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箏簫誤:重生之錯惹清冷太傅 第3卷 第73章 車里是誰?

《箏簫誤:重生之錯惹清冷太傅》 第3卷 第73章 車里是誰?

祝箏被足了。

本以為回府那天的戲唱完了就了了,沒想到只是個序曲,正戲還在后面。

祝老夫人把桂香嬤嬤換進了祝箏房里,表面說著嬤嬤比鳴翠有經驗,照料的更周到,實則這個鐵面忠仆走哪跟哪,一步也不讓離府。

除此之外,嬤嬤還給定了許多規矩,每天幾點睡幾點起幾點梳妝,吃什麼吃食穿什麼裳,戴什麼發釵熏什麼香,一一都要按規矩來,不容半點差池。

對著鏡子時,祝箏有些恍然。

小時候常聽人說祝家兩姊妹長得相像,等大了些,祝清出落得氣質溫嫻,祝箏卻子跳,正經不了一會兒就想眉弄眼,這樣說的人便了許多。

但如今的祝箏多了心事,再裝不出沒心沒肺的純然了,臉下來,再套上一樣的打扮,忽然發現和姐姐是真的像極了。

從前一直以為自己多分走一些祖母的恨,便有可能讓姐姐多分得一點點青眼,日子好歹能比過得松快些。

這些日子親自當了“祝清”才明白,原來只要在這個家里,無論有沒有青眼,都過得一樣不過氣來。

桂香嬤嬤天天跟著,祝箏被困的不能彈,只好把鳴翠派出去找長營,讓他們一道打探姐姐的消息。寫了好幾個地方,從秋獵場的雜役,到金香樓的紅雀,都囑咐要仔細問過。

消息好不容易傳回來,得到的都是一樣的說法,的姐姐祝清和一起,在梵臨寺祈福半年,還沒回到盛京。

這消息不如沒消息,等同于告訴祝清就是在世上憑空消失了……

祝箏困頓的茶飯不思,一連被桂香嬤嬤按著腦袋磨了半月子后,有人上了門。

被耳提面命著去會客,來人是文淵閣的大學士陸大人,從前見都沒見過。

Advertisement

陸大人頭發都花白了半個腦袋,聽他說了幾句,先是開門見山,夸了夸祝箏長得神似他的妻。接著急轉直下,嘆了嘆妻不幸病故了。最后圖窮匕見,道一句有意將祝箏討做續弦。

祝箏倚著門暗自嗤笑,原來折騰大半天,還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待價而沽。

怪不得祖母著急給翻轉口碑呢,原來是想趁熱打鐵賣出個好價錢。

要續弦的陸大人只是個開頭,接下來又見了高矮胖瘦的陳大人李大人張大人。

可惜會客的時候祝箏不被允許開口,領出來轉一圈就被領了下去,背后只聽見祝老夫人高的音調,想都能想出來那張紅滿面的臉上如何眉飛舞。

偌大的府中前所未有的熱鬧,可祝箏連個能說句話的人也沒有了。

盛京的春天總是多雨,霾罩住整個王城,灰蒙蒙的天像一整塊蓄足水的棉絮,滴滴答答不停地下水來。

被打扮的像個漂亮擺置的祝箏站在廊下,抬頭數著檐上的雨珠子,出手接住一兩顆,水化在掌心里,順著袖流下去,蜿蜒一道冰涼的裂痕。

書上說雨水無所依托,所以水,那無所依托的人什麼……

“四小姐,該回房了。”桂香嬤嬤舉著傘隔開了落在祝箏手上的雨,面無表道,“下午還要見客,妝發別弄了。”

祝箏轉頭看了嬤嬤一眼,忽然皮笑不笑地勾了勾角,用淋淋的手在自己脂致的臉上狠狠抹了一把。

“四小姐!”

