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濤關堪稱南朝最堅固的屏障,一旦此關告破,紫原鐵騎便可長驅直,直搗南朝京城。
但強攻只會造兩敗俱傷的局面。
為此,赫連梟在白河戍心布局兩月有余,靜待寒冬降臨。
南朝將士素來不耐嚴寒,加之赫連梟早已探明南朝如今的窘境——
糧草短缺,將士們連寒的冬都難以配齊。
而紫原大軍卻早有準備,赫連梟的謀劃可分為三步:
其一,派銳小隊繞道斷糧。
他命阿穆爾率領三百輕騎,取道險峻的蒼云嶺,截斷南朝通往松濤關的最后一條糧道。
這支奇兵人人配備雙馬,攜帶火油,專司焚毀南朝糧草輜重。
其二,以火攻破關。
赫連梟暗中在松濤關兩側山崖埋設數百桶火油,待西北風起時,以火箭引燃,制造山火圍城之勢。
屆時關守軍既要抵嚴寒,又要防備火勢,必然軍心渙散。
其三,策反守關副將。
赫連梟早與南朝降將謀多時,重金收買了松濤關副將周煥。
約定火起為號,周煥將伺機打開西門,放大軍關。
明日便要去攻打松濤關。
可慕灼華這些日子早已習慣依偎著赫連梟睡,沒有他在邊,總是輾轉難眠。
邊關不比皇宮,初冬的寒意越發刺骨。
慕灼華整個人都蜷在赫連梟懷中,像個貪暖的貓兒。
可今夜才睡不久,赫連梟就察覺到異樣。
懷中人兒不停地輕,他低頭借著微弱的火看去。
只見慕灼華眉頭鎖,額間滲出細的汗珠,顯然陷了夢魘。
“不...不要......”
無意識地呢喃著,手指攥住赫連梟的襟。
赫連梟正將喚醒,卻聽突然喚出一個名字:“蕭君翊......”
聲音哽咽,眼角還掛著未落的淚珠。
帳一片死寂。
赫連梟的眼神在黑暗中驟然轉冷,摟著的手臂不自覺地收。
夜風卷著寒意,卻冷不過帝王此刻的眼神。
慕灼華深陷夢境。
這個夢在和親前曾出現過,之后未再夢見。
以為的預知夢,或是前世記憶。
今夜,這個夢再度襲來。
只是這一次,夢見了松濤關之戰。
夢中戰事持續了整整三月。
蕭君翊親臨前線督戰,他自研習兵法,實戰經驗富。
若非他坐鎮指揮,這場戰役本不會膠著如此之久。
然而南朝終究因糧草斷絕而潰敗,即便太子親至也難挽狂瀾。
夢境最后。
看見赫連梟高踞戰馬之上,手中長槍寒凜冽,直指跌落馬下的蕭君翊。
令人詫異的是,即便敗局已定,那位南朝太子依舊從容不迫,只是抬眸淡淡問道:
“你既將要去和親,又為何任香消玉殞?”
“即便你要攻打南朝,活著于你大業并無妨礙。”
赫連梟顯然沒料到這位以風霽月著稱的太子,開口問的竟是個和親公主。
他冷笑一聲:“蕭太子說的是那位熙和公主?在見過令太子妃后暴斃而亡,與朕何干?”
蕭君翊低垂著眼睫,淡淡的語氣也想要一個答案。
“若當初孤將李紜送去和親......”
“朕要的從來就不是李紜。”
赫連梟冷聲打斷,“自始至終,朕要的只是你的青梅竹馬。若南朝選了李紜,朕自會施讓他們出慕灼華。”
只有慕灼華來和親,才能徹底攪南朝的朝局。
蕭君翊眼中最后一亮也熄滅了。
國破家亡,心之人慘死,他早已生無可。
赫連梟居高臨下地睨著他。
“蕭太子放心,朕不會讓你死。紫原吞并南朝后,還需借你收攏南朝民心,讓百姓相信朕的仁政,接紫原的改制。”
音落。
紫原士兵已上前將蕭君翊五花大綁。
這位曾經的南朝太子,如今了紫原最尊貴的俘虜。
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南朝京城。
赫連梟并未趕盡殺絕,朝中三能臣被他留用。
李太傅更是被委以重任,連李紜與蕭君翊都保住了命。
南朝覆滅后,蕭君翊活著的唯一執念便是為慕灼華報仇。
或許是因為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又或許是因為李紜終于明白這個男人的心里從未有過自己——
曾經那個溫婉賢淑的偽裝漸漸剝落,出里猙獰的本相。
依然是太傅的掌上明珠,而蕭君翊卻已什麼都不是。
蕭君翊暗中查清了李紜對慕灼華做下的種種惡行。
他要殺李紜,要殺赫連梟,最后了結自己——
在他眼中,這些人包括他自己都是害死婳婳的兇手。
最終,李紜在蕭君翊心設計的酷刑中痛苦死去。
而他卻在刺殺赫連梟失敗后,被關暗的水牢,日復一日承著非人的折磨。
那個曾經清風霽月的南朝太子,最終在無盡的痛苦中死去。
夢中的慕灼華以上帝視角注視著水牢中的景象:
蕭君翊的黑白發在水中飄散,那張曾經溫潤如玉的面容早已面目全非。
最開始冷冷地看著,并未有毫憐憫,可蕭君翊死后,還是留下了一地不控制的眼淚。
曾經的青梅竹馬,曾經的海誓山盟,包括曾經的拋棄和被誤會的傷害,似乎都隨著蕭君翊的死去而煙消云散。
“蕭君翊......”
