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62頁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162頁

趙璲翻了幾本就看出了嚴綸的意圖,戶部那邊卡著自然也有戶部的道理,且都是朝廷員們盯著的大工事,輒上百萬兩銀子,趙璲很清楚國庫的況,直接將這些折子放到一旁,試圖挑一些工期短、耗銀又確實需要盡快工的工事。

短短一日,趙璲選出了七個地方州府縣衙銀庫可以承擔的工事提案,讓負責核算工程銀子的吏預估款項,估出來的跟地方算出來的一致或是相差無幾,這樣的提案就可以直接報給戶部、中書省去審批,如果地方虛報太多,工部會在折子里修正款項數目。

嚴綸收到消息,一下子明白了惠王爺的為之道:既做實事,又不出風頭。

若是一個普通員,有才的嚴綸可以著對方出頭,若是一個平庸的員,嚴綸可以只讓對方做些平庸的差事。

惠王爺自然有才,可惠王爺還是王爺,一個早已對更進一步死心的王爺,無利可,嚴綸就只能任憑惠王爺自己挑差事,再在必須惠王爺出面的時候才去勞煩人家。

待到月底,距離春闈開考只剩九天了,各地的舉子基本全部進了京。

姚黃從惠王爺那里了解到,今年參加文春闈的有五千六百多名舉人,參加武春闈的有一千五百多人。

雖然武春闈比文春闈要晚一個月,這時候武舉人們也大多進了京,使得京城四大街常常出現三五群的舉子們,或一青衫溫文儒雅,或拔威武健壯。

這可是整個大齊朝最有前途的一批人!

姚黃的表妹羅月今年十六了,自從姚黃嫁皇家做了惠王妃,去羅家提親的員之家就多了起來,有想把兒嫁給羅鯤三兄弟的,也有想把羅月娶到自家當兒媳婦的。

Advertisement

羅家眾長輩覺得這些人都是奔著攀附惠王府的心思,一個都沒應,羅鯤三兄弟可以等考完武進士再慢慢挑選合適的方,羅月嘛,跟很多京城的小富商一樣,羅家也打起了在新科文武進士里面挑個如意郎君的主意。

關系到自己的婚姻大事,羅月直接住進了京城的姑母家,有時候由姑母陪著去街上閑逛提前認認那些頗有才名的地方才子,有時候是姚黃把出來,表姐妹倆邊玩邊逛。

這事不知怎麼被周皇后知道了,還特意把姚黃進宮,問都聽說了哪些才子的事跡。

姚黃見坐在一旁的大公主微微紅了臉,打趣道:“母后也想從這批進士里為妹妹選駙馬?”

周皇后笑道:“都十七了,若有合適的,我與你們父皇自然要替做主。”

姚黃直接問大公主:“妹妹更喜歡哪種才子呢,君子如玉的文進士,還是英武非凡的武進士?”

大公主紅著臉不肯說。

姚黃干脆把打聽到的各地才子的消息都說了一遍,全是二十出頭未曾婚配的年輕兒郎,至于到底哪個更適合大公主,就要看母倆以及永昌帝的意思了,姚黃可不會推舉某個人,免得將來夫妻倆不和怨怪到姚黃頭上。

文春闈二月初九開考,連考三場,二月十五考完。

三月十二,文春闈發榜,共上榜三百余人,考慮到這里面可能有自己未來的表妹夫,姚黃讓人謄寫了一份名單回來,再把母親、表妹都到王府,娘仨對著滿滿幾頁的名單,先把們打聽清楚且能對上臉的十幾個名字勾了出來。

勾著勾著,姚黃在榜后尾看到一個悉的名字:何文賓。

羅月:“姐姐認識此人?”

Advertisement

姚黃笑道:“外出避暑時見過幾面,長得還行,可惜他們一家人都不太討人喜歡。”

怕表妹看上何文賓,姚黃還專門在何文賓的名字上打了個叉。

傍晚,惠王爺回來了,在次間的桌子上看到了這幾頁名單。

姚黃:“王爺可有看過他們的答卷?”

趙璲:“不曾。”

沒當差前看以前的春闈答卷是好學,當差后再看這些封存的卷宗就不合適了,尤其是這次春闈,趙璲從始至終都沒有留心。

此時得了名單,趙璲隨意閱覽起來,知道打勾的是羅家可能會接婿人選,打叉的……

姚黃見他盯著何文賓的名字看,笑著解釋了一句。

趙璲看的卻是何文賓上面的那個名字:狄獻。

姚黃確認過他的視線,疑問:“王爺認得此人?”

趙璲:“不認識,只是想起了另一個同姓的員。”

能讓惠王爺記住的,肯定有些故事,姚黃催他講細些。

趙璲回憶片刻,道:“還是永昌二十五年,一次早朝,工部與戶部尚書為涼州一個修渠的工事起了爭執,最終因為當年國庫張否決了那個工事,提請該工事的知縣便姓狄,名字我記不清了。”

姚黃:“……永昌二十五年,都過去六年了,王爺竟然還記得一個跟你無關的事,什麼渠啊?”

趙璲搖搖頭,他也記不清渠名了,只記得那渠位于黃河沿岸。

次日,趙璲到了工部,帶著青靄去了存放早年被否決工事提案的庫房,他自己推椅,讓青靄一排一排地翻找,找到下午,青靄才功找到一本落滿灰塵的舊折子,折皮上書:涼州青峽縣知縣狄雍呈遞。

青靄拿帕子將奏折拭得干干凈凈,再遞給惠王爺。

Advertisement

趙璲翻開,很厚的一封奏折,里面還繪制了幾渠道的位置圖,包括所需人力力所耗工期都算得清清楚楚。

看完了,趙璲讓青靄將這封奏折放回原

三日后便是文科舉的殿試,永昌帝親自主持,點了三位親王以及幾位大臣陪同。

來自靈山縣的何文賓排在最后一排的位置,進大殿后他恪守規矩不敢抬頭,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收到試題垂眸思索片刻,提筆作答起來,一個時辰后他遵守報時公公的話放下筆,這時,何文賓才悄悄看向大殿前方。

帝王龍威甚重,何文賓看了一眼便匆匆看向別,旁邊站著是應該是王爺們,坐椅的是惠王……

何文賓猛地瞪大了眼睛。

惠王爺與他對視了一眼,平平靜靜的一眼,與在靈山鎮偶遇時的神并無不同。

何文賓心慌意地隨著其他人退下了,徹夜難眠,很怕惠王會因為母親的那些不敬之言遷怒他,讓他連同進士都得不到。

次日殿試就有了結果,何文賓如他預料的那般,中了三甲“同進士出”,基本能外放做個知縣!

何文賓深深地松了口氣。

“我與何兄還真是有緣,兩榜名字都挨著。”

也考了三甲同進士出的狄獻笑著走了過來。

何文賓剛要應,忽然有個穿布的健碩男子追上狄獻,拱手道:“狄公子,我家主子久仰公子才名,不知可否請公子到府上一敘?”

狄獻:“你家主子是?”

健碩男子從袖子中取出一枚腰牌。

何文賓就見狄獻臉一變,匆匆朝他道聲別,這就隨著那人走了。

何文賓很是羨慕,能一位同進士去對方府上的主子,至是位京,都是三甲,名次也相仿,為何他就沒這個福氣?

作者有話說: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