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1997章 商人賭性,眼光狠辣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1997章 商人賭性,眼光狠辣

“廣德泰大量借款是為了九月中下旬的拍賣會這是對的,但不是為了海運遮洋船來的。”

“不是?”

蔣德璟微微錯愕了一下,隨即似乎想到了什麼,瞳孔微,驚呼道:“遠洋大船?”

“對!”

曾獻點了點頭,又補充道:“至我們目前猜測是這樣!”

“好敏銳的嗅覺。”

蔣德璟眼中滿是贊許之,即便是他這個皇家銀行的最高負責人,若非是今日廣德泰的反常舉他都沒有想到遠洋大船的事兒,畢竟這算是機了。

“即便是遠洋大船再貴,也不應該太離譜才是,借款一百五十萬兩白銀怎麼著都能拍到幾艘。

即便是他猜錯了朝廷暫時沒有出遠洋大船的想法,那麼還能拍十幾艘海運遮洋船。

如果朝廷這次不是拍賣海運遮洋船,無論是太倉庫的珍寶,還是其他方面的,肯定是有的賺的,怎麼看都不吃虧。

或者說干脆不拍,直接將借貸哪來擴大工坊、組建行商隊伍、開設商鋪等等都是可以的。”

“的確是,可攻、可守、可退,與其說他賭大,不如說他眼狠辣且行事果決。”

曾獻接過話:“畢竟若是猜錯了,哪怕是再還款也是要賠償違約金的,這也是幾萬兩銀子,一般商人可不敢如此。”

“誰說不是呢!”

蔣德璟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后看向畢自嚴:“畢尚書,既然知道了他接下來想做什麼,又給出了對朝廷有大功的諫言,那我們這邊就直接批了,但依舊是一百五十萬兩。

兩點原因,一是皇家銀行是中立的,不偏向任何人,不能因為你有功就多批,萬一出問題,那就是爛賬了。

二是避免因為借貸過多,了其他商人,商事的事兒我覺得還是百花齊放的好,適當分散能增加抗風險的能力。”

Advertisement

畢自嚴點了點頭:“可以,如此大額的三天審批完已經算是照顧了,就按你說的來吧!”

“行,那就這麼說定了,就不打擾諸位了!”

見事已經搞定了,蔣德璟直接起告辭。

畢自嚴也沒有多待保什麼的,在皇家銀行工作的第一條就是嚴格、絕對的保

“諸位,此事就到這里,待陛下回京之后本會向陛下稟報。”

“接下來戶部有幾項工作,第一,集工坊、員家眷不得從商等等的,需要重新修訂,吳大人,此事由你和刑部協商。”

“下遵令!”

“第二件事兒,準備九月下旬拍賣會的事兒,此事兒由度支司負責,但遠洋大船的事兒要保。”

“下遵令!”

“第三件事兒,陜西、山西、河南等地大災越來越嚴重了,冬之前就要賑災了,倉部司按照江蘇左布政使周大人所提的平糧券做個計劃,越快越好。

同時,繼續在各地收購可,運往陜西、山西、河南等地,以防萬一。

同時秋收之后就要開始遷移百姓前往中南半島了,給涉及到的各布政司的清吏司傳信,做好糧食等品的準備和調撥工作,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的閃。”

;“下遵令!”

“第四件事兒,海貿數據的分析,各個大類的需求、價格、利潤等等進行稅率上的調整,此事雖然不會立刻更改,但需要手做起來了。

這種事不能拍腦袋做決定,要有大量的數據分析后做依仗,要合合理。

曾大人,事后你給海貿司傳信,讓他們切注意。”

“下遵令!”

“第五件事兒,戶部司負責接下來商人們遞的書信,信會很多,可以從翰林院借調十幾位,本會和閣、禮部打招呼的。

Advertisement

你們將信中重要的、可行的建議整理出來,可靠的、適合的商號也標出來,給錦衛去調查一番,錦衛那邊本會去和留京的指揮同知打招呼的。”

“下遵令!”

“行了,今天就先到這里吧,都各自去忙吧!”

眾人起行禮之后,紛紛離去,這些工作沒有一個是輕松的。

大堂的畢自嚴自顧的將茶碗中的茶水喝盡后才慢悠悠的起,他得將戶部編寫的用于秋天大學使用的教材再修訂一遍。

相對于戶部衙門的安靜,整個北京城卻是議論紛紛,尤其是戶部衙門外三四百米外的酒樓客棧坐滿了各個商號的當家人。

雖然戶部員讓他們將想法以信箋的形式提,提前了不一定有用,他們都想看看有哪些人提前了。

很顯然,他們想錯了!

第一個提的廣德泰當家人張子興進了戶部,而且還待了兩刻鐘的功夫,最后好像還是左侍郎曾獻送出來的。

要說這里面沒有什麼門道他們絕對不會相信的。

“張兄,里面請,醉仙樓今兒送來了幾尾正宗的黃河大鯉魚,順著運河用大木桶裝著黃河水運回來的,生龍活虎,一會兒咱們做個糖醋熘黃河大鯉,怎麼樣?”

“哈哈哈,有好菜自然不得好酒,剛好我這邊還有一壇上好襄陵酒。”

“老張,今兒云仙樓的大廚休假,剛好欠我一個人,我請他過來,讓他做一下最拿手的帶骨鮑螺、蘭溪火、老鴨煲。”

“老張是廬州府府人,你們說的這些雖然是名菜,但老張不一定吃的慣,

張兄,為兄知道這北京城中有一野館子,一品鍋做的那一個地道,溫火慢燉兩三個時辰的,原湯滲各種食材,再配上口子窖酒,那一個舒坦,咱們這就走著?”

Advertisement

……

看著圍繞在邊‘嘰嘰喳喳’的眾多商號當家人,以及更外圍看熱鬧的,張子興也是很無奈。

他忽然意識到了似乎著了戶部尚書的‘道’了。

首先是請自己過來,戶部三四百外的地方聚集著大量的商號當家人,戶部肯定知道,而且很清楚的知道明細。

這種況還是在大白天的大搖大擺的請自己過來,就是要將自己暴在眾商號當家人面前。

且最后左侍郎曾獻送他出戶部衙門,可是一直送到了衙門大門外,還朝著他拱手,這一幕肯定也是被眾商號當家人看在眼中的。

目的就是刺激一下看熱鬧的商人,讓商人提高籌碼。

明白了畢自嚴的想法后,張子興手按了按,高聲道:“諸位,且聽老朽一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