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鳳鳴朝 第60章

《鳳鳴朝》 第60章

第60章

接下來的幾日風平浪靜。

那個夜晚的阮碧羅像一個幽靈, 咄咄而來,又被謝瀾安的幾句話擊碎了靈魂,其後幾日都銷聲匿跡, 留在房中閉門不出。

繆娘子不敢再做酒糟鴨了, 這把食髓知味的一幹近衛饞得不行, 玄白有段時間見著胤奚就嘖嘖。

胤奚安之若素, 調頭便找到謝瀾安, 睜著水靈靈的桃花眸慢聲細語:“我會早日練好酒量的, 不讓玄白笑話我。”

然後玄白就被謝瀾安舉扇打賞了三顆暴栗。

“姓胤的你——哎呦主子,我本沒說什麽啊,我就嘖一聲!”

玄白吱哇的時候,胤奚就在一旁笑,靈一閃間想通了什麽,輕哦一聲:“原來郎疼我,讓我下船再練酒量,是怕我暈船不舒服。”

這不輕不重的話音正好傳進謝瀾安的耳朵裏,輕飄飄地調轉扇尖, 指著胤奚,警告地瞥他一眼。

玄白期待地瞪大眼睛——只要郎打他一下, 哪怕一下, 他這木魚腦袋也不算白挨!

可胤奚垂睫歉意一笑, 抿住了, 他主子便雷聲大雨點小地收回扇柄, 連句重話也不曾說了。

沒天理了。玄白生無可地想。

吳郡的治所在吳縣,阮家則在錢唐,過太湖後仍有百餘裏水程。樓船到達錢唐這日,已十月了, 鼓帆的江風拂來冷的氣息。

謝瀾安的行囊中帶著袍印綬,下船時穿還是常服,決定了是以朝份,還是以阮氏表姑娘的份踏上吳郡的土地。

這對暗中窺視這位子巡到來的吳中世家來說,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

最終,謝瀾安在下船前改回裝,請繆娘子幫梳了發髻。

船靠渡棧,楚鬢雲裳的謝瀾安當先下船,來渡口接人的卻是阮厚雄本人。

Advertisement

謝瀾安一見舅父,快走幾步上前見禮,又見他被晨風吹紅的鼻尖,不由得過意不去:“豈勞舅父親來迎接?舅父等久了吧,外祖母一切都好?”

阮厚雄半個月前就知道謝瀾安要乘船南下,這會兒見著外甥,總算心安了,笑呵呵道:

“都好都好,你外祖母在家盼你盼得星星月亮似的,總算把囡囡給盼回來了。”

“阿父,兒也回了。”阮伏鯨下船後,向父親抱手施禮。

他從戰場回後,為了傳遞戰地的消息,徑金陵。這也是阮厚雄時隔小半年後再見長子,他上對他嚴厲,但疆場兇險,他又豈能不惦記。

前番阮伏鯨致信,說是只輕傷并無大礙,阮厚雄總怕他報喜不報憂,此時阮厚雄輕輕扳過兒子雙肩,仔細打量他被沙場磨礪得更為堅毅的面孔,“好。上還哪裏有傷?回家再讓軍醫為你看看。”

“都養得差不多了,老爹別擔心。”阮伏鯨道了一句,在他後,阮碧羅由茗華摻扶著慢慢下了船。

出嫁十幾年後重回故鄉,阮碧羅素面郁然地立在渡口,恍惚向四方的天了幾,冷風不住地吹掀上的薄緞鬥篷,弱似難

阮厚雄看著心疼,想說什麽,又想起從前行徑,最終嘆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其餘護衛魚貫而下,阮厚雄別人沒留意,只在胤奚那張分外白皙俊昳的臉晃過眼簾時,頓了一頓。

但眼下不是說話的地兒,阮厚雄給外甥擋著風口,“走吧,有什麽話回家再說,知道你要來,母親早早便讓府裏準備齊了。”

隨後他低聲音,“那些人你想不想接見,自己拿主意吧。”

