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后惡毒後娘帶崽逃荒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朝廷要給我蓋房啊?

《穿越后惡毒後娘帶崽逃荒》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朝廷要給我蓋房啊?

柳盼兒剛接過來圣旨,梁公公又從后面的侍手里拿過來一個匣子,里面放著柳盼兒五品宜人的誥命文書,用的帛織文。

五品瑞草,宜人四季花,俱用角軸。

柳盼兒再次接過來,朝廷對的獎勵,眼激。

梁公公看向柳盼兒,這個給陛下解了大圍,并且惠及天下百姓的善舉,得到這樣的嘉獎,理所應當。

“柳氏,你是聰慧子,善農事,陛下一直重視農事,若是以后有好的種田辦法或者高產的種子,可以直接把上折子,給當地縣令,送往京城。”梁寶覺得柳盼兒這個子不一般,說不定以后還能有更多的壯舉。

因此,梁寶傳達陛下的意思,希柳氏發揮聰明才智,研究出來更好的種田方法和更多的高產作

柳盼兒恭敬回答:“多謝陛下恩典,以后臣婦一定開腦筋,多多想出一些可以改良農和增加糧食產量的辦法。”

梁寶點頭,“甚好!”

接下來開始收割村里其他人家紅薯,住在山谷里的八戶人家,也不顧田里的稻谷了,都過來挖紅薯。

柳盼兒家的紅薯,經過晾干表皮之后,裝在筐子,然后運往縣城。七千兩百斤,其中有兩百斤很小的,不適合做種子,所以府只收七千斤,五文錢一斤,總共三十五兩銀子。

峽谷里家家戶戶都留了一畝地的紅薯,也很快被挖了出來。統計產量,平均畝產六千五百斤。

府劉縣令當場付錢,除去平均每畝五百斤小紅薯和留種的紅薯,平均畝產六千斤,五文錢一斤,這就是三十兩銀子一畝地。

當李家村的眾人拿到銀子之后,都紛紛跪在地上,念大周皇帝的恩澤。

此時欽差顧邵走到柳盼兒的面前,拱拱手,微微欠,“顧某見過德瑞夫人。”

Advertisement

柳盼兒一愣,面驚愕,旋即想起來,的品級跟顧邵居然是一樣的,都是五品,還禮。其他的復雜的禮數,也不會,繼續行萬福禮,“多謝顧大人周旋,我不會忘記顧大人的恩。”

在顧邵面前,柳盼兒不用自稱民婦了。

顧邵笑笑,沒想到柳盼兒定力十足,“這是你應得的。”

見欽差顧邵在這邊,縣令劉大人過來,給柳盼兒拱手躬行禮,而且腰彎得比較低,因為柳盼兒的品級比他高四級,而且以后還有機會直達天聽,他不敢大意。

“德瑞夫人,明日下就派人連同梁公公帶來的禮部員,給您蓋房子。”縣令劉大人恭敬回答,雖然錢是朝廷出,但前期由縣衙墊付。

五品宜人的三進院子,也是有定制的,用什麼磚瓦?用什麼門?門檻多高?房子怎麼蓋?蓋多間?并不像農家那樣隨便蓋房子。

柳盼兒一愣,訝然,“朝廷還給我蓋房子啊?不是直接給我一個宅子啊?”

欽差顧邵見狀,低頭淺笑,“是啊,按照你的品級給你蓋的房子,你可以任意選擇在什麼地方蓋房子,但房子有規制,不能輕易更改。”

柳盼兒之前還訂了很多磚,現在估計用不上了,但這是小事,可以轉賣給其他人。

“我就想在這里蓋房子,山涼,可以作為天然的儲存室。”柳盼兒想了想,斟酌片刻,才說出自己的要求,“蓋房子,盡量在我家宅基地上蓋,不要占用鄰居的宅基地,前面留有路,方便里面的鄉親進出。其他的,我沒有要求了。”

縣令劉大人點頭應下,“德瑞夫人的要求,下已經記住了,明天就會陸陸續續有人送材料過來。”

“多謝劉大人。”柳盼兒態度跟以前一樣恭敬,并沒有因為接到圣旨就變得高傲,更沒有目中無人。

Advertisement

的誥命,只有品級,并沒有權力。

正所謂縣不如現管,可不能得罪劉縣令。

到了傍晚,欽差顧邵帶著這些大人們離開。

且說梁公公在宣讀完圣旨之后,就坐在竹棚里休息,看到山門口有一對年紀相仿的孩子,有點相像,應該是龍胎。

他覺得這兩個孩子長得可,雖然沒有大戶人家孩子的白胖,但很神,五致。

他抬腳走了過來,蹲在李楠和李小寶的面前,“你們不去玩耍嗎?”

李楠看到有個笑容和藹的人跟他們說話,笑瞇瞇回答:“我娘很忙,我們人小,不能出去玩,給娘親添。”

李小寶則是拿著樹枝在沙盤里寫寫畫畫,在練習寫字,“沒空,我要學習。”

梁公公詫異,挑了挑眉,看向李小寶,“你為什麼要學習啊?”

李小寶揚起腦袋,回答說:“當然是讀書明理,考上功名,報效國家,然后我要當大,給我娘掙誥命。”

聽到小孩口齒清晰,而且說得頭頭是道,梁公公頗為詫異,“你娘,已經是誥命夫人了。”

李小寶表凝重,很嚴肅地回答梁寶,“我聽太講故事,我知道一品誥命比五品誥命高,我要給我娘掙一品誥命。”

梁公公之前調查柳盼兒的況,知道這四個孩子都不是柳盼兒親生的,是丈夫收養的,還是跟親之前收養的,算是繼子繼

“我聽說那不是你們親娘,你們至于這麼努力孝敬嗎?”梁公公說話試探,他見多了面苦心甜、口腹劍的后娘,不相信有真心疼繼子繼的后娘。

李小寶和李楠轉過頭,看向梁寶,雖然這是大人,但他們覺得梁公公說得不對。

李楠氣,小聲反駁,“我娘疼我們,我們當然要孝敬娘親。不是親娘,勝似親娘。”

Advertisement

李小寶也點了點頭,“是啊,如果沒有我娘,我們早就死在老家了;逃荒路上早就被人搶走吃掉,死掉;在這里安家,我娘辛苦勞作,勤勤懇懇,平時還教我們識字,給我們做好吃的。如果這樣還不好,那什麼才好呢?”

梁公公聽到這話,微微一愣,想到小時候他就是親娘死了,爹娶了后娘。家里的日子過不下去,最先賣掉的就是他。

他恨,恨后娘,更恨他爹。

即使后來,他為陛下邊的侍,他再也沒有聯系家里。

當年他們已經賣了他,生之恩,已經還給他們了,互不相欠。

如果他有這樣的后娘,或許就不會為太監,男不男,的。

“你們后娘對你們真好,你們好好孝敬也是應該的。”梁寶不得不承認,在逃荒的路上,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平安在這里安家落戶,其中的艱辛,無法想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