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滅亡之后,在半島上還剩下最后兩個小國,一個是新羅,一個是百濟。
這兩個小國當中,新羅由于這些年來不斷派出使臣到唐朝學習先進的技,且有意與唐朝好。
因此,在國力上乃是半島三國中最強的,如果不是薛海此次率大軍前來的話,那麼此后統一半島的,便會是新羅了。
可惜,他們遇到的是薛海。
當唐軍的鐵騎抵達新羅王城外的時候,新羅國王親自出城相迎。
見到薛海后,新羅國王上前便拜。
說道:“見過上國天策神武大將軍,新羅與大唐世友好,乃是大唐最忠實的藩屬國~”
“此番大將軍南征百濟,我新羅雖國小貧弱,但也為大將軍準備了一些糧草,以及兵士一萬,愿隨大將軍一同出征百濟,以顯新羅與大唐世結友好之意~”
聽見這話,薛海眉眼一抬。
問道:“是誰告訴你說我這次是來打百濟的?”
薛海要的,不是什麼藩屬國,而是真正屬于大唐的領土!
新羅國王一愣,驚恐之瞬間顯現出來。
巍巍問道:“那大將軍親率大軍前來~意何為啊?”
聽見這話,一旁的程亮上前,直接一把將新羅國王提溜了起來,惡狠狠說道:“今日你若是降我大唐,我便留下你的狗命!”
“你若不降!我便拿你的頭祭旗,再率大軍踏平你新羅!”
在程亮的威脅下,新羅王瞬間沒了底氣,一冒著熱氣的水緩緩流了出來。
見狀,程亮大笑道:“哈哈哈~這老東西,竟然被嚇尿了!”
此一幕,讓新羅的大臣們和百姓見了,都紛紛覺得丟臉。
想不到平日里豪萬丈,意圖統一的半島的王,此時在見了唐軍之后,竟然會被嚇尿……
……
至此,新羅國滅。
接連解決掉高句麗和新羅之后,位于半島南端的百濟深知不是大唐的對手。
為了死的面點兒,在薛海率軍向百濟王城開進的途中,百濟國王便親自帶著國的大臣一路迎了過去。
在薛海行軍的途中向薛海獻上降表和國璽。
至此,百濟國滅。
薛海在不到十天的時間里,接連滅掉高句麗,新羅和百濟,統一了半島,速度之快,讓天下人都為之震驚。
……
當薛海滅掉半島三國的消息傳回長安的時候,李世民高興的在太極殿載歌載舞。
甚至當場讓宮廷樂班上太極殿演奏。
當天的議到一半的政事也沒有心在繼續議下去了,這時間覺得沒有什麼事是比開疆拓土更能讓一個君王高興的事了。
而此前在朝中一直暗中與薛海作對的一眾大臣們,也都乖乖的閉上了。
因為在他們看來,此時的薛海,已經有了當年的秦王那般的功績。
甚至,薛海滅吐蕃,平回鶻,收西域,踏半島的功績,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秦王。
這個時候誰要是還不開眼的站出來說薛海的不是,那不是自己找死呢嗎?
可偏偏這時候就有這麼一個不開眼的人。
魏征站出來對李世民道:“陛下,剛才陛下正與眾位大臣商議國事,豈可因前方戰報就停下……”
魏征說到一半,李世民便示意左右,道:“此人既然不愿意待在殿,就先讓他出去休息休息……”
而后對宮廷樂班道:“接著奏樂,接著舞……”
……
李世民此時對薛海是完全的信任,并且調集全國之力,為薛海提供任何所需要的資。
因此薛海在送回來的捷報中還提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薛海準備東渡,拿下倭國!
