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帝看看老二,低聲問:“徐東那法子,你教他的?”
趙璲垂眸,道:“雖是兒臣教的,但能不能做、敢不敢做都要他決定,兒臣既無力親力親為,此事若便是徐知縣一人的政績。”
永昌帝:“朕沒想追究他的欺君之責,就是好奇你是怎麼想到的。”
自家老二,怎麼看都跟種藥材的事扯不上關系。
趙璲回憶片刻,道:“那日隔壁的齊老慶壽,兒臣與王妃去吃席,王妃聽席間婦人們提起黃,說早年靈山上的黃很常見,隨著藥商來收黃日益頻繁,村人們大肆采挖才致使山上黃銳減,只能去深山尋找。”
“因為王妃的話,兒臣推測黃在靈山容易存活,便讓隨行的郎中去山上探查,確認黃可否在樹下種植。”
永昌帝意味深長地道:“你那媳婦,還真是什麼蒜皮都要跟你念叨。”
趙璲:“……當時兒臣深居寡出,聽說這些倒也覺得有趣。”
永昌帝:“你哪是覺得有趣,你是聽出了解決當地百姓生活困頓的一個好點子。”
趙璲剛要開口,永昌帝堵住他的自謙,淡然道:“不必思慮太重,朕是為自己有個心懷民生的皇子到高興。”
老大沒有主見,就算看到問題也容易被邊的人左右而無法貫徹到底,老三目高于頂,連春闈選上來的新科進士們都看不上,永昌帝如何指老三能自己栽培賢臣良將?想用現的能臣名將,哪個能臣名將不是一步步歷練起來的?
因為惠王言辭簡練,他在里面連一刻鐘都沒待上就出來了。
這回,到慶王進去了。
今年的文武春闈都還算順利,選出來的進士們也讓永昌帝頗為滿意,永昌帝簡單地夸了夸老三,然后拿出一封奏折,讓慶王自己看。
這是荊州潭州知府遞的折子,稱當地有匪首陳威、王晟、柳四夷三人聚眾上千人為禍鄉里、殺掠過往陸商船商,潭州兵出三次都因匪群藏匿深山且占據地利而失手,百姓不堪其擾怨聲載道,知府請求朝廷調兵前往鎮。
慶王眼睛一亮,禮部除了科舉再難顯出本事,他早就想換個差事了,這波山匪出現的正好!
“父皇,兒臣愿往潭州剿匪!”
永昌帝問:“那你先說說,你準備怎麼剿。”
慶王讀兵書,思索一番,道:“兒臣到了潭州,先找悉山勢的樵夫獵戶詢問清楚都有哪些山道,看看可有小徑供大軍進山殺匪。若無法進山,兒臣會安排一支商旅大餌他們出山,能一網打盡最好,不能也能抓一批人,再威利這批俘虜帶大兵進山。”
永昌帝:“那你覺得,此次剿匪需要多兵馬?”
慶王:“潭州有一千兵,父皇再從荊州軍里給兒臣調一千水軍一千步兵,應該夠用,再多了容易打草驚蛇。”
永昌帝看著面前才二十一歲的三兒子,道:“朕給你調五千,切不可因匪群人而輕敵。”
慶王心里一暖,拱手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永昌帝繼續道:“潭州山多水多,遇事不決可與當地將領商議,力爭用最的傷亡鎮匪,進展順利當然好,若有失手也不要,遞折子過來朕會幫你想辦法,切記貪功冒進。歷練歷練,偶爾小事上栽個跟頭反而是好事,記住教訓了,將來擔著大任才會考慮得更謹慎周全。”
慶王聽懂了,父皇這是不太信得過他啊。
二哥十八歲去南邊帶兵便旗開得勝,他二十一歲去打一千多匪徒若是還能失手,就算父皇不介意,他自己也沒臉回京了。
雖然父皇的囑咐有些畫蛇添足,得了這個機會的慶王還是很高興的,出書房時臉上就帶了些春風得意。
瞧見候在外面的兩位兄長,慶王笑道:“大哥二哥還在等我啊,我還以為你們早走了。”
趙璲:“……”
他倒是想走,可康王掌握著椅堅持要等慶王,他便只能跟著等。
康王對上慶王眼中的得意便心中一突,待離書房遠了,他故作隨意地問:“看三弟一臉喜意,是有什麼好事嗎?”