在夢中輕喚。
第二日清晨。
慕灼華從夢中醒來,側的床榻早已冰涼。
窗外飄著細雪,寒氣過窗欞滲室,不由得裹了錦被。
自冬以來,愈發畏寒,幾乎足不出戶。
那個夢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原來蕭君翊當真著——
從前總以為他選擇放棄是為了權力,可昨夜的夢卻告訴,他想要挽救的是整個南朝。
在蕭君翊心中,自己的命輕如鴻,卻會拼死護周全,甚至不惜以命相搏為報仇。
慕灼華著窗外的飛雪出神。
為何人人都說——
蕭君翊、兄長、赫連梟,可到頭來,他們都有比更重要的事?
而,卻只能從一個依靠轉向另一個依靠,永遠不由己......
一月后,捷報傳來。
赫連梟親率大軍,終于攻破了南朝最后的屏障——松濤關。
阿茹罕踏總兵府時,慕灼華正倚窗賞雪。
見來人竟是阿茹罕,眉心微蹙。
阿茹罕拱手行禮。
“陛下命臣護送娘娘前往松濤關。”
赫連梟明知厭惡阿茹罕,為何偏要派此人來接?
他為何不親自來?
慕灼華將疑在心底,轉而想到另一個問題——
夢中那場松濤關之戰足足打了三月,如今竟一月告捷。
莫非...是寫給蕭君翊的那封信起了作用,讓他放棄了馳援?
“走吧。”
攏了攏狐裘起。
阿茹罕在前引路:“陛下神勇,一月便攻下雄關。紫原有陛下鼓舞士氣,可笑南朝皇帝與太子竟誰也未親臨督戰。”
慕灼華眸微:“哦?”
蕭君翊果然沒有像夢里那樣來松濤關。
阿茹罕:“松濤關距南朝京城僅剩九城。這些城池守備空虛,不出兩月,陛下必能兵臨城下。”
“恭喜。”慕灼華語氣淡淡。
阿茹罕言又止,最終還是低聲音道:“陛下一統天下后,便要立后,娘娘若奢后位,不如趁早離開。臣可助您一臂之力。”
“奢?”
“后位定屬于淑妃。即便被廢陪太后在行宮修行,可始終有二皇子與太后的支持。”
阿茹罕想要勸退貴妃,因為之所以這麼篤定,是因為從太后那里得到消息——
貴妃的份注定了與后位無緣。
國之將亡,奸佞當道,父親征戰沙場,爲國爲民,卻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她因以出嫁,再不是蘇家人逃過一劫。那一日,她親見父母家人被斬首於鬧市。那一日,一場沖天大火,將她父母親人的屍首焚燒殆盡。那一日,她因不知定北軍軍符下落,被夫家所棄,毒打之後又被釘入棺材,棄於亂葬崗。一夕之間,她從人人豔羨的將門嫡女,官家少夫人,變成家破人亡,被人鄙夷的棄子。她以爲自己只能帶著怨恨死去,再無報仇之日。只可惜,她命不該絕,被人所救,從棺材中爬了出來。上天既然不收她的命,那些曾經害過她,傷過她的人,她便一個都不會放過。當命運將她逼到絕境,她別無選擇,只得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東西,不顧一切地活下去!這一回,即便是身爲人人都可踐踏的丫鬟,她也要掀起萬丈波瀾來。誰若敢擋住她復仇之路,她必會殺戮果斷,哪怕是屍橫遍野,也在所不惜!
姜時愿追逐沈律初十年,卻在十八歲生辰那日,得到四個字:‘令人作嘔’。于是,令沈律初作嘔的姜時愿轉頭答應了家里的聯姻安排,準備嫁入裴家。 …… 裴家是京中第一世家,權勢滔天,本不是姜時愿高攀得起的。 可誰叫她運氣好,裴家英才輩出,偏偏有個混不吝的孫子裴子野,天天走雞斗狗游手好閑,不管年歲,還是性格,跟她倒也相稱。 相看那日—— 姜時愿正幻想著婚后要如何與裴子野和諧相處,房門輕響,秋風瑟瑟,進來的卻是裴家那位位極人臣,矜貴冷肅的小叔——裴徹。 …… 裴太傅愛妻語錄: 【就像御花園里那枝芙蓉花,不用你踮腳,我自會下來,落在你手邊。】 【愛她,是托舉,是陪伴,是讓她做自己,發著光。】 【不像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