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默默,大哥,你都已經要去人家的地盤打工了,你現在到底自豪個啥呀?
關心的不是人家的996神,抓住的點是大馬缺船。
黑海造船廠一直希能下新的訂單,也愿意和對方常來常往,好拉更多東西。
但問題在于,一口氣買進了好幾條船,但現在世界經濟萎靡,航運業也影響,就是國的航運企業也不可能一下子租更多的船。
所以這件事就暫時擱淺了。
現在有了馬來西亞方面缺船的消息,周秋萍當然激。有人肯掏錢租船,就有更多的資金來買船了。
今天跑這趟養場,當真不虛此行。
老張默默地看了眼自己的老板,心中暗道:這頭上冒金的人,當真就是發財命。
隨便出來一回,都能找到掙錢的新機會。
第485章 我們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
老張同志之所以有此嘆, 是因為1992年的訊息極為不暢通。
倘若換30年后,不,10年后都可以。哪里缺船缺飛機用, 直接在網上發布信息, 供貨商就能找上門。
但現在不行,消息傳播渠道有限, 而且輻范圍也小。很多商業大佬之所以能做功生意, 一靠信息差,二靠人脈。
就比方說大名鼎鼎的罐頭換飛機,倘若沒有那位大佬在火車上跟人胡侃,知道蘇聯急著賣飛機,那就沒有后面的一段傳奇了。
現在,有現的賣方市場, 又有意向的買方, 那生意自然就能做起來。
周秋萍問趙大姐的朋友要航運公司的聯系方式, 打算直接和對方對話。
被問話的人一臉懵,他就是準備去大馬的造船廠打工, 他上哪了知道人家航運公司的聯系方式?
周秋萍換了個說法:“中人, 聯系你們的中人。有他的電話號碼就行, 我想打聽一下。”
準備去打工的這位老兄又張了,趕強調:“你就是帶人過去也不能價啊。你們大陸人就是這點不好,一天到晚工錢搶工作, 搞得特別賤。”
旁邊人都默默地看了他一眼。趙大姐的表也微妙。
這才去了香港多久?已經一口一個你們大陸人了。
周秋萍一點都不奇怪,別說香港大陸。就是在大陸本地, 功跳出農門的人還不經常一口一個你們鄉下人。
甚至還能微笑著跟對方保證:“我不做勞務輸出, 我是要聯系對方給他們買船。”
然而這家伙更加警覺了。
開玩笑, 幫運輸公司從外面買船, 那不就是造船廠的競爭對手嗎?他還想去打工掙錢呢,怎麼會平白無故得罪老板?
于是他頭搖得跟波浪鼓一樣,一口咬定自己沒有聯系方式。
搞得趙大姐特別尷尬,一路把周秋萍等人送出農場時還在抱怨:“他以前不這樣的,特別古道熱腸。”
周秋萍笑了笑,不提這一茬,只強調:“你要是想去參觀我們的養場,提前打個電話就行。”
還真沒生氣,人家白送一條消息,已經算幫了大忙。憑什麼要求人家必須得繼續古道熱腸下去?
有了這條消息,即便沒有直接的中人,也可以想辦法找馬來西亞那邊的航運公司,直接跟人家聯系上。
周秋萍說干就干,甚至等不及回飯店,上了車就開始聯系國的航運公司。
馬來西亞就在東南亞,國航運公司和他們是同行,還算鄰居的那種,找聯系方式不難。
航運公司的人多了句:“你找他們有啥事?托運嗎,找我們就好,我們開辟新航線了。”
周秋萍否認:“不是,我聽說他們那邊缺船用,剛好有朋友在造船廠想打聽訂單來著,我給問問。”
對方恍然大悟:“哦,是有這麼回事來著。他們船不夠用,二手船也買,好像政府還給補。”
周秋萍笑道:“這麼好啊,何經理你早告訴我,讓我也發點財噻。這回生意了,我回去請您跟各位老師吃飯,你們可千萬得賞臉。”
航運公司的人本來有點不好意思,聽請客,立刻表態:“你客氣了,你要是能給我們留兩張航母的門票,我們才恩涕零呢。這開了一輩子船,我到今天也沒上過航母。”
周秋萍痛快答應,又客氣幾句才掛電話。
老張在邊上憋半天,忍不住罵出聲:“狗日的,他早知道馬來西亞缺船用,卻他媽連個屁都不放。”
保鏢同志如此生氣,是因為之前老板聯系他們詢問是否需要船被拒之后,再三再四請他們幫忙留意行業信息。為此,還特地托人給他們帶從烏克蘭弄回來的特產。結果這幫貨,上答應的漂亮,回頭就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老板這麼辛苦捧黑海造船廠的場圖什麼?外人不知道,從海軍分出去的航運公司還一點數都沒有嗎?腦袋里一天天的都不曉得裝了點啥。
真是爛泥糊不上墻!
周秋萍倒反過來勸老張:“不至于,這已經轉民用,歸地方上管了,哪管得了這許多。再說人家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忙得很,顧不上這頭正常。不過這事真給我提了個醒,咱們得立給專門的機構來收集信息了。”
作為外貿從業者,東方貿易公司可以驕傲地說一聲在信息收集方面,他們屬于大陸的頭部企業。
因為和山海公司的合作,他們能及時獲得東歐以及原蘇聯國家的貿易需求。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