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157頁

《一品代嫁》 第157頁

梅若婉這話自然是意有所指,但梅皇后沒接這話,若是這會兒要提起袁勝蘭,未免也就太痕跡,只得把后頭的話咽回去了。

倒是皇帝笑向太后道:“聽說母后接了個表妹進宮來,可是舅舅家的表妹朕記得仿佛聽母后說過,名字里有個蕊字的”

袁太后聽他提到袁勝蕊,不太自然地笑了一下:“那丫頭水土不服,今兒沒進來。這回來的是你四舅舅家的兒,勝蘭。”

說著,袁勝蘭便走了上來,向著皇帝萬福行禮,喚了一聲:“皇上表哥。”

在場的秀頓時千奇百怪,就連皇后都忍不住了一下。袁勝蘭這也未免太實在了!皇帝說一聲表妹,那是給太后的臉面,如今太后都沒發話,袁勝蘭自己就上表哥了

太后沒說話,皇帝便輕咳了一聲,含笑道:“表妹不必多禮,起來罷。既進了宮,就好生陪陪母后。”

袁勝蘭連忙應了一聲,太后才笑了一笑道:“人老嘍,從前只嫌人多嘈雜得不堪,如今倒是覺得寂寞,總想著邊多留幾個人了。”

這話說得意有所指,皇后自然聽得出來,便點頭笑道:“皇上也常與妾說起此事,言是朝事繁忙,總不能時時在母后邊盡孝。如今母后接了家人來,皇上心里也高興。袁姑娘活潑,能讓母后多添笑,那不如就留在宮中,也是替皇上盡孝呢。”

袁勝蘭聽了皇后這話,真是心花怒放。有這一句話,宮的事便是定下來了,差別只在究竟能封個什麼位份而已。但既然太后姑母如此中意,這位份定是不會低的。

Advertisement

太后臉上便也出了滿意的笑容,點頭道:“難得你們一片孝心。我瞧著皇后這妹妹也是極好的,都留下,也免得你總惦記家里人。”

這就是投桃報李了。皇后便挽了梅若婉的手笑道:“日后你們兩個倒好一作伴了。”

梅若婉心里憋了口氣,眨眨眼睛笑道:“姐姐說的是,我瞧著袁姑娘就投契呢。說起來,方才不知袁姑娘選的是什麼花是寫了詩還是作了畫必定比我的強。”

梅皇后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素知這個妹妹自矜才貌,目無下塵。可這宮里是什麼地方,袁勝蘭又是太后的侄兒,哪里是讓逞著才華的地方呢方才梅若婉提起這個話頭,就不曾接,原以為也就夠了,誰知這會兒梅若婉竟又自己提起來了,還直問到袁勝蘭臉上。

這會兒梅皇后倒是盼著袁勝蘭有些才華了,否則若是下不來臺,太后那里也沒臉面,到時和皇帝又該如何下臺呢

袁太后的臉果然就有些沉,看了袁勝蘭一眼。袁勝蘭卻笑了一下,一副竹的模樣:“梅姑娘才學是極好的,我家是武將出,比不得梅姑娘有大儒叔父教導,不過是跟一位姐妹合作,畫畫兒,我題了詩。”

“哦”皇帝出一臉很有興趣的樣子,吩咐侍,“取上來。”

侍應喏,剛一轉,便見一個秀捧了一卷紙向前走了幾步,微垂著頭,恭恭敬敬將畫兒給了侍。

頓時眾人目都落在這秀上,只見穿的裳與梅若婉略有些相似,量卻更高挑些。在一眾秀之中,年紀算是大的,該有十六七歲的模樣;材也已長開,比之一些剛剛開始發育的年輕秀,自然更顯得曲線玲瓏,多了幾分的韻致。

Advertisement

皇帝瞧了一眼,并沒說話,低頭先看起侍呈上的畫。只見畫上是一筆沒骨牡丹,花葉只用墨,倒是花朵上棲而未棲的一只蝴蝶工筆設,五彩斑斕,猶如點睛一般。

皇帝微微點頭,道:“這用心頗為巧妙。”若是單畫水墨牡丹略顯單調,也太素了些,與宮中不大合宜;但若畫工筆,卻是沒得這許多工夫讓人細細描繪。如今這般,既能畫出一幅完整的畫,又不顯寡淡。

再看畫面于左側留白,上頭題了一首五律,詞句亦是清新的。皇后便笑道:“五律素來難做,這一首即景生又能格律嚴謹,極難得了。”

皇帝笑了一笑,也點頭道:“皇后說得是。”這首詩看著雖然淺白,并不曾用許多典故,格律卻是極嚴的,若真是即景生,那倒確實是難得的了。只是皇帝瞧著這詩怎麼都不像是袁勝蘭能做出來的,這位表妹如自己所說,出武將之家,據聞也并不讀書,只怕這里頭的格律都未必能弄得清楚呢。

袁勝蘭卻是半點都不曾意識到格律的問題,只笑道:“也是看了許家姑娘的畫,才得了靈,皇上別嫌簡陋。”只覺得這詩讀起來十分明白,比從前上學時讀的那什麼唐詩宋詩容易多了,簡直是明白如話,自己也能寫出來似的,意思卻又不錯。將這詩呈上來,也沒那麼心虛。

袁太后便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呈畫的秀:“許家姑娘哪個許家”

許瑤心頭一直呯呯跳,方才將畫侍的時候,覺得自己手都在抖了。這會兒聽了太后問話,一顆心更是幾乎要從嚨口沖出來,鎮定一下才盈盈下拜道:“回太后的話,臣許瑤,家父是翰林院侍讀學士。”

Advertisement

皇帝臉上便有些微妙的變化:“原來是許翰林家的兒。”翰林之,詩畫上有如此心思倒不為怪了,許良圃此人,原在詩詞文章上也是有些功夫的。不過此詩究竟真是現場所做,還是早就備下的“應試”之作,就不好說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