慶王掃眼矮了他們一大截的二哥,嘆道:“荊州那邊出了一膽大包天的山匪,四燒殺搶掠簡直不將朝廷放在眼里,父皇讓我過去剿匪,唉,此時出發,到那邊正是熱起來的時候,就怕匪徒也嫌熱躲在山里不出來,讓我有兵沒使。”
康王:“……”
慶王:“不說了,我先去兵部問問荊州軍的況。”
丟下兩位等了他至兩盞茶功夫的兄長,慶王邁他那兩條修長長,恍如一匹終于可以放出籠子去撒歡的駿馬快快活活地先走了。
康王暗暗咬牙,低頭對椅上的二弟道:“三弟這脾氣,還是這麼顯擺。”
不就是剿匪嗎,讓他去他也行,奈何他武藝不如老三,遇到這種武差父皇很難第一個想到他。
他的二弟依舊沉默。
在慶王一黨看來,他這番去剿匪可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哪怕戰功不夠大,他們也能吹到大,怕的是康王那樣只能在戶部撥算盤,連立小功的機會都沒有。
短短的兩天時間,沈妃、福長公主、吏部尚書沈世彥以及慶王妃鄭元貞都對慶王做了一番細細的囑咐,直接把慶王聽煩了,越發迫不及待地帶上一隊親衛離了京。
惠王爺不會跟自家王妃提與夫妻倆無關的事,直到端午姚黃隨著惠王爺進宮參加宮宴,聽見周皇后跟沈妃提起慶王此時應該已經到了荊州,姚黃才注意到永昌帝父子那邊果然了一道影。
不過跟慶王去剿匪這事相比,姚黃更好奇那些匪徒,長了多大的膽子敢在國泰民安的時候鬧事?
可惜周皇后、沈妃關心慶王了,沒說到這些。
又該柳了,姚黃悄悄地朝自家惠王爺去。
惠王爺目不斜視地端坐,就算王妃惦記魁首的一百兩黃金,他也不好年年去搶這個風頭。
姚黃當然不會為此怨怪惠王爺,但這不妨礙用此事消遣他。
“才親一年,王爺就懶得哄我開心了,知道我喜歡金子都不去給我贏回來。”
回府的馬車上,姚黃坐在惠王爺的懷里,攀著他的脖子搖晃嘟。
夏日衫單薄,惠王爺不起王妃這樣的撒。
他閉上眼睛,提前報喜道:“今年父皇要去北苑避暑,五月下旬出發,一直住到九月中旬的大閱武結束。”
王妃頓時不嘟了:“我們也可以去?”
趙璲點頭。
姚黃大喜,前不久還憾當了差的惠王爺再也沒法陪去外面避暑游玩,今年竟然可以去皇家的北苑行宮!
“太好了,王爺快給我講講,北苑里面什麼樣?”
“……坐好了再講。”
第122章
端午永昌帝在宮里宴請群臣時,慶王剛剛抵達荊州軍的大營。
他是四月二十一一早出發的,除了兩天被大雨耽誤了行程,短短十二三天,慶王每天都要在馬車上顛簸一百多里地,顛得他都快吐了,下榻驛站的飯菜也不合胃口。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她本是21世紀的法醫,一朝穿越,成了寄人籬下的孤女。為了父仇家恨,被奪走的一切,她不惜嫁給一個藥罐子。豈料藥罐子,卻是那將她玩弄于股掌的人。奪回被奪走的一切,還不清的桃花債,無處可逃的背叛。被忘記的十五年之約,最后才恍悟,他的冷酷無情,不過…
死前巨大的不甘和執念讓柳望舒重生,只是重生的節點不太妙,只差最後一步就要成為晉王妃,走上和前世一樣的路。 柳望舒發揮主觀能動性,竭力避免前世的結局,也想將前世混沌的人生過清楚。 但是過著過著,咦,怎麼又成太子妃了?
她本是令罪犯聞風喪膽的名法醫兼犯罪心理學專家,一朝穿越,成了西孰國一名普通人家百般寵愛的小女兒韓玥。 為報仇,她重新拾起解剖刀。 快速得出驗屍結果、收錄指紋的高科技人體掃描器成了她的神助攻。 為完成前世抱負,她又不得不對他百般討好。 然而,兩輩子都沒談過戀愛的她,對這種事實在是不怎麼拿手。 尤其對方還是西孰國唯一的異姓王,軍功壓人,腹黑狠辣,權傾朝野卻對女人嗤之以鼻。 初時,她笨拙地討好,做美食,送禮物。 他雙眼危險一眯:「你想從本王這裡得到什麼? “ 她鼓起勇氣:”我想借你的面子,進衙門,做仵作! “ 後來,他百般縱容,一路護航。 可惜,某女無動於衷,忍不住問道:“我這般對你,你可有什麼想法? “ 某女一臉嚴肅:「王爺放心,我會把每具屍體都驗的明明白白,絕不給你丟臉! “ 他吐血:「你敢不敢來驗驗我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