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與君同 第121頁

《與君同》 第121頁

但關押在這, 簡直與坐牢一般,藺黍嚷了幾日要見藺稷, 都無人理他。只有懷恩來了兩次。給他點了香, 誦經與他聽,說是讓他靜心。

他心中嘀咕,就算一母同胞,到底是兩個人, 阿兄好佛理,不代表他也嗜好這。然許是牢中長日漫漫, 懷恩捻珠從容,伴著木魚聲聲,他聽了半日, 日暮懷恩離開時,心當真靜了些。

心靜之后回想前后事宜,又不覺自己有錯, 阿兄以往更是從未這般對待過自己, 打便打了, 還將他沒日沒夜關在這

只是日子一日日過去,憂患多過了惱怒。

阿兄理事,一貫迅速, 從不拖拉。縱是理他,需要同其他將領商議,這都快一月了,他犯的也不是甚大錯,不至于反復商榷。

藺黍這般思慮,后背驀然生出一層冷汗。

回想爭吵當日,莫不是阿兄病得更嚴重了,上下都瞞著他?可是阿兄病重,為何要瞞他?去歲年初時在冀州發病,還讓他坐鎮的丞相府……難不是被那長公主控制了?控制著阿兄,與當天子的胞弟里應外合!

藺黍想到這,頓時又開始嚷起來,拍門鎖要求將他放出去。

“看來阿兄罰得輕了,你還有這般力氣!”四月中旬的一日,終于在繼懷恩后,有第二個人出現在暗牢中。

“阿喬——”藺黍又驚又喜,卻轉眼急悲,“你從冀州趕來,可是阿兄和東谷軍當真出事了?是不是長公主趁機盜走了卷宗?地圖?軍況?快開門,放我出去,我就說不能容這婦人在阿兄!”

蒙喬立在牢門外,拉了一把正上前開鎖的守衛,沉默看牢中的丈夫。

“你怎攔他開門?讓他快開門!”藺黍不敢對妻子揚聲,沖守衛又吼了句,“杵著作甚,快!”

Advertisement

蒙喬不發話,守衛便也不敢

牢中四面是墻,只有壁上燭火和盆中火把采,照得人影飄忽,面容忽明忽暗。然蒙喬默立其間,背脊筆直,姿如鶴,生生得四壁燈火靜歇,虛空浮塵止游,牢獄外只剩得一點呼吸聲,靜可噬人。

藺黍終于安靜下來,低眉垂首,縱已是一個髯須生長、只因多日未修就平添滄桑的青年郎君,然此此景隨他腦袋深埋,似層層盔甲落,戾氣彌散,終于只剩得眉宇間怯怯惶惶,渾似一個初出茅廬的年郎。

年犯了錯,尤不知錯,卻依舊愿意在一個人面前不問緣由先低頭。

不知過了多久,墻上的一盞燭臺燈芯炸開,發出的聲響打破沉默。蒙喬終于抬了抬手,示意侍衛開門。

歷經一個多月,這扇門終于打開,然前頭出獄急切的青年卻未再疾奔出來,只依舊沉默無聲地站著。只隨著守衛離開,蒙喬,步步走近,影遮擋他的視線,他方才慢慢往后往牢獄深退去。

待蒙喬站定,遂也立

“當年殿下白馬寺遇刺,你延緩時辰救援,你哥便罰過你一回。可還記得,我為你敷藥療傷之際,與你說了甚?”

已經是六七年前的事,憶之遙遠,藺黍想了一會方道,“蒙氏族人中凡向你諫之,無論何人何事,除妾外皆不可聽。”

“原來你竟記得。”

“阿喬說的話,我從不敢忘。”藺黍抬首道,“這回是二哥求得我不假,不過是給幾位族弟建功立業的機會,原不是甚大事。他們是你的族親,難道你不想他們有出息嗎?你不爭自是不想我為難,但是你不爭自有人在爭。你是不知道,那個承明本就是長公主的嫡親表兄,自己在冀州監察漳河水利,已經分去部分理庶務的權利,也得了不的人心與威,如今又調來一個表兄手軍務,阿兄當局者迷,我焉能坐視不理!”

Advertisement

蒙喬頷首,“我聽懂你的話了。其一,此番事件,確實由蒙烺主導將人薦給了你;其二,你是為我考慮為我族人謀利;其三,你是發自肺腑擔心你阿兄,心是好的。”

藺黍頻頻頷首。

蒙喬手至他心口,“心靜嗎?”

藺黍點頭。

“腦子清醒嗎?”

