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21頁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21頁

趙璲示意先下去,再讓青靄、飛泉去取折書以及文房四寶。

秋日的白天開始變短了,就著夕,趙璲言簡意賅地寫完了折子。

姚黃看著惠王爺清雅的字跡,小聲道:“事是這麼個事,就怕父皇覺得你跟他太見外了。”

趙璲委婉地提醒王妃:“先是君臣,再是父子,該守的規矩還是要守。”

姚黃好歹是茶樓常客,知道前朝有些皇子就是跟皇帝老子太不客氣了,才被猜疑冷落甚至廢黜砍了腦袋。

不過惠王爺要倆子而已,距離那些差了十萬八千里吧?

次日,宮中。

下了早朝用過早膳,永昌帝正在批閱中書省遞過來的折子,汪公公雙手托著幾張新折子來了。

除了親王可以直接給皇帝遞折子,有些直接聽命于皇帝的臣子也能繞過中書省。

汪公公恭敬地將折子放在案一側。

永昌帝隨意瞄了眼,第一張竟然又來自老二惠王。

永昌帝笑了,老二自打娶了王妃,跟他的話倒多了起來,以前可是非公事不奏的。

畢竟是今年的第三回 了,永昌帝沒有第一次收到惠王折子時那麼激,先批完手里的折子,再打開這第三封,字跡依然不多:啟稟父皇,兒臣得了一張改善椅之圖,限于民間工藝,需調兵坊研制金制椅,期間所耗金料花費兒臣愿自行承擔,父皇恩準。

永昌帝對著這張奏折,陷了漫長的沉默。

被賢妃推一下才會一下的老大小時候還跟他要過風箏,老三、老四被母妃寵著就更敢要了,只有老二,從三歲生辰的時候開始,每次他問兒子有沒有什麼想要的,小家伙都是搖頭,一副無無求的呆板模樣。

就是呆板,而不是被貴妃呵斥過想要禮而不敢開口的畏,亦或怕被父皇拒絕的忐忑。

Advertisement

如今,老二終于開口了,跟他要宮匠們幫忙打造椅,還說什麼自承消耗!

若非知道老二的子,永昌帝都要以為這兒子故意在諷刺他做父皇的小氣摳門!

永昌帝丟下折子,負手在書房里轉起圈來。

轉著轉著,永昌帝想到了老二之前坐的那把紫檀大椅,誰給打的?老二府里人自己找民間師傅做的吧?還有老二進宮時自帶的搭門檻的木板……

永昌帝轉不了,頹然地坐在近的一把椅子上。

他是不小氣,他也真的心疼老二的,可除了心疼,他還給過老二什麼?

惠王府。

姚黃早早就起來了,雖然王爺說這種折子永昌帝最多批個“準”字便會發回來,不會像上次一樣傳來口諭,姚黃還是很期盼。

趙璲沒有陪王妃等,王妃嫌棄那兩把帶推的三椅臃腫,趙璲很滿意且正新鮮著,他想再試試。

考慮到王妃收到父皇批復的折子后會來竹院找他,趙璲只是慢慢地推著,保持不讓出汗的力道與時間。

繞著后院轉了一圈后,趙璲看看天空,猜測父皇今日政務繁忙,或許還沒看到他的折子。

趙璲換回那把紫檀椅,讓青靄推他去明安堂,他要勸王妃做點別的事。

到了明安堂后院,趙璲發現王妃在陪金寶玩耍。在院子中間搭了一個半尺來高的橫桿,蹲在一側使另一側的金寶跳過去,金寶聽不明白,王妃竟提著擺跳過來跳過去地親自示范,跳完發現金寶還不會要數落金寶時才發現停在游廊角落的他。

青靄站在椅后面,悉王妃的且發現王爺對王妃的縱容后,他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心驚跳的覺了,但看著王妃輕盈跳躍的雙腳,注意到王爺幾乎黏在王妃繡鞋腳踝上的視線,青靄的心頭就仿佛多了兩自己敲來敲去的鼓槌。

