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箏簫誤:重生之錯惹清冷太傅 第3卷 第75章 癡戀多年的心上人

《箏簫誤:重生之錯惹清冷太傅》 第3卷 第75章 癡戀多年的心上人

幾日后。

太傅府上,流風一路小跑進書房,氣吁吁地回稟道,“大人,雪妹說四姑娘出門了!”

容衍看折子的手一頓,卻并未抬頭。

流風繼續道,“四姑娘把隨侍都打發了,跟一位公子單獨去了蓬萊街。”

容衍手上執著一支朱筆,有條不紊地圈圈劃劃,還是沒說話。

流風著急了,“大人?您聽得見我說話嗎大人?”

“聽得見。”容衍道。

流風提高了聲兒,“屬下說四姑娘被人帶出了府!一個公子帶出來的!!”

容衍盯著折子上的字,問了句“誰?”

流風竹,他早打聽清楚了,“方家二公子方惜辰,是吏部文選司的侍郎,今日是第三次去祝府了。”

容衍微微皺了皺眉,手上的朱筆不知不覺停下了,頓一團暈墨,默了好半晌,只回了一個“知道了。”

流風走近兩步,“大人,我備好車了,我們現在過去蓬萊街吧?”

容衍從摞小山的折子堆里抬頭,睨了他一眼,“你很閑嗎?”

流風撓頭,“啊,還好,府里最近不太忙。”

容衍又低頭去看折子,“閑就去把廊下的花澆了。”

流風:“?”

流風最近是越來越看不明白自家大人了,剛下過半個月的雨,這時候他澆花干什麼?

往常聽到四姑娘的這種消息,不都天涯海角也要趕過去“偶遇”一遭嗎……

流風磨蹭了好一會兒,見大人一副不準備理他的樣子,終于不不愿地出去了。

他蹲在廊下一邊澆花,一邊百思不得其解,澆了大約一壟,正準備找雪妹打聽打聽,忽然瞧見大人開門出來了,還換了一服。

流風扔掉水壺,“大人要出去嗎?”

“嗯。”

“去哪兒啊?”

容衍:“蓬萊街。”

*

蓬萊街上路人如織,正逢今日雨停,被梅雨憋了半個月的人們全跑出來踏春采青,一派不勝熱鬧的景象。

Advertisement

一條不甚起眼的小巷口,停了一輛銀頂紫幃的馬車,流風匆匆跑回來,“大人,就在這條巷尾的水云樓里。”

水云樓其實是個茶樓,底下引水室,茶間仿的是一溜亭橋樣式,客人在掛著各珠簾的獨立亭間相隔開,不僅比一般的雅間有趣味兒,又格外幽靜。

流風一進來就聞到熏香陣陣,層層疊疊月白的輕紗像云一樣,飄渺的竹聲繞在橋間,當真是有云有水。

不由得贊嘆道,“這方二公子會挑,真是個私會的好地方。”

話落,只見大人眼皮,輕飄飄地看了他一眼。

流風意識到多,立刻將功補過道,“大人快看,那個是不是四姑娘。”

順著流風指的方向,容衍抬頭,不遠那個悉的影落眼中。

一襲俏麗的緋,云鬢生,步履款款,跟在一個穿著文服的青年后頭,兩人說說笑笑地開珠簾,進到了亭間里去。

亭間中的四梁上描著晴空飛云,珠簾的淡,像是人間之外的好景。

方惜辰坐下時仍贊不絕口,“祝姑娘真是會挑地方,是我眼界窄了,竟不知盛京還有這樣的好去。”

祝箏淡道,“方侍郎政務繁忙,極留意玩樂罷了。”

“我算什麼繁忙,我大哥那才是恨不得住在刑獄司里,我都大半年沒在府里見過他了。”方惜辰擺了擺手,“好不容易這兩日告假回來,就是為了盯著我上祝府提親去。”

祝箏抿笑了笑。

這是這個方二公子今天第七次提他大哥了。

幾日前他第一次上門時,確實是和他大哥一起來的。大理寺卿方守謙,人如其名,說話做事謙宜得,舒持有度,標準的長兄如父的派頭。

但這個方惜辰卻有點意思,禮節不甚周到,好幾次說錯話鬧了笑話,還頻頻看他大哥眼行事。

Advertisement

祝箏看在眼里,心里默默有了主意。

長營那邊近來遞回個消息,說好像發現了阿姐的線索,祝箏心急如焚,一直在想辦法出府。

試了許多辦法都被祖母堵了回去,見著這個質而不野的方二公子,立刻想到或許他可堪助力。

是以祝箏便一改常態的殷勤起來,含帶怯地向祖母暗示了幾句,祖母果然很快安排了二三次會面。

今早的時候,祝箏又告訴方二公子,不如向祖母提議出府走走,他很爽快地答應了。

于是他們便出現在了這里。

云水樓后門直通桃園街,長營待的千葉茶莊就在那條街上。桂香嬤嬤和方家的隨侍都被留在了水云樓前門候著,待會兒只需找個借口溜走,去茶莊找一趟長營再回來,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里的青梅烏龍和金糕都不錯,方侍郎可以嘗嘗。”祝箏笑了笑,對這個救星頗有些激。

方惜辰忙不迭點頭,按著祝箏說的點了幾份招牌,等茶和糕的功夫,張地手,忍不住開口道,“我還沒問過,呃……祝家姑娘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或者說祝家姑娘想要個什麼樣的夫婿啊……?”

