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的這條微博剛發出去,立馬就被網友們捕捉了。
因為陳凡這個賬號同樣掛著黃v標志,個人認證是若凡集團董事長。
“哇塞!是本人嗎?真的是本人嗎?”
“我沒看錯吧?陳凡?若凡集團那個陳凡?”
“陳總?竟然是活的陳總!”
一瞬間,陳凡的這條微博
網友們爭先恐后來陳凡這條微博
實在是平時向陳凡這樣的億萬富豪大老板都是高高在上,神的不得了。
像現在如此近距離地接到還是第一次,大家都到十分新奇。
很快,網友們便發現了更多的。
比如,陳凡這個賬號為何等級這麼高?
陳凡的關注列表竟然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溫婉。
現在陳凡又面轉發溫婉的這條微博,什麼意思?擺明了是力對方啊。
再聯想到前段時間兩人傳出過的八卦緋聞,所有網友不開始想非非。
一時間,“#陳凡的關注列表只有溫婉一個人#”
“#陳凡正大明面力溫婉#”
“#陳凡的等級為何這麼高#”
“#陳總求工作#”
“#陳凡的數增長速度比溫婉還快#”
各種話題全都冒了出來,網友們開始爭先恐后地趕過來吃瓜。
尤其是陳凡那條微博的評論,“厲害了我的姐”這六個字也瞬間登頂熱搜,為了網絡流行語。
無數網友跑到溫婉的微博
總之,因為陳凡的轉發,讓溫婉的熱度再次飆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外行看熱鬧,行看門道。
溫婉駐非凡微博,造的轟,讓不人意識到了非凡微博背后的另一層重要。
那就是輿論影響力。
拿溫婉來舉例,只用了一天,發了兩條微博,數目前就已經達到了八百多萬,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突破一千萬也只是時間問題。
一千多萬的量,這是什麼概念。
意味著只要發一條微博,便可以瞬間向一千萬網友準投放。
如果其中再加上這條微博被轉發的次數造的擴散影響,那至得是幾千萬甚至是過億的曝量了。
乖乖!
溫婉一個人的賬號簡直就相當于一份國家級的刊啊。
甚至國家級的刊都不一定能造溫婉這樣的曝量。
微博比起紙的好顯而易見,本低,時效快,曝量大……最重要的,一條微博只有幾十個字,哪怕網友不想看,只是掃一眼的功夫也被接了曝閱讀。
如果讓溫婉來代言一個廣告的話,哪怕只是發表一條使用了某某產品的文字微博,那也相當于進行了數千萬次的準曝。
而且這個曝還是強制的。
不商人已經看到了這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
哪怕沒有溫婉這麼大的影響力,質量不夠,但是可以數量來湊啊。
如果一家企業擁有數十個百萬級別的賬號,那用這些賬號來同時發布一條信息……達到的效果不也差不多嗎?
這些賬號能做的事可就太多了。
接廣告賺錢,發布新聞甚至是暗的曝對手黑料……
幾個賬號就能做這麼多事,那擁有非凡微博的若凡集團呢?
如果愿意的話,豈不是可以掌控輿論?
掌控輿論意味著掌握了話語權。
這可是只有報紙才擁有的特權。
想想吧,要是你的公司跟若凡集團了對手,對方只需要稍加調整,在微博上放出一些對手公司的黑料,豈不是可以瞬間置對手于死地。
想通了這一點。
不企業老板坐不住了。
非凡微博上線第二個月,三月中旬的時候,各大互聯網公司開始正式高調宣布場,準備上線自己的微博。
率先有所作的自然是新瑯微博。
他們的產品早就上線了,前期被非凡微博打得幾乎找不到北,這次新瑯方發言人站出來對著記者宣稱:“新瑯已經準備重新注資一個億,最新版本的微博正在研發上線。”
接著便是三大門戶另外兩家,搜狐跟網翼。
同樣上線了微博產品研發計劃。
搜虎的發言人說:“這場戰役才剛剛開始,非凡科技是比我們跑的快了一些,但是最終誰能笑到最后可說不定。”
網翼的新聞發言人則是發出豪言壯語:“這場戰役我們志在必得。
不管最后誰死在沙灘上,反正不會是我們。”
最后還有兩家大廠高調宣布場,分別是白度跟企鵝。
白度的李彥洪在接記者采訪的時候說得還算客氣。
“我跟陳總算是老相識了,陳總是我見過的最有頭腦的創業者之一。”
“不過,生意場上大家公平競爭,白度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勢必要在微博市場拿下一塊蛋糕。”
至于企鵝的發言人說的更直接。
“馬總對我說的原話是,資金我可以給你,不設上限。
但是要在一個月拿出產品。”
“前期投五個億研發,后續不夠,我們彈藥充足。”
好嘛,產品還沒上線,各家的火藥味已經十足了。
有報道,《非凡科技遭遇危機,各家圍剿,非凡微博能否一枝獨秀》。
后面又有不知道從哪里搞來了一張照片,是陳凡之前參加民營企業峰會時被人在會場拍到的一張照片。
照片上,陳凡剛剛場準備座。
在他的周圍,一幫互聯網大佬全都抬著頭,目集中在陳凡上。
“《年輕人攪局,前輩圍剿能否功?》”
這張照片后來被各家爭相轉發。
有人評論道陳凡這次恐怕要麻煩了。
看看圍剿他的這些企業吧,三大門戶如日中天,另外兩家也是互聯網企業中的龐然大。
作為后起之秀,非凡微博首發是有優勢,但同樣也給其他企業提供了思路。
那就是產品設計都是現的,直接照抄就可以了。
他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研發產品然后上線。
等大家的產品都大差不差的時候,唯一要比拼的便是資金推廣了。
陳凡是有錢。
但是他能同時扛得住這幾位大佬的圍攻嗎?
不人表示了質疑。
整個三月,各家微博產品計劃吵得不可開的時候,造這場互聯網商業圈大戰的始作俑者,某人卻在家忙更重要的事。
伺候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