Advertisement

姚黃看自家王爺了,瞅瞅日頭,解釋道:“折子還沒發回來呢,可能今天父皇比較忙吧。”

趙璲:“不急。”

姚黃把他推到能曬到日頭的地方,繼續調教金寶,普通百姓里能出大將軍狀元郎,姚黃希金寶也能長一只威風凜凜的獵犬。

說不管用,姚黃阿吉去廚房拿來一碟醬片,讓阿吉陪著金寶站在一側,撞倒橫桿的金寶沒有醬吃,高高跳過來的阿吉有,因為醬聞起來太香了,姚黃也給自己吃了一片,再長胳膊往惠王爺的里塞了一口。

金寶饞得汪汪直

趙璲:“……”

饞了幾次,金寶終于明白要跳過去了,姚黃高興地分了它醬吃,再得意地朝惠王爺笑。

就在此時,游廊那頭突然走過來幾道影,領頭的正是一常服的永昌帝,汪公公微微躬著腰走在后面,青靄、曹公公神張地位于最后。

惠王夫妻都愣住了,正在吃的金寶瞧見生人,汪汪了起來,被姚黃一把拉過來捂住了筒子,再驚喜地朝永昌帝道:“父皇,您怎麼過來了?”

永昌帝免了兒子兒媳以及邊小丫鬟的禮,笑道:“批完折子,朕見外面秋燦爛,干脆出來活筋骨。這是你們養的狗?”

姚黃:“是啊,從靈山帶回來的,兒媳給它起名金寶。”

永昌帝:“……是個好名,聽起來就吉利喜慶。”

姚黃讓阿吉抱走金寶,推著惠王爺靠近游廊。

永昌帝陪小兩口聊聊家常,問起新椅的事。從兒子口中得知兩次椅的改善都是兒媳婦督促鄧師傅做的,永昌帝看兒媳的眼神越發慈了,出百戶之家又如何,規矩禮儀上不夠端莊又如何,兒媳事事為兒子盡心,在他這里就沒得挑。

Advertisement

一行人移步到前院,這時姚黃才發現院中還站了三位隨永昌帝同來的員。

“下坊卿季準拜見王爺、王妃。”

“下坊監造周偉、丁思孝拜見王爺、王妃。”

姚黃:“……”

趙璲三人免禮,心復雜地看向自己的父皇:“一把椅而已,父皇……”

永昌帝握住兒子的肩膀,笑道:“一把椅而已,璲兒不必跟父皇見外,來吧,把你改善椅的法子跟朕說說,也讓他們聽仔細了,回頭好待下去。”

趙璲只好讓青靄、飛泉去竹院取鄧師傅的那箱圖紙,順便推來一把四椅、一把三椅。

圖紙可能難懂,兩把椅擺在面前,永昌帝與三位兵坊的大人就都明白更好的金制椅該怎麼打了。

永昌帝還親自試了試兩把椅。五十多歲的年紀,越來越疏于練武,最多秋獵時跑跑馬拉幾回弓,導致永昌帝的臂力只比姚黃強上那麼一些,能把三的藤椅推出十來步。

“這麼費力,必須把金料子打出來。”

真正明白了兒子行的辛苦,永昌帝給兵坊下了嚴令,有圖紙怎麼行,他還命三人把鄧師傅帶去兵坊,跟著他們一起打造新椅,務必用最短的時間打造出最耐用好推且外觀的金料大

趙璲怕兵坊把心思都放在椅上,只能提醒他們不得耽誤公事。

坊卿季準道:“請皇上、王爺放心,下一定會安排妥當,兩邊都不耽誤。”

三位員告退了,永昌帝不想兒子兒媳因為他拘束,也要回宮了,臨走前才從懷里取出惠王那封折子,帶著氣似的丟到兒子上。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