藺黍嗯了聲。

“那你聽

著。”蒙喬正道,“一,我再說一遍,蒙氏族人中凡向你諫之,無論何人何事,除我外皆不可聽。二,我不需要你為我族人多思所慮,我不他們建功立業,只盼他們平安富貴。三,你阿兄沒你想象的這般無能,會輕易被一介婦人蠱,請你不要干涉他們夫妻的事,更別生要傷害殿下的念頭。”

蒙喬的話字字利落,句句鏗鏘,意思也直白不晦,卻許久不得藺黍回應。

“要我再說一遍?”嗓音溫沉,聞來并無慍意。

藺黍搖首,又看了一會,“我是想起了阿兄,突然覺得你和他行事作風有些像。訓我時一樣的一二三四羅列。”

慕艾時,學過他的筆跡,練過他的槍法,細觀過他的一舉一在心底描摹,天長日久,竟不想連思維的方式也有了些許相同。

但蒙喬不覺有什麼,喜歡過一個人,擇他之優而學,讓自己變得更好,是的幸運和能力。

于是,一雙沉靜如寒潭的眸子在瞬間掀起一層漣漪后,轉瞬恢復了平和,“所以我們兩個都講得如此清晰明白,你還犯糊涂嗎?”

“我只是擔心南伐大業,怕有人從中作梗。阿兄這場姻緣,本是阿母瞞他自定,我給他迎的人。”藺黍低聲道。

“若為此,更是大可不必。你阿兄不會容一個對他居心叵測的人近他側,給他生兒育。他又不是夏桀商紂,會為所迷;殿下也不是妹喜妲己,會禍水誤業。”

Advertisement

藺黍向蒙喬,片刻道,“我不是不相信阿兄,但這次主要是因承明的份,我乃有理憂之疑之。”藺黍頓了頓道,“旁事我都聽你和阿兄的,但這回事關東谷軍,我一定要查。反而是你,你如何這般覺得阿兄不會看走眼?”

“我去見過阿兄了,他將承明的事與我說了,當年宮中醫署對阿兄下毒,主使者乃何昱于其第五子何昱,事發后推出何昭為替死鬼,阿兄救下何昭一來因何昭有才,二來乃為了拉攏姜令君。”蒙喬見他眉目不似前頭倔強,已然有所松,遂扶他坐下,話語緩緩解釋,“你不妨想想此番承明的作為,差點就犧牲在廣都城中了,哪有細作會這般拼命的?他完全可以等著大軍攻城,接應他,何必以犯險?說到底還不是為了攻城便利,減傷亡嗎?這同阿兄是一樣的目的啊。”

“你說的是有些道理,那阿兄當日如何不解釋?他若解釋了,我也不會……”藺黍嘟囔著閉

他罵阿兄令智昏,阿兄估計被他氣到了。

“那阿兄是放我出去了嗎?我一會去給他道歉。”藺黍撇了撇眼看給他凈面剃須的人,“我怎麼覺得,你格外信任阿兄?待他比待我、自然沒有比待我好,但是……”

藺黍轉過頭來,“你是不是喜歡——”

蒙喬手中剃刀微頓,將他面龐推過些,刀移下了兩寸,轉手把刀換了個面抵在他脖頸,“你好好說話。”

“我覺到了,你用的是刀背。”藺黍低著頭,話語中滿是自得,“我瞎說的,阿姊莫生氣。”

“再瞎。”蒙喬用刀柄敲他腦袋,垂眸靜心給他剃須,面龐卻一陣燒過一陣。

“我再原諒你一回,但事不過三,若還有下次,再不把我的話放心上,我就不要你了!”

暗牢空,久久回著婦人話語。

*

此事之后,蒙喬本想讓藺黍回冀州守后方,自己留在鸛流湖,兩廂互換。但藺黍思慮藺稷子不好,自己一走,事務多半在蒙喬上。遂提出,自己回守臺城大本營,一來靜心思過,二來可換方鶴回來襄助。

這個方案甚好,蒙喬留在鸛流湖,他日南伐的功績自可算給蒙氏,而原本蒙煥蒙煊二人已被貶去臺城,這廂藺黍同往,也算和他們有難同當,亦可多庇護,如此蒙氏一族自不好再多言。

是故,五月初,藺黍傷愈,辭別兄長妻子,赴

五月中旬,方鶴抵達鸛流湖,任副都督一職。同時帶來報,太尉何珣的訓兵已有眉目。

六月上旬,益州來信,告知承明已傷愈,可預備攻荊伐揚之戰。

一切都按照計劃在進行,甚至比預計地還要快些,唯一讓人跳出預料之外的是藺稷的子,自當日同藺黍爭吵昏迷后,他再次發病,又是兩個月的纏綿病榻。

這是自他患病以來,頭一回除了冬日還在其他季節發作。如此,醫憂懼,因為破了發病規律,恐他隨意發作,損來不及補養元氣,使原本十年的壽數折得更

這日,董真給隋棠請完平安脈,留在甘園與辨草藥,閑話家常。

“孤今日妝容有異?”隋棠嗅著一株草藥,笑道,“你總看孤作甚?”

董真是為屬不多連著藺稷壽數幾何都清楚的人,忍不住低聲道,“臣見殿下,行事如常,半分憂也無,小公子那樣小,藺相的病又重的很,您……”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