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重生異能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406頁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406頁

因為公司開在海城數幾個外國人能居住的外銷房小區,他們還能補充得到日本澳大利亞等地的貿易需求。

但今天的事兒讓周秋萍意識到了真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依靠這種被的方式來獲得信息,太單薄也太片面了,他們得系統的全面的收集世界各地的商業信息,這樣才能做大生意。

老張不做生意,覺這事兒有點不可思議。還得專門搞個機構?

朱莉已經瞬間進書狀態,開始替老板出謀劃策:“如果要有信息部門的話,我想應該在兩個地方開設,一個京中,想和大陸做生意的人,如果對大陸的況不悉,首先要去的地方肯定是首都。就好像我們從布達佩斯和莫斯科找生意一樣。還有一個是香港。大陸獲得外界信息的途經太窄了。香港在這方面有優勢,尤其是東南亞那邊的商業往來多。”

老張心里有點酸,卻無話可說。

他之前在布達佩斯也待過,覺人家港臺公司做起生意的確比他們

就說臺灣公司吧,他們直接找東歐本地的經濟研究所,通過跟對方合作,沒費多功夫就把東歐、蘇聯(那會兒還沒解)等國的商、產業貿易政策還有跟商業有關的法律政策的門兒清。

自己這邊呢,還傻不隆冬地試圖搞什麼社會主義兄弟,只想靠人關系辦事。吃虧上當太正常不過。而且吃了大虧還得打掉牙和往肚里吞,誰讓你們不遵守人家的規定呢。

周秋萍也覺得這個思路對頭。

但問題也隨之擺在了他們面前,那就是找門面開公司不難,難的是人手嚴重不足。

Advertisement

現在集團下面各家公司都在急速擴張業務,每個人都面臨著抓壯丁的難題。如果再調人出來搞信息收集,那估計所有人都會吼老板:不許我的兵!

京中還好辦些,貿易公司在京中本來就有辦事點。

香港,有點麻煩。來回太遠,手續費事,對職工家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老張卻笑出了聲:“你要真把人派到香港去,我保準他們能搶的打架。就是過去后他們還是不是你的兵得打個大大的問號,說不定跑過去第二天你就聯系不上人了。”

周秋萍默默地看了他一眼,到底沒底氣打包票。

九十年代是出國熱的時代,大家都千方百計往外跑。但凡能辦下護照拿到簽證,不想出去溜達簡直不可能。

周老板一個農村人進了城也不樂意回去,誰不是奔著好日子去的呢。

只能表示:“先回去再說。”

聯系馬來西亞的航運公司帶人去黑海造船廠說船的事兒當然不能靠一張在電話里叨叨,起碼得實地考察。尤其是對外貿易,回頭要是上皮包公司騙子,花個一年的租金就把船騙走了轉手賣掉,上哪兒找人說理去?

陳自強旁聽全程,半晌才巍巍地鼓足勇氣:“你們看我行嗎?你們公司香港的辦事起來了,我去打個工可以嗎?”

周秋萍驚訝:“你不打算讀博了?”

“讀,當然要讀,我就是做兼職。”

他們老陳家還指出個博士宗耀祖呢,他敢不讀,他爹媽都不會放過他。他就是想多長長見識,多開拓眼界,好徹底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市場經濟。

Advertisement

周秋萍痛快答應:“沒問題,回頭第一個通知你。”

實話實說,陳自強這個兼職人才還是很實惠的,起碼他懂粵語,他腦袋靈活,他有經濟頭腦。而且長期搞金融研究,他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比一般人強。這可是個沒有搜索引擎的時代。

朱莉又建議:“其實員工可以在香港招,這樣方便融。招工方面,我可以找朋友幫忙。我們公司是在香港注冊的,只要條件合適,招工很方便。”

兵的問題解決了,關鍵是將。

這只能等回海城跟貿易公司的人商量后再決定了。

汽車經過證券易所的時候,陳自強突然間要求停車,跑進去看了一眼,出來時便垂頭喪氣,只強調:“那個俄羅斯的私有化證券,什麼時候出來一定要通知我呀。”

周秋萍笑出聲,連連保證:“一定一定。”

第二天一早,周秋萍等人出發時,隊伍就比來的時候擴大了,多了位趙大姐。

這位大姐當真爽利,昨晚就給周秋萍打電話了,表示愿意去海城的養場參觀學習。也想看看是怎麼養的。

周秋萍當然歡迎,自己做事就不磨蹭啊。

回了海城之后,打了個電話給阿媽,直接招呼老張把人送去了向農場接給高興同志。

至于自己和朱莉,當然是回小區,因為得找貿易公司的人商量去香港設置辦事的事。

兩人回家放下行李便往樓下貿易公司去,居然運氣不錯,們瞧見了李立軍。

這位老兄干活還是很給力的,經常東奔西跑,還就出差,待辦公室的時間不算多。

Advertisement

周秋萍趕招呼人:“正好,李老師,跟你說個事兒,我想在香港和京中都設個辦事,專門收集外貿方面的消息。”

李立軍剛要點頭表示自己收到,房間里就傳來一聲嘶吼:“還有公理在嗎?”

這一聲吼,堪稱晴天霹靂一道雷了,把人嚇得頭皮都發麻。

周秋萍渾一哆嗦,小心翼翼地指著門板:“這是?”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