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二層的窗戶因為離地高,四周又十分空曠,還有侍衛把守,想要翻窗進去絕不是件容易事。
因此,窗戶上并沒有任何遮擋,只要避開下方軍的視線,戰北寒輕易就能進塔中。
但蕭令月選擇的側門就不一樣了。
這扇側門原本就是給點燈油的太監用的,為了防止閑雜人等進,側門上掛著鎖,鑰匙則在掌事太監手中。
蕭令月快速趕到側門前,趁著夜輕輕一推,就聽到輕微的鐵撞聲。
立刻低頭一看,一把掌大的銅鎖赫然掛在門環上,鎖扣閉。
蕭令月心里暗罵一聲,卻并不驚慌,立刻從袖中取出一細長的鐵,尋著鎖孔刺進去,側耳在銅鎖上,一邊聽聲音一邊搗鼓起來。
開鎖是個手藝活,越是復雜細的鎖越需要耐心和時間。
蕭令月一心二用,一邊開鎖,一邊豎著半只耳朵聽著不遠宮道上的靜,軍竊竊私語的聲音約傳來,然后就是腳步聲,朝著宮道盡頭走去。
不好,軍要過去點燈了!
按照宮中規矩,宮道上的燈籠是徹夜不熄的,如果被風吹滅也要重新點上。
蕭令月和戰北寒打的就是熄燈的時間差。
只要燈籠重新點亮,相隔不遠的側門一片就會被照亮,而這周圍又沒有任何遮擋,意味著蕭令月無可躲。
必須快一點。
等軍把燈籠點亮就完了!
蕭令月有些心急,細細的鐵在鎖孔里轉著,尋找鎖芯的位置。
而另一邊,相距不遠的宮道上,一邊打哈欠一邊拿著火折子往前走的軍,毫沒有意識到不遠的側門前有人,依然不不慢地朝燈籠走過去。
略顯拖沓的腳步聲在夜里格外清晰。
一步……
兩步……
距離燈籠越來越近。
蕭令月手上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終于,鐵勾到了正確的位置。
隨著一聲輕微的“咔噠”聲,銅鎖應聲而開。
“嗯?什麼聲音?”本就離得不遠的軍似乎聽到了靜,疑地轉過頭來。
蕭令月頓時一不,如雕塑一般貓著腰藏在側門前。
周圍漆黑一片,沒有半點線,上漆黑的夜行與夜融為一,整個人仿佛了一樣。
軍疑的視線漫無目的地在周圍看了一圈:“聽錯了嗎?”
于是便收回視線,快走兩步站到燈籠前,低頭吹亮了火折子,拿起燈籠的紗罩,往燈芯湊過去。
就在軍專心點燈的時候,蕭令月輕手輕腳地取下了門環上的銅鎖,松松掛在其中一側門的門環上,然后推開另外半扇門,游魚一般側閃進門,又無聲無息地將門關上。
側門關上的一剎那,“嗤”地一聲輕響。
燈籠里的燭芯被點燃,上好的蠟油火明亮,很快照亮了周圍一片,連同側門也被燭籠罩在其中。
軍心里還惦記著剛才聽到的靜聲,點亮燈籠后,特意轉頭看了一眼,只見佛塔側門閉,銅鎖好端端地掛在門環上,周圍空無一人。
葉朝歌本是國公府嫡女,卻因幼年被拐流落在外,十四歲時方回到父母身邊。困於山溝的她不懂高門大戶的諸多規矩,後院深宅之中處處被養女壓製算算計,受盡苦楚,就連她的夫君娶她也隻為報復。重活一世,再入高門,她立誌護母保兄,將前世所受的委屈和冤枉通通找回來,給自己狠狠出一口惡氣卻不想一次意外,遇到當朝太子。衛韞風華而臨“欺她,問過我了嗎”
她為救他,失卻嗓子,可他卻娶了她的妹妹為太子妃。絕望之中,她被家族嫁給聾子王爺。原本以為此生便是過客,可誰想到,一場算計,兩人的命運再次糾纏。他誤會她,厭惡她,折磨她,將自己手足的死,當做她的過錯。可當她真的喝下那一杯毒酒,他才發現,原來她才是他心心念念的那個人……
衆人皆知,鎮國公府嫡長女崔文熙才貌雙全,生得溫婉端方,品性高潔,是全京城貴女們的典範。 崔氏及笄時慶王趙承延求娶,立下一生一世一雙人誓言成功抱得美人歸。 然而成婚七年,夫妻恩愛崔氏卻無所出。 慶王借腹生子,從外頭帶回來一個女人,試圖去母留子,給崔氏體面。 誰料崔氏主動讓賢,保全雙方體面提出和離。 慶王瘋了。 成婚七年,崔文熙兢兢業業打理中饋,處處端方持重,叫人挑不出一絲錯處。 七年無所出是崔文熙最大的罪過。 她是枝頭上的天之驕女,一身傲骨寧折不屈,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委曲求全。 在她與慶王因和離鬧得滿城風雨時,崔文熙意外發現了躲在角落裏暗暗覬覦她的少年太子。 這日子真他媽狗血刺激! 男主篇: 太子趙玥,師出當代大儒陳平,出了名的克己復禮,溫潤君子。 世人都道太子是塊潔白無瑕的美玉,一生中唯一的污跡便是崔文熙。 他記得她的一顰一笑,她的喜好與憎惡,把她視爲皎皎明月,惦記了她好些年。 直到崔氏脊樑被慶王折斷,婚姻解體,他便知道,他挖牆腳的機會來了。 不能強取,那便巧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