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心里清楚,這茅臺酒只要經過孫老三在長安城里一番銷售,名聲肯定很快就會打出去,到時候茅臺酒勢必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這每天只有上百斤的產量,對于想靠著茅臺酒霸占全國酒業市場的薛海來說,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現在的酒坊擴建只是第一步,等到孫老三把那一小壇子酒賣出去以后,那時候才是真正擴大酒坊規模的時候。
劉酒鬼回來了,薛家的酒坊又開始重新運轉了。
李世民雖說接手了薛家酒坊的生意,可這些天除了待在府上等著長孫無忌的消息之外,就是沒事兒的時候去酒坊里邊轉一圈兒,看看劉酒鬼喝醉酒而耽誤事。
另一邊,薛海一大早便帶著府上的工人和家丁將自己前些天從系統商城里面兌換出來的那些土豆,辣椒,玉米苗和種子運到了附近的田地里,準備把它們種下。
待在賬房里將賬給算好以后,李世民閑的無聊,便也來到了薛家村附近的田地里。
想著薛海一大早就帶著府上的家丁出來,應該是不想讓一百多畝地空著,又是帶著人來種紅薯了。
正好經過兩個月的實驗以后,朝廷正在向全國推廣紅薯的種植以解決老百姓們今年的吃飯問題,他還有一些不懂的地方想要請教一下薛海。
來到田間,看著四周不停忙碌的影,李世民置其中,恍惚間,有了一種老百姓們都有穿,都有地種的天下昌盛的覺。
可走著走著,李世民眉頭一皺,發現事并不那麼簡單。
上次幫著薛海開墾完薛家村附近的荒山之后,李世民雖然自那以后就當上了薛府的賬房先生,可后來薛府在開墾出來的荒地上面種紅薯的時候,李世民也是見過的。
可是現在,目之所及之,本不是紅薯!
看著眼前這些有大有小,有的禾苗與紅薯完全不同的各種食香料的種子,李世民犯起了迷糊。
不在心中暗道:“難道這薛海又從哪里弄來了朕不知道的食??”
懷揣著心中的疑問,李世民很快來到正在帶著人種植玉米苗的薛海旁。
“東家,你這是在種的什麼啊?某之前怎麼從未見過這種植?”看著薛海手中拿著正準備種下的玉米苗,李世民不問道。
聞言,薛海回頭看了一眼,見是李世民來了,回答道:“這可不是什麼別的植,這東西玉米苗,十分的耐干旱,就是再旱的天也能生長的下去。”
“而且這種植以后長出來的玉米棒子可好吃了,無論是用來烤還是用來炒,亦或是用來蒸煮,都好吃的不得了,簡直就是百搭。”
薛海一邊回答著,一邊將手中的玉米苗種下,并且在周圍澆上了一勺子人工料。
這時,李世民心里開始小聲嘀咕了起來,前面薛海弄出紅薯來的時候,薛海也是這麼說的,說是紅薯十分的耐旱,也是香甜可口。
現在不知道從哪兒又弄出來這玉米,而且聽薛海夸的那麼神奇,再干旱的天也能夠長的很好?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一開始的時候就把玉米苗拿出來呢?
李世民想著這些,心中愈發的好奇。
“東家,這玉米棒子又是什麼……還有旁邊他們種的那些禾苗怎麼覺和你手上的有些不一樣啊?這些都是什麼啊?”
李世民對薛海手中的玉米到好奇,可仔細一看,周圍的那些工人們手中正在種的東西與薛海手中的玉米苗還不一樣。
略的估計了一下,此時此刻,在這田間地頭,足足有十幾種李世民之前所不知道和沒有見過的禾苗。
看著那些禾苗,為大唐皇帝的李世民,甚至都無法出它們的名字。
“東家,這怎麼突然一下子冒出來這麼多某之前從未見過的植?這些都是從哪兒弄來的啊?”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李世民蹲下子,不向薛海打聽起了這些植的來歷。
聽見這話,薛海突然回頭沖著李世民嘿嘿一笑,道:“老李,這些植都是我托父輩的朋友從西域和南洋等地帶回來的,我們大唐現在可沒有這些~”
“西域?南洋?”聽著這兩個悉又陌生的名字,李世民為大唐的皇帝,心中卻是有所想。
“東家,你說這天下難道真的還有比我們大唐更產富的地方嗎?就現在擺在某眼前的這些東西,在這之前,某是真的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
李世民想到薛海口中所說的西域和南洋,不想到了大唐雄踞中原,周圍的突厥,吐谷渾,吐蕃等國家都對中原這塊沃的土地虎視眈眈。
原本在李世民的心中,這天下間最為富饒和沃的土地都已經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可沒想到,這世間竟然還有這麼多的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東西。
不讓李世民開始在心中懷疑,這中原,到底是不是全天下最富饒的地方,大唐,到底是不是周圍那些部落國家眼中的天朝上國。
突然聽見李世民問了自己這樣一個問題,薛海也是一愣,這中原真的是全天下最富饒的地方嗎?
“老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久的將來,大唐,絕對是全天下最強大,最富有的國家,但其中最富饒的地方不是在中原。”薛海仔細在自己腦海里想了想,回答道。
聽見薛海這麼肯定的說出大唐是全天下最強大,最富有的國家,李世民下意識的以為薛海這是在吹捧自己,也就沒當回事。
可聽見后面,薛海說全天下最富饒的地方不是中原,這讓李世民心中起了疑。
不口問道:“不是中原?那是什麼地方?”
“江南!”
“江南?”
聽見江南二字,李世民心中的思緒萬千,仿佛一瞬間在他的腦海里出現了許多從前的畫面。
雲崢打開了一扇門,就再也沒有回頭路,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想回頭已是百年身。這是一本講述為師之道的小說,說的是生存智慧,講的是人間溫情,道的是兄弟情義,表的是溫恭謙良,這裡有最美的愛情,有最深刻的兄弟情義……
李狗兒,一個連正兒八經大名都沒有的窮要飯,一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一個做貴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頭上的時候,李狗兒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個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識幾個字。做外戚當權臣?那太危險,好像歷朝歷代沒有幾個能得善終的。李狗兒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更沒有抱負
穿越成為廢太子,想著遠離爭端,掙點小錢,娶個媳婦,過個瀟灑日子,可惜家國危機,朝廷動盪,廢太子也是太子,山河錦繡豈能拱手讓人!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巡視四邊,來到嶺南發現這里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威武的軍隊士卒……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里的封王十八皇子朱拓胡作非為、窮奢極欲、橫行霸道。朱元璋:兒子啊,要不把大明交給你,你在大明隨意為非作歹。朱允炆:十八叔就是我遙不可攀的高山。朱棣:有十八在,我對皇位沒有任何想法,我愿意做他帳下大將,為大明開疆擴土。于謙:我心中只有一個太陽,沒錯,那就是十八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