讀詩書的大儒教導下學過圣賢文章的小皇帝會對這條計謀不以為然,聽了楊凌的問話才醒過神來。

他忙回道:“已走了九天了,王副將本想親自帶隊,但苗公公自愧督軍不利,有負圣意,執意要親自揮軍,以求將功贖過,是以本派了參將許泰與他攜五千兵出發”。

楊凌略略一怔,便明白了苗逵的用意。苗逵比不得劉瑾、張永,這幾人是看著太子爺從小長大的,彼此極有,而正德皇帝又非寡恩之君,極重個人意,所以除非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否則正德斷不會冷落了他們。

而苗逵不同,他是先帝的寵臣,和正德卻沒有私誼,象邱聚、魏彬這些沒有撈到大權的八虎中人,對他的西廠提督之職一直垂涎三尺,此次出兵指揮不利,回去后這些人若進些讒言,不但撈不到戰功,便連既得權力也要失去,所以才發狠隨軍出征冒險。

最初的西班牙海上強盜,本就是些在爭中失意的伯爵、將軍,跑到海上冒險,牟取新的出路,象苗逵這樣的野心家,殊途同歸,為了撈取權力,現在也搖一變,化草原馬匪了。

“許泰?”正德想了想,笑道:“是弘治十七年的武狀元許泰?武舉時朕為太子,曾微服去科場觀戰,此人武藝十分了得,兵書戰策也極通,楊總制用將得當,若是他能大勝而歸,朕晉封他做總兵!”

Advertisement

************************************************************************************

楊一清聽楊凌述說了與朵三衛的議,思忖再三倒也沒有再勸皇帝回京,可是待他加派了五千兵馬親自將楊凌一眾人送回大同后,立即飛馬馳回,急召已返回青牛關的王守仁,商議改變戰略,調重兵把守大同外側諸關,畢竟再大的戰功也不如護得皇帝周全。

王守仁聽聞伯可汗將重兵向平順、壺關一帶轉移,擔心他們趁勢離主戰場,返回蒙古草原,現在苗逵、許泰的大軍尚在韃靼各部盟間游走,萬一不及撤回,可就全待在那兒了,是以向楊一清提出異議。

楊一清想也不想,立即駁了回去。皇帝在此的消息,在與朵三衛會盟前,知道的人越越好,雖知王守仁絕對可靠,而且是自已的心腹,楊一清也未敢將真實消息告訴他,所以王守仁對楊一清的戰略十分困

不過他對楊一清不止是欽佩,而且是真心尊重這位上,沉思片刻便提出親領一軍尾隨伯可汗的大軍,如果伯聲東擊西,趁勢退去,可以拖延他們的行程,為苗逵、許泰爭取時間。

楊一清權衡片刻點頭應允,命大同參將盧剛、游擊將軍范有時,加上王守仁的部隊共計一萬八千人,馳援平順、壺關,以為接應。

正德遂了心愿,回到大同驛館安份了許多,經過這一事楊凌也不敢再大意,整日在驛館中陪著他,等候伍漢超從關外帶回消息。

為恐小正德在驛館中郁悶,那個戲班子被包了下來,一演便是三天,這個草頭班子在本地還是有些名氣的,不止是唱戲,還有些雜耍馬戲,聽說代王納側妃進門的日子大宴賓客,王府上下笙歌,共請了大小九個戲班子在闔府上下唱堂會,這個戲班子也在被邀之列,不過他們只能在王府二進院落唱戲,沒資格進深宮大院罷了。

Advertisement

今日唱的戲是楊家將的故事,楊家將昔年抗遼,在此地留下許多傳說,百姓不斷富加工,衍化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今兒唱的一出就是佘老太君帶著一群楊門將出征,在陣前卻有一員小將來認祖歸宗,說是七娘杜金娥之子。

杜金娥昔年與楊七郎只做了一夜夫妻,從未說過有過兒子,一時引起妯娌們懷疑,那小將在關下取出襁褓中母親留下的書,杜金娥才記起往事。

昔年確曾懷孕,尋找楊家路上遇到番兵,戰時了胎氣,在蘆葦叢中生下兒子,只是將兒子放在蘆葦叢中,自已忍痛上馬再戰,殺退番兵后回來卻不見了兒子,還道是被狼叼了去,大哭一場便走了,這心痛之事也未對老太君提過。

那時戲班都是男人扮人,男風之盛一是由海運行船不許載人而起,所以閩地男風最盛,另一緣由便是由于戲班中扮演青花旦的都是男人,一個個打扮起來千,舉手投足極盡風流,面珠,襯著那一雙桃花眼兒勾魂攝魄,也難怪許多男人趨之若騖。