此前薛海南下之時,曾在泉州,雷州等地設立了專門的造船廠,以及港口。
在回到長安,以及領兵出征的這段日子,薛海可一直沒將這件事放下,蔡宇培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向薛海匯報造船廠的況。
就在薛海率軍拿下西域的時候,蔡宇培在書信中說到,現在泉州、雷州的造船廠已經生產出戰船千余艘。
并且已經全部付給南洋水師使用。
而在率軍進攻高句麗的時候,薛海便已經向李世民請命,拿到了南洋水師的指揮權。
南洋水師是大唐的唯一一支水師部隊,只專門組建起來對付琉球和菲律賓那一塊的海盜的。
但是自從去年薛海南下視察過后,南洋水師便擴大了規模,還有戰戰法。
……
百濟國的海岸邊,對馬島。
這里是從半島通往倭國最近的途徑。
薛海就近征用了半島上漁民的漁船,準備渡過半島海峽,登上倭國境,將他們全部殺掉!
南洋水師的艦隊也在半個月前出發了,不出意外的話,在晚些時候應該就能出現在東京都外的海面上。
此時的倭國雖然與大唐已經有了商業上的往來,并且還比較頻,在學習大唐先進的技和造藝上也沒比新羅落后多。
但是很難稱之為一個國家。
最多也就是與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差不多,表面統一,實則不就要干架的那種。
而且他們的干架也不是一般的干凈,經常是兩個村子的領主帶著全村的百姓一起上。
哪個村子打贏了,對方的土地就是他們的。
要是打輸了,那就只有被人攆出去的份兒,或者是干脆直接加對方。
因此,這一時期的倭國部很是混。
……
當南洋水師的上千艘戰艦黑一片出現在東京都外的海面上時。
“跑哇!快跑啊!怪來了!”
“我的媽呀!那是啥怪啊,那麼大!”
“再不跑,小命都沒了!”
……
第一次看見如此巨大戰艦的倭國漁民,在那一刻,被嚇得四逃散。
與此同時,薛海也帶著十萬大軍從對馬島出發,直抵達橫濱!
唐軍所到之,皮不存。
對待倭國這些畜牲,薛海從來不會心,更不會手下留!
春二月,倭國平定,留下五萬駐軍鎮守之后,薛海終于第一次班師回朝了……
宰者宰相,執者執政。 上輔君王,下安黎庶,羣臣避道,禮絕百僚,是爲宰相。 佐政事,定國策,副署詔令,爲宰相之亞,是爲執政。 因爲一場空難,賀方一邁千年,回到了傳說中“積貧積弱”同時又“富庶遠超漢唐”的北宋。一個貧寒的家庭,一場因貪婪帶來的災難,爲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韓岡開始了向上邁進的腳步。 這一走,就再也無法停留。逐漸的,他走到了他所能達到的最高峰。在諸多閃耀在史書中的名字身邊,終於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貞觀三年。此時李世民已擦拭了玄武門的血跡,雄才大略,氣吞山河。此時一代名相馬周還在給人餵馬,蟄伏於市井,等待著宏圖大展。此時公主殿下們初成年,豆蔻年華,情竇初開。此時一代驍將和名臣們,開始了他們的故事。也在此時,陳正泰來到了這個世界,他經歷了懵然,隨即縱身躍入這無數王侯將相掀起高浪的歷史長河,故事從這貞觀三年開始……
崇禎十六年,軍醫朱劍穿越到了朱慈烺的身上,成為了大明朝的倒黴太子。肆虐的鼠疫,糜爛得朝政,席捲天下得李自成,肆虐西南的張獻忠,白山黑水還有磨刀霍霍隨時可能殺入中原得女真鐵騎,偏偏還攤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便宜老爹。朱慈烺將屠刀一次次的舉起,不光是對準戰場上的敵人,同時也對準了朝堂上的敵人,對準了民間的敵人!殺貪官!除晉商!剿闖逆!滅獻賊!在不斷地血腥殺戮中興大明,成就一代屠皇!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明屠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齊譽,一個窮書生,經商沒本錢,致富沒門路,只得依靠科舉謀求出路。 一路走下去,去爭做那個笑到最后的人。直到有一天,國家內憂多了,外患來了,皇帝才嘗試著啟用這個寒門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