謝瀾安下船時便看見了,這渡口上除了阮家來接船的人,不遠還叉手站著幾撥人,看上去是吳中幾個大世家的管事者,男皆有,男人便是長史詹事,人便是管家娘子。

Advertisement

這是要看佩印,還是梳髻常服。若是前者,便由長史們代家主前來拜見,若是後者,管家娘子們便可以代主母向送上一份見面禮,怎麽著都不失禮。

想得真周到。

至于那些坐鎮宗族的世家主,自然不會第一日便親前來列隊拜見。都是些自恃份的名公,哪裏會輕易向這年輕子低頭呢。

謝瀾安掃過一眼便收回視線,“我今日是探外祖母,恐老人家等急了,不相幹的人便不見了。”

阮厚雄一聽便明白了,吩咐帶來的管事去與那些人接洽,讓他們哪來哪回。

船上還有謝瀾安給阮家上下備的見面禮,請舅父派人搬下來,一行人便棄船上車,駛往阮家。

雖然大玄疆域統稱江左,錢唐宅邸的建築風格與金陵又有不同,飛檐梁藻的浮華,而重黛瓦壁的清致。

馬車的鸞鈴聲停在阮氏閥閱之前。謝瀾安下車,便見阮府朱漆銅環的中門大開著,府階下,立著不家人仆婢躬首迎接。

中門開,是迎貴賓的大禮。然謝瀾安自詡是晚輩登門,只走了左側門扇。

回來探親帶刀佩劍也不規矩,所以謝瀾安將一應武衛皆留在府外,文士僅止在外院休歇。

胤奚和楚堂、靳長庭等幾人留在二院,他注視著郎走進院的影,心裏默算著此地與院的距離,和謝府上房到幽篁館的距離孰近孰遠。

他可以見不到郎,但不可以比三進庭院的距離更遠了。

謝瀾安一路隨著阮厚雄父子,去外祖母所居的上房,眼前但見亭臺幽致,樓榭雅,老人家的院子裏喜種一些蒼松勁柏,松蓋過檐,古意虬然。

謝瀾安過庭走上木柞門廊,室,先覺一片暖香撲面,掃去了上冬初的寒氣。

Advertisement

門口的使口稱“表姑娘”,神恭敬而好奇,這聲驚了屏風,響起一片環佩之聲。

老夫人的屋裏早聚集了闔府親眷,一屋子廣袖博帶的男男,聞聲皆回頭。

謝瀾安修靜從容地繞過屏風,阮家衆人目便見一名英麗無方的子,頎長的段上罩著雪青雲紋鬥篷,出一截白玉腰帶,鬥篷系帶之上的玉頸修長優,眉極長而翠,眸極亮而漆。

令人眼前一亮還不止于此,而是此容秀,骨秀,神更秀。俗淩表之氣,得滿室一時噤聲。

謝瀾安眼裏所見,是正坐在上首紅木雲母榻中的老夫人。

老人穿松織錦罩裼,頭戴真珠抹額,背靠倚枕,一雙慈祥的眼睛,正帶些急切地朝這邊看來。

謝瀾安兩歲之前被母親帶回來探親的事,早已不記得,唯一記得的,卻是死後魂魄飄至外祖母的靈堂,不見慈容只見棺槨的一幕。

再對比眼前這慈藹的老人,割于心,謝瀾安心頭袍跪在老夫人前。

“不肖外孫瀾安,拜請外祖母福安,多年未曾在外祖母膝前盡孝,瀾安之罪!”

聲音一出,寂靜的室宇又像活了過來,幾個站在後頭,比謝瀾安年紀小些的閨中娘子,驚奇地注視這位威名赫赫的表姐。

尹老夫人早已一疊聲地喚,自己拄杖而起,過手拉住謝瀾安的手,往自己懷裏摟,淚眼婆娑地說:“好孩子,好囡囡,你那狠心肝的母親坑苦你了!快來讓阿婆看一看……”

尹氏膝下這些兒最疼的便是小兒阮碧羅。

這些年與金陵音信不通,老夫人口中埋怨,心裏的記掛卻一年深似一年。自從得知瀾安是個娘,老夫人的心更疼惜得無以複加,今日總算把孩子盼來,怎無一場好哭!

