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1331頁

《穿越之細水長流》 第1331頁

舒濤的心是在聽說李滿囤現在給碑廊練字之后——文壇泰斗的叢林,竟然還將有李家父子的一席之地?

謝家父子,特別是謝尚對岳家的扶持可說是傾心盡力,毫無保留。

李貴中有這麼一對人中龍的姐姐姐夫照顧,但凡不是太蠢,都是未來可期——就這一點便比一般的世家子強!

看一眼李貴中至今未嬰兒的包子臉,舒濤想著莊氏勸他的那句“寧罪富家翁,不欺年窮”的老話,輕嘆一口氣,終跳出門戶偏見,正式審視李貴中這個人!

人才,李貴中還真是不差,最基本的《四書》《春秋》早已背得解得爛,其他《四經》理解差點,但于他這個年歲已算難得。

幾個問題一考,舒濤不得不承認李貴中是個實誠孩子,知上進,肯用功。若不是出莊戶,還真算是他孫的良配。

等再試了即景限韻聯句,舒濤就更沒話說了——過去大半個月,為謝滿月宴臨時抱佛腳每天都在苦的李貴中現于作詩聯句已有一點心得,被臨時考聯句,也一點不怵,都在限定時間接上了。

由此舒濤家去后竟就認真思了一回把孫嫁李貴中的可能,然后親了舒窈來說話。

舒窈今年十一歲,因父母早亡的緣故,心智比一般同齡人早

自打半年前忽刺刺被一貫不同親熱的莊氏帶去大明寺燒香偶遇云氏,舒窈就模糊猜到了莊氏的打算——嬸要把送去謝家做養媳。

對此舒窈倒不是特別拒絕。

在祖母的指導下看過《中饋錄》,知道謝家的吃穿日常。

Advertisement

若是嬸子實在容不下,舒窈忍不住握住書自己勸自己往好的地方想:一定現在趕出門,那謝家比起別家,倒是還不錯!

起碼不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所以過去半年舒窈一直悄悄用心研讀《中饋錄》。

昨兒莊氏舊話重提,沒頭尾地跟舒窈盛贊謝李氏賢德,舒窈心里就警了醒,覺得怕是和謝家的親事定了。

舒濤一宣,舒窈直覺就是為了的親事,努力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來了,結果沒想來,說的親事是沒錯,但結親對象不是宦謝家,而是謝李氏的莊戶娘家弟弟。

舒窈聞言自是晴天霹靂,但父母早亡,素不敢任。震驚過后也只是默默流淚,并不敢出聲抱怨。

舒濤見狀安道:“那李家雖是莊戶,家境普通,但勝在孩子上進,肯讀書,且又是獨子。你過去苦幾年,終會有出頭之日。”

聽了這話舒窈就更不敢開口了——心里明白這是祖父答應的意思了!

反是舒濤看逆來順的模樣可憐,抬手的腦袋,嘆息道:“不是祖父心狠,容不得你在家多待幾年。而是這兩年,我見你在家,連笑都似不敢的樣子——如此即便留你在家,你過得也不快活,倒不如趁此換個地方,你可能還過得自在些!”

“據我留心觀察,李家父子對謝大人雖是尊重,但并沒有因為謝大人是學臺而特別結奉承。”

“這就很難得了。這說明這門親事他們是真心愿意的,而不是為討好謝大人而勉強自己。如此你嫁過去,他們雖不至于給你特別禮遇,但也會跟你為難。此是其一。”

Advertisement

“其二就是莊戶人家也不是全然不好。起碼規矩禮數就不似咱們家這樣多,而且你新媳婦進門是喜事,合該多笑笑,而不會再有人說你重孝在不該笑!”

“窈兒,”舒濤悵然道:“你大概不知道你笑起來左臉頰的酒窩跟你爹當年一模一樣,我其實是愿意看你多笑笑的!

聞言舒窈再忍不住,哭出了聲,哽咽道:“祖父!”

“其三,”舒濤懷一刻又囑咐道:“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出嫁了,不止你娘名下的田莊和鋪子,還有家里給你的一份嫁妝就能名正言順地給你自己管著了。”

“趁你祖父我現在子骨還朗,還能替你說話,窈兒,你要盡快地在婆家站穩腳,然后似謝李氏一樣把自己的嫁妝管起來——這是你后半輩子真金白銀的倚靠。如此,我以后到了地下,見了你祖母爹娘,也算有個待!”

……

作為在室孫,舒窈為祖母只用守一年的孝。現已出孝,議親無礙。

如此兩方愿意,很快便議定了親事。

知道李家只是莊戶,舒濤聘禮就只要了一千兩,且全部添進了舒窈的嫁妝。

舒窈出門,舒家公中給出三千兩嫁妝銀子,舒窈娘馮氏留下的包括田宅在的萬兩嫁妝,舒家和馮家一分沒留都給了舒窈,再還有舒窈祖母留給己,也有兩千兩。

幾樣相加,舒窈這一份嫁妝竟有一萬五千兩之多,抵李滿囤全部家當三倍。

看到人拿來的嫁妝單子,李滿囤完全地驚呆了——這是他此前完全沒想到的事!

“我現在明白,”李滿囤喃喃道:“什麼門當戶對了!”

Advertisement

舒窈確是有和謝家議親的底氣。

他現相信謝子安沒有哄他了——舒家小姐確是和謝奕八字不和,不然沒道理把這樣的金娃娃往外推。

兒媳婦嫁妝說起來是兒媳婦的,但只要進了門,還不都是以后孫子的?

王氏也是一頭懵。

想給兒子說個窮京家的千金小姐,男人都大力反對,說降不住,結果現在倒好,定了這麼一個萬金媳婦,這個婆婆今后要怎麼做?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