這臺上扮杜金蛾的戲子穿著大紅的袍,段兒柳條兒般,俏生生的唱著戲,向臺下眼兒一飛,惹得外邊的侍衛們一陣轟然。這兩天看戲,正德就帶頭大呼小,把自已的兵也帶壞了,這些大侍衛們渾然沒有在宮里時那樣拘謹嚴肅的模樣。

楊凌陪在正德邊,被那眼兒一飛,心中一,不由暗道:“這專業人士就是不一樣啊,這眼兒飄得,比起變的何大毫不遜,若擱在現代,可是一大明星呀”。

臺上演著,這扮杜金蛾的戲子捧著書,聲瀝瀝地正向對面扮演城下小將的兒子哭訴著思念之,那嗓音清亮悅耳,臺上臺下聽得清清楚楚,看來還真是練過唱功的。

Advertisement

扮演老太君的戲子巍巍地上臺來,嘆氣念白道:“我這老婆子只道楊家一門寡婦,這男丁兒是一個都沒了,嘿嘿,這可倒好,敢都被我這兒媳婦們給扔了呀”。

臺下又是一陣大笑,正德回首向楊凌笑道:“楊卿,聽說你是楊家將的后人,不知祖上是哪一支,莫非便是這被扔掉的小將?”

楊凌雖不知自家宗譜是真是假,但卻知道楊家人丁興旺,子孫滿堂,從來沒有戲說里那種一門寡婦,男丁稀形,聽了正德的戲謔不苦笑一聲,也不知從何解說。

臺上演著認祖歸宗的戲碼,簾后楊凌座椅退了半步,陪著正德坐在那兒看戲,后邊悄然走進一個番子親衛,輕輕向楊凌示意一下。

楊凌會意,忙起向正德低語兩句,然后走了出去,楊凌來到過堂廊下,向那番子急問道:“怎麼樣,可是有了關外的消息?”

那番子低聲道:“大人,不是有了關外的消息,而是軍中快驛送來您的一封家書”。

楊凌聽了不由心中一,家中出了什麼事?娘有孕在,莫不是........?想到這兒,楊凌的心不由怦怦地跳了起來。

斂含蓄,無論怎麼思念他,寧可待他回來,進了閨房貪心地摟他說上一夜話,但他出門在外時,韓娘都于寫上一封書信述說意,若有信來,家中當是出了大事。

楊凌急急撕開封口,扯出信紙來,卻見信中還夾著一封封好的書信,上邊同樣寫著楊凌親啟,他心中奇怪,先展開信紙來看,見那字跡正是娘筆跡,信中只說家中一切安好,又囑他出門在外,注意飲食著,塞上戰事正,出要注意侍衛等等,絮絮的都是些尋常事兒,不在信中帶出半點纏綿撒的味道。

Advertisement

信末才道收到金陵馬憐兒托廠番子捎回的信一封,因是楊凌親啟,娘不敢擅,故此著人轉云去,這里就帶了點兒嗔吃醋的味道了。

楊凌心中一暖,角不浮起一抹微笑。

他凝神想了想,按這信送來的路程盤算,馬憐兒托人送出書信時,綺韻應該尚未抵達金陵,馬憐兒未收到綺韻送去的禮,先行送來一封書信,可是思念自已了麼?

楊凌心中一,不期然想起紅楓樹下那一幕旖旎之極的無邊春,信封上似乎猶帶著憐兒上一淡幽幽的香氣,亦是錯覺?........那于骨、迷死人不賠命的小妖呀。

再撕開那封信,輕輕將信紙展開,一行字躍眼簾:“夫君大人在上,憐兒百拜。”

楊凌看的呵呵一笑,這真正許于人了就是不一樣,憐兒這匹桀驁不馴的野馬如今也乖巧溫順了呢,對自已說話也知道禮敬三份了。

再往下看,楊凌的笑一下子僵住了:“楊凌,你好厲害!好威風!好了不起!很快就要有一個小小憐兒或者小小楊凌橫空出世,喚你爹爹了,開心嗎我的大人?憐兒很想等上兩年再去見自家夫君,可是天意若此,夫復何言?

大人是想個妙計接妾前去呢,還是令妾服藥將楊家后人打掉,憐兒悉聽夫君安排。對了,關關公子迷憐兒迷得呢,真是討厭。

另:好象某人暗疾在,才帶了人神醫下江南喔,此案容后再審。”

驚天大事,卻是滿不在乎的語氣,俏皮、得意,還有幾分戲謔,楊凌傻傻地站在那兒,只聽另一邊那戲子正在幽幽咽咽地唱著:“可憐........我的兒,這一別........十余載,娘暗里,不知幾夜淚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