阮碧羅自從踏府邸,眼見昔年之景,母族之人,神都木然無。直到聽見母親說“狠心肝”三字,也流下淚來,不泣咽道:“阿娘……”

老夫人哭得更大聲,“你還記得我是你的娘!這麽些年、這麽些年……”娘倆個抱頭哭了一場,滿室惻然。

上了年歲的老人家最忌大喜大悲,謝瀾安看了痛哭的母親一眼,扶著老人道:“我們回來看您是可喜的事,外祖母不要過悲。”

聲音低低的,在一片凄惻聲中格外沉斂冷靜。

阮厚雄夫婦也連忙開口勸解,好不容易止住老夫人的哭聲。那著荷葉綾裝,頭戴步搖的婦人拉過謝瀾安的手,用帕子揩了揩淚,出笑意對謝瀾安道:

“瀾安,一路舟車累壞了吧,我是你的大舅母,”又指著旁一對中年夫婦,“這是你二舅、二舅母,”又指著後一名頭戴五兵佩,面容與阮碧羅有五分相似,卻更華雅的婦人,“這是你姨母,聽說你來,特意從姑孰趕回來的。”

謝瀾安一一見過,餘下的便是與同輩的表兄弟與表姐妹。認完了親,命使向衆人送上禮

姨母阮霞錦帶來的兒常樂是個有話憋不住的,目閃亮地注視謝瀾安半晌,忍不住道:

“表姐……小妹可以向你求副字麽?你不知道,你的墨寶在吳中都賣瘋了,一字千金,有價無市!”

大家一下子笑開,阮霞錦又氣又笑地敲敲兒的腦殼。

常樂俏皮地吐吐舌,說的卻也半分不誇張,這其中有個緣故,只因先前謝瀾安自曝份時,使得江左震驚,人人罵欺世盜名,故以收藏金陵第一人的墨寶為恥,興起一陣焚毀其書的風

等到謝瀾安一路扶搖直上,為陛下立下挽宮傾,清君側的功勳,出任二品史臺主,先前毀書的又悔不當初。

以稀為貴,謝瀾安的手書價值一霎水漲船高,如今誰家能有一副謝瀾安的真跡,倒了名流間的一樁風雅韻事。

謝瀾安笑說:“我給你寫兩副。”

笑得倜儻風流,又是那般好相貌,常樂一時看癡了。

這時老夫人的緒平複下來,又拉謝瀾安坐在自己旁,細細看,喜不盡。

問謝府一切可好,謝瀾安含笑應答。阮厚雄笑說:“母親沒看到瀾安穿服的樣子,那才威風凜凜!”

他的自豪之溢于言表,恨不得謝瀾安是他的親生兒。

二舅父阮端臨聽了,笑了兩聲。

“是啊,怎能不威風,自古聞所未聞臺省的,又是上書去除府兵制,又是請陛下清檢世家田産,這次來知道的是探親,不知道的,還以為帶人來阮家抄查呢。”

阮端臨話音落下,滿室無聲。

尹老夫人面不豫,阮厚雄反應過來,喝道:“老二,胡說什麽?!”

阮端臨似笑不笑,“我見到多年未見的外甥高興,說兩句自家實言罷了,大兄何必怒。”

方才母親與小妹抱頭對泣之時,阮端臨便冷眼旁觀此,卻見于衷,淚也不見一滴,便知這是個心的人。

謝瀾安此來明著說是探親,心裏還指不定想著怎麽拿阮氏開刀,好完朝廷的政策,向主子邀功呢。

母親和大兄只顧念親,忘了宗族紮在錢唐的才是傳家之本,都糊塗了!

謝瀾安坐在榻側微微一笑。

涉及利益的地方便有沖突,在哪裏都是一樣的,家中尚且有一個三叔不安分,阮氏家族裏有人不願意清田放利,對心存戒備,再正常不過了。

去了披風,一雲緞流裳清冷傲麗,雙手疊于膝上,口吻老,不似晚輩:“今日是喜日子,我府只為探外祖母,二爺莫多心,不然惹了外祖母生氣,便不了。”

三兩句話,表明了立場,討巧了老夫人,阮端臨倒被劃撥外人了,被母親狠狠瞪上一眼,噎在原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