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變臣 第一百二十八章初入圣心

《變臣》 第一百二十八章初入圣心

永昌帝都,皇宮書房。

看著石方真的食指輕快地在桌上點擊著,一旁侍立的大太監劉維國知道天子的心不錯。手在袖中的上按了按,淑妃娘娘賞的玉佩還真是時候。

清仗田畝的試點進展得不錯,三個試點州共清出田地二萬余頃,補繳稅賦二十多萬兩,尤其是仁州,清出侵占的田地一萬二千三百四十多頃,余知節辦事得力啊。明年,清仗田畝可以全面鋪開了,等朕手上寬裕了,要給北面的蠻子一個大大地教訓。

石方真站起,推開窗戶,寒風夾著雪花撲面而來,屋中的溽悶一掃而空。石方真擴了擴了個懶腰,笑道:“回宮。”

劉維國小心地替天子披上皮裘,輕聲稟道:“今日是淑妃娘娘的生辰,萬歲爺您看?”

“擺駕淑景殿。”石方真大步出書房,沒有乘坐鑾駕,興致地踩著雪,一路走向淑景宮。

淑景宮前的廣場,二皇子石重杰包裹的嚴嚴實實,像只笨拙的小狗熊在雪中翻滾玩耍,一大群太監宮大呼小地簇擁著,生恐磕到皇子。

石重杰才五歲,正是頑皮好的年紀,拉住小喜子道:“喜公公,你不是說會堆雪人嗎,快堆。”

小喜子是淑景宮的宮教博士,黃淑妃有時讓他教二皇子識字。小喜子自然不會放過良機,竭盡全力討好娘娘和皇子,在淑景宮,誰都知道喜公公是娘娘眼中的紅人。小福子不敢與他相斗,求了義父唐文忠調到府局當差了。

太監們七手八腳地幫忙,高高地壘起個人的形狀,有人找來兩顆煤球,替雪人安上兩只眼睛,一木椎做鼻子,上把竹帚就是手了。

石重杰高興地直拍手,圍著雪人轉著圈,小喜子的眼睛潤了,想起了小時父親帶自己堆雪人的場景,人事已非,父親的墳不知埋在何,自己忍辱生,這一切都是因為江安義。

Advertisement

旁的宮太監齊刷刷地跪地,有大人來了,小喜子立即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看是誰。

“父皇,父皇。”石重杰高興地撲過去,張開雙臂。

石方真抱起兒子,笑道:“比上次重了不,玩得一雪,當心著涼,你娘呢?”

“父皇上次來的時候孩兒才穿兩件服,現在穿的多了自然就重了。”石重杰氣的話逗得石方真龍大悅,抱著兒子向宮殿走去。

石方真三子三,長和長子都是王皇后所生,黃淑妃誕有次子石重杰,三子石重仁、次公主是劉貴妃所出,還有一個尚在襁褓的小,是新晉的何人所生。

黃淑妃心打扮了一番,得到稟報后前來迎駕。黃淑妃著大紅云綿宮裝,翠綠織錦的長有如荷葉田田,烏發如云,斜著丹掛珠釵,顯得富貴雍容,淑雅莊重。

石方真眼睛一亮,黃妃在他的印象中文靜弱,是個書卷氣極濃的子,極妝扮,沒想到盛妝起來艷麗不下于新進的人,更有一份的風韻。

心頭火熱,石方真笑容滿面地道:“妃生辰,除了按例的賞賜外,昨日恒州進獻了一批錦緞,各種花妃都是挑選一些,做些,朕看妃平日的穿著有些太素了。”

“多謝萬歲賞賜,皇后娘娘一大早派人送來了賀禮,臣妾不敢妄求。”

石方真最喜黃淑妃不貪不求的子,笑道:“皇后是皇后的心意,朕就不能表示一下嘛,育杰兒辛苦,朕心甚。”

“父皇,父皇,我都會背《千字文》了。”石重杰依在石方真懷中,聽到父皇提自己的名字,連忙表功道。

“喔,背來聽聽,背得好朕有賞。”

淑景宮,石重杰的聲在一字一板地誦著《千字文》,當最后一句“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謂語助者、焉哉乎也”念完,石方真驚喜地將兒子摟在懷里,在小臉蛋上狠狠地親了兩下,問道:“可會解了?”

Advertisement

“喜公公才講到‘鳴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是說凰在竹林中歡樂的鳴,小白馬在草場上自由自在地吃著草食。圣君賢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了恩惠,恩澤遍及天下百姓。”石重杰板著小臉,一臉嚴肅地解釋道。

“哈哈哈”,石方真開懷大笑,道:“杰兒聰慧,不下于偉兒,說說,要父皇賞賜你些什麼東西?”

黃淑妃心狂喜,表面上依舊冷冷清清,只是看向兒子的目中多了炙熱。

石重杰眼神晶亮,笑道:“喜公公說他小時吃過糖人,可好吃了,父皇找個人給孩兒糖人吧。”

“糖人?”石方真疑地問道:“誰是喜公公?”

喜公公(張伯進)趕跪倒在地,道:“奴婢小喜子叩見萬歲。”

石方真見小喜子面清秀,看上去文質彬彬,加上石重杰的《千字文》是此人所授,對他多了幾分好,道:“你且起來回話,朕問你,糖人是什麼東西?”石方真長于深宮,偶爾出宮也是前呼后擁,沒有見過這種市井的吃食。

“稟萬歲,糖人是市井的一種小吃食。糖人師傅將糖加熱吹,塑、花草等型,既可以吃又可以玩。”小喜子戰戰兢兢地稟道,來宮中兩年多,跟天子說話還是第一次。

石方真聽小喜子描述的清楚,被勾起興趣,問道:“永昌城可有糖人師傅?”

得到答復后,石方真傳旨,召十名糖人師傅進宮。

一個時辰后,淑景宮變得熱鬧起來,十名糖人師傅一字排開,拿出全副手藝伺候天子,十二生肖,各種瓜果,元寶燈籠、神仙鬼怪、漁翁釣魚、寶塔人無不栩栩如生,不要說石重杰看得喜不自勝,就連石方真也拿了個糖馬在著。

Advertisement

太子、公主、皇后娘娘、宮中的嬪妃都驚了,借著給淑妃娘娘拜壽的名頭前來看熱鬧。淑景宮,黃妃熱熱鬧鬧、高高興興地過了個生日。

將近二更,小喜子腰酸背痛地回到自己的住,卻抑不住心的狂喜,從今開始,他不用再小喜子,天子賜姓黃,黃喜公公,尚儀局司典,主經史教學,從七品下。

點燃一殘香,屋霉味驅散了些,黃喜倒在冰冷的床上,大冬天,不是每個地方都燒著炭火,皇宮里每年都有被凍死的太監宮

從七品下,相當于下縣的縣令,同進士還沒有從七品,更選不中縣令,居然這麼輕易地到手。黃喜的眼淚流出來了,不知是歡喜還是悲涼,原本可以靠才學當卻偏偏靠伺候人得,替自己也替天下的讀書人不值。

宮中消息閉塞,黃喜只知道江安義到仁州去清仗田地去了。江安義,等著我,總有一天我會將所有的辱都回報你,裹上的被子,黃喜帶著憧憬、怨恨沉沉地睡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