祝箏沒答,不著痕跡地避重就輕,“你我祝箏好了。”

“好吧,其實是我記不清你是三姑娘還是四姑娘,出門前大哥囑咐過的,我又忘了。”方惜辰難掩窘迫,“直呼名諱顯得好見外,祝箏姑娘有表字或者小名兒嗎?”

見外嗎?

祝箏想起經常這樣直呼名諱的某人,奇怪的是,他那樣喚的時候不僅不見外,還總是讓人覺出心頭一跳的親昵之來。

不過小時候連大名都是好不容易才有,表字和名就更不用提了。想到待會兒萬一回來晚了,可能還要托他幫忙掩飾,祝箏也想拉近些關系,便道,“方侍郎我阿箏好了。”

Advertisement

方惜辰連忙回道,“那阿箏姑娘也別我方侍郎了,我字靜先,就我靜先吧,這是我哥取得,靜以為先,讓我切記凡事先靜一靜。”

祝箏聽他三句話不離大哥,笑道,“你大哥對你心很多。”

“哎,別提了,本來就被他事事管著,最近更是不知道怎麼了,因著親事日日對我耳提面命,他整日躲在刑獄司和犯人打道,一把年紀了也不議親,倒是拿刀先架著我來下油鍋了。”

方惜辰嘆了嘆氣,看了祝箏一眼又突然急轉道,“當然我不是說見祝姑娘是下油鍋的意思,要是一早知道祝姑娘這麼好看,我就拿刀架著我大哥來了,不對,我大哥不用來……”

他雖說的語無倫次,但祝箏已然聽出他話里的勉強,直接了當道,“我其實對親事無意。”

方惜辰愣了好一會兒,突然長長松了一口氣,“太好了!我也沒有。”

兩人相視笑了笑,氣氛比方才松快了不

“那靜先就當來品茶好了。”祝箏收了話尾,正巧這時茶樓跑堂進來上茶點,便順勢起,意溜走,“失陪了,我想先去……”

因著跑堂把珠簾掀開,方惜辰抬頭無意瞥了一眼外頭,突然張大了口,“天老爺爺,你猜我看見誰了……”

祝箏先是沒聽清他嘟囔了什麼,什麼爺爺的,轉過頭去,目隔著珠簾,不遠一道影映眼簾。

水云樓里布講究,層層薄的紗簾飄,映的那個悉的頎長廓虛茫生,像是踏云而來。

祝箏只看了一眼,木木然轉回了頭。

方惜辰看平靜的過頭,“祝四姑娘不認得嗎?那是太傅大人啊!”

祝箏木木然地又坐下來,只心道這會兒絕不能出去,一邊給自己倒了一杯青梅茶,一邊生怕節外生枝地含糊道,“認不準,不太。”

Advertisement

方惜辰心生奇怪,“秋獵時阿箏姑娘不是去了的嗎,怎麼會認不準?況且你還被太傅大人欽點去梵臨寺做太子伴讀,路上沒有絡起來嗎?”

這幾個問題問的算得上嚴,祝箏腦袋中艱難編出幾個理由,“我不擅長記人,秋獵時不敢直面太傅大人尊容……至于梵臨寺一行……太傅大人不閑談,也并未打多道。”

“這樣啊,那真是可惜了。”方惜辰覺得很有道理。

又不免憾道,“還以為阿箏姑娘能替我引薦一番呢……我大哥一向視太傅大人為楷模,搜羅過不他的事,天天掛在上,譬如當年容大人三審無頭營私案,年紀輕輕在朝堂之上大刀闊斧地立了威,幫圣上肅清了不患……”

說著說著話鋒一轉道,“哎,你說我大哥會不會就是因著這個楷模沉迷政事不問風月,才一并也無心嫁娶的吧?”

祝箏卡了一卡,“這個…….”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方惜辰話鋒轉完又一轉,“但我聽從前當值在大人行宮的隨侍說,見太傅大人在宮里描過一副子的畫像,貌如明霞仙,其則是大人癡多年的心上人。”

正倒著茶的祝箏猛然一頓,茶水在桌上傾灑一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