桂香嬤嬤冰冷的表終于現出點氣急敗壞,祝箏木著臉挑了挑眉,施施然轉走了。

*

逢著梅雨季,祖母又天天排的滿程,終于累的疾犯了。

真是難得的好消息,老夫人臥床休憩的這幾日,讓祝箏也跟著了口氣。

Advertisement

可惜桂香嬤嬤沒疾,仍死死纏在祝箏邊,每天盯著里只會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能。

這日晌午剛過,桂香嬤嬤又冒了出來,“四小姐,南側門有客人等您。”

什麼客人不走正門走側門,還是最偏僻的南側門,祝箏心里疑,想著定然有鬼。

可現在這時候,鬼未見得不如人。

于是祝箏便去了。

南側門欒樹長的茂盛青翠,亭亭如蓋,月門停著一架普通的青帷馬車。

祝箏看清車邊站著的人,“流風?”

“四姑娘。”流風出標志的笑臉。

祝箏看了眼后站著的桂香嬤嬤,怪不得肯讓來這兒見客,應該是認出了流風是太傅府上的,不敢怠慢。

“你怎麼來了?”祝箏問。

“大人說倒春寒的時候,不利舊傷將息,囑咐我給姑娘送藥過來。”流風邊說著邊把藥包遞過來。

祝箏接過手,厚油紙包的板板正正,連紙皮的棱角都分明,掂著很輕,大約就一劑藥的份量。

太傅府在城東,離祝府相當遠,流風專門跑一趟,就送一劑藥嗎?

祝箏心里有疑,卻也不好直問為什麼,想來這就是一劑靈的很的藥,吃一劑就夠了。

“好。”祝箏道了謝,“多謝你辛苦一趟。”

流風手,“要謝就謝大人吧。”

祝箏點頭,笑道,“自然也要謝謝大人,勞煩你幫我轉告。”

流風“哎”了一聲,沒再多說什麼,駕著馬車匆匆走了。

祝箏回去后,還沒來得及說什麼,藥包便被桂香嬤嬤劈手奪走了,把藥包當著祝箏的面拆開,抖了抖倒在桌子上。

里面還真就只有干干凈凈的藥材,并無別的什麼。

祝箏暗笑,“嬤嬤這是干什麼,連太傅大人的心意也敢糟踐?”

在桂香嬤嬤這樣檢查之前,祝箏其實并沒想過里面有沒有什麼字條。以對容衍的了解,真有事要說,不會用這樣見不得人又變數極多的法子。

Advertisement

更何況,回程路上幾無流,回到盛京后已是半月過去,容衍和再未通過音訊,他這人向來重諾守信,把“橋歸橋,路歸路”踐行的相當好,想來兩人也再沒什麼好說。

桂香嬤嬤的臉不急不躁,“老奴老夫人之命,須樣樣心著四小姐口的東西,并無別的意思。”

祝箏把桌上的藥用手掃在一,“那就趕拿去給祖母過目吧,這藥利愈補,祖母正好痛,就送喝了。”

次日。

剛用過午膳不久,祝箏正準備小憩一會兒,桂香嬤嬤又來稟道,“有客找四小姐,還是在南側門。”

祝箏愣了愣,還是來送藥的嗎?

隨手披了件服趕去南門,同一個地方停著同一輛馬車,同一個流風在同一棵樹下站著。

“四姑娘。”流風招呼了一聲,接小聲道,“四姑娘臉紅潤有,走路虎虎生風,今日穿的是一子,簪了一支白玉釵,帶的是一對兒明珠耳鐺……旁的,旁的好像沒什麼了。”

祝箏走近時只聽見他碎碎念叨的尾兒,“你在說什麼?”

流風臉僵了僵,“啊呃……在夸四姑娘……今日打扮的真漂亮。”

祝箏:?

自從祖母臥床,桂香嬤嬤連頭發都懶得給梳了,算得上哪門子的漂亮。

祝箏看流風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也沒再為難地問下去,“今日還是送藥嗎?”

“是是……”流風張地撓了撓頭,忽然道,“哎!藥我忘了拿出來了!”

流風跑回馬車邊上,轎窗里出一只手,把藥包遞了出來。

祝箏一怔,還沒看清,那只手已經收了回去,只留下車窗上厚厚的布簾晃

“車里是誰?”問了一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