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扶鸞 第117頁

《扶鸞》 第117頁

程崢撥開小太監的袖子,看一眼那子,忍住暈眩之意,移開視線說:“別耽誤時間,快說要事!”

姜瀾云道:“此子雖未松口招供,但臣查到份,這里頭有些文章,還要問趙侍衛。”

程崢茫然,“趙侍衛是哪個?”

鄭昌及時提醒道:“圣上,是趙錦。”

人已經在前侍駕多日,程崢卻仍未記住他的名字,聞言恍然大悟道:“是他?跟他有什麼干系?”

“回圣上的話,此子名喚趙萍,乃趙錦一母同胞的兄妹。”姜瀾云說。

兄妹。

程崢就是傻子也察覺到了一不對,裴邵中毒不是簡單的意外,但他看不清整件事的脈絡,只說:“趙錦呢,把他喚來!”

侍應道:“趙侍衛夜半才剛換值,這會兒想來應該在殿前司里歇著,奴才這就去人。”

程崢急躁地揮了揮手,指著地上的趙萍說:“你——”

他急忙轉開視線,對姜瀾云道:“你說,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秋夜宴的行刺才發生不久,想必圣上也還記得。趙錦救駕有功,圣上便讓趙錦代行了殿前司的巡防事宜,接著殿帥便被趙萍下毒謀害,這兩人又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實在太過巧合。”姜瀾云朝向趙萍,說:“你堅稱殿帥吃食里的毒不是你下的,且不說那壺茶是你親手送進去的,就說趙錦,趙錦在殿前司當差,你又攀上了殿帥邊的侍衛周泯,他二人本就是同僚,又有你在中間,本該親上加親,若非心里有鬼,你們為何瞞這層關系?”

Advertisement

趙萍打小生得好看,也正因如此才趙宗正納了房,可眼下潑墨似的烏發像枯草一般凌,擅長彈琴的十手指也被夾斷,淋淋地垂在一旁。可見姜瀾云通書達禮,但真辦起案子也不會手,趙萍哭著說:“因、因為我與趙錦出自前大理寺丞趙宗□□上,趙宗正與殿帥有過節,我擔心殿帥容不下我們……”

程崢納悶,覺得越發了,“這里頭怎麼還有趙宗正的事?他不是死了嗎?”

今日進宮匆忙,大理寺沒有與刑部通過氣,刑部的魏甄聽了半響,終于發出自己的見解,“死了才怪異呢,這趙宗正死前把人手安進殿前司,死后這兄妹二人卻還在作,可見趙宗正背后另有其人吶。”

程崢正要揣度他的話,姜瀾云就已經拿出了審訊的氣度,歷聲說:“你與周泯相識在一年前,趙錦也恰好是一年前進的殿前司,那時趙宗正尚未出事,是不是他安排你們接近裴邵!”

“不、不!我娘一年前病故,趙夫人容不下我的容便將我發賣,兄長為了護我被一同驅出府里,那時我們便與趙家再無瓜葛!后來是周侍衛替我贖給了我一口飯吃,我深裴府恩德,兄長也因此才參與軍選拔,我們是來報恩的,怎麼會加害殿帥!”

聲淚俱下,梨花帶雨!

程崢險些要被說了,這時馮譽卻出聲道:“姜大人可有此人下毒的直接證據?”

姜瀾云道:“茶是煮的,并未經由他人之手。”

“那不算。”馮譽說:“興許是茶壺,或是茶葉本就有毒呢?”

Advertisement

姜瀾云皺起眉頭,明擺著有貓膩,不知道這馮大人今日做什麼替此人說話。

馮譽出列道:“既然姜大人的案子尚不明朗,圣上,臣想說說上回中秋宴上的行刺案。”

眼下沒有什麼比裴邵的案子更重要,程崢得在朔東來信過問前把事查個明白,他說:“朕知行刺案是要案,但今日所訴的是裴邵的案子,事要一件一件來,馮大人的案子放在明日說吧。”

馮譽卻固執地說:“臣覺得還是一道說比較好。”

他說話間從袖口拿出卷宗,做了個雙手奉上的姿勢。

鄭昌看了眼程崢,親自將卷宗呈上案。

程崢翻了翻,“這是什麼?”

“這是上回行刺圣上的宮謹蘭與趙錦私下往來的證據。”馮譽說:“還有那批燒毀的燈籠,經查實,也是趙錦親自查驗后才運去了湖心島。”

話音落地,諸臣紛紛挑起眉頭。

就連姜瀾云都有些詫異,據他的辦案經驗,這兩樁案子涉及一對兄妹,必有蹊蹺,可昨日到現在留給他的時間太短,行刺案又發生在宮里,他還沒有查到這層。

此時程崢臉已經變了,翻看卷宗的神都嚴肅下去。

眼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結案,魏甄積極地說:“如此一來,兩樁案子都分明了,這趙錦假意行刺得護駕有功,先將殿帥踢出殿前司,再另趙萍將人殺害,這原主回不來,那殿前司可不就能由他一直管治?”

可只有險些喪命的程崢知道,哪里是假意行刺,那幾個手的人本是沖著要他命來的!

Advertisement

程崢拍桌起,怒道:“趙錦呢!怎麼還不來,快去把人給朕綁過來!”

趙萍瑟了一下,已然懼不敢言。

可以咬死不認投毒之罪,大理寺也沒有確鑿證據,但行刺天子的事一旦敗,那是必死無疑!

“圣上!”政事堂外傳來聲響,那前去喚趙錦的侍匆匆:“圣上,不好了!”

程崢現在聽到這三個字就腦仁疼,眼皮下意識地搐了一下,道:“又怎麼了?!”

侍嚇得不輕,哭著說:“趙錦……趙錦死了!上吊自盡,人就懸在殿前司的值房里,眼珠子瞪得那麼大